你怎样看待曹操用人之道以及曹操是如何成功的?

林菲小姐


历代对曹操褒贬不一,但是我一直都是曹操的狂热粉丝,如鲁迅所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我也一直很喜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可惜了曹操一直处在讲究出身时代。



凭他的文韬武略,政治才能军事才能,我觉得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从煮酒论英雄吹过的牛逼都一一实现到最后统一北方三足鼎立,成功的原因概论起来,首先是自身的能力足够强大,能够识人用人,还能团结这帮人。也正是这样的用人之道,曹操的地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壮大起来。


曹操手下谋士和武将也是当时最多的,能够合理的用人,能够将这一大帮人团结起来为我所用这便是成功的一大关键,具体来看曹操对待人才的特点,纯属个人观点

一 不拘一格

唯才是举,不计恩仇,不计德行,典型的就是张绣贾诩,弄死曹操儿子和保镖典韦,差点弄死曹操,还有品行不端的郭嘉,就这样的人,照样用,而且也确实在曹操成功的路上有很大的帮助。


二 推诚取信

曹操这边的人多且杂,而且又是这样动乱的年代,自然彼此之间互相猜忌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反而曹操阵营之中没有谁争权夺利,彼此之间勾心斗角致使功败垂成的,都是大家把命运绑在一起齐心协力效忠于曹操麾下。

三 虚怀若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对袁绍谋士许攸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对之倒履相迎,许攸献计出力使得官渡大捷。孙权刘备均嫌庞统丑陋,不肯重用,也只有曹老板上来就是无比信任。



四 赏罚分明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曹操在这方面最典型就是割发代首,对于禁的提拔重也都体现了曹操用人这一特点。


折梅相问


曹操的用人之道我总结两点:唯才是用、为我所用

何为唯才是用?

唯才是用就是不管这个人品行如何,只要他有能力把事情办好就提拔他推荐他,用很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们拿曹操用郭嘉这个例子来举例,现代人对郭嘉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就是对郭嘉这种人才能力的肯定,郭嘉帮助曹操一举平定了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让曹操有了一统天下的本钱。但是郭嘉这个人的人品着实不怎么样,可以说吃喝嫖赌样样在行。

(影视剧饰郭嘉)

何为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的意思就是你能办事,但是你要能为我办事,如果你有办事能力却不能为我办事,那这样的人才也不用,拿曹操用许攸的例子来说,许攸可以说帮了曹操一个大忙,给曹操献计,让曹操火烧乌巢袁绍的粮仓,最终曹操一把大火把袁绍的粮仓烧了个干净,还真就赢了。从这以后许攸得意忘形,加上曹操和许攸从小就认识,许攸对主公曹操大为不敬,到处嘚瑟说曹家父子如果不是因为他就没有今天,而且还在公共场合大叫曹操的小名“阿瞒”,“阿瞒阿瞒”的到处叫,搞得曹操实在忍无可忍,最终找了个借口杀了许攸。

(影视剧饰许攸)

正是因为曹操在创建基业的初期使用了这种简单粗暴的用人方式,才让魏国人才聚集,最终取得了三国霸主的地位。


以图观史


曹操用人选材确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曹魏政权除了占有天时,拥有各类优秀人才也是其较吴、蜀强盛的原因。

最难能可贵的是曹操用人不计前嫌:

1.不杀陈琳--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同样的事,要是刘备或是孙权,陈琳也许就没这么幸运了!

2.既往不咎--(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刘备就没这个大度。

另外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对庞统的态度上,谁优谁劣便已一目了然:

--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问曰:“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玄德久闻统名,便教请入相见。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曰:“足下远来不易?”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玄德曰:“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统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辞而去。

读三国,每每读到落凤坡英才早逝,不觉潸然泪下:

--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即使是大大贬低曹操的三国演义,亦没有贬低曹操的识人之能。

从士兵中提拔乐进,于禁

从投降将领中提拔张辽徐晃张合庞德

这些都是后期魏国的栋梁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曹操,才是三国里面最懂得用人,最大度的领导人。


江少晨


高瞻远瞩的曹操在给自己队伍寻访人才的时候还采取了挖人才策略,挖不到诸葛亮就挖刘备,连敌方人才都挖体现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要,特别重视给自己能够在事业上带来帮助的人,对这些人是唯才是举,曹操对自己寻访到的人才,文官在商议军中大事能够给自己提出最好的谋略。曹操觉得提议很好,而且还采纳了,在战役中大获全胜,曹操就会向天子上表这位谋士给他连升三级官职,同样曹操对表现战斗力突出的武将也是给重赏。

曹操每次攻下一座城池都是对敌方的大将收揽在自己帐下,曹操是爱英雄的特别是忠义之人,而忠义之人也喜欢追随曹操,之所以曹操能够取得成功,也是体现了曹操的领导能力,对手下的人关心、舍得给待遇、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手下的人都是忠心效命死心塌地跟随都是曹操能成功的因素。




书砚观世


曹操以献刀为名刺杀董卓未遂,从此不得不“散家财,合义兵”另起炉灶了。就是在这次落荒而逃途中,曹操说出了他那句令自己和世人都掉下巴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官宦(也可以认为是“宦官”)之后,被举为孝廉。整部《三国演义》中当之无愧排名第一的大政治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常玩弄汉献帝于掌股之间,并将皇帝的老丈人董承逼迫而死。曹操鄙视董卓专权却比董卓伎俩更加卑劣,何其毒也!

曹操煮青梅酒与俨然已成皇叔的刘备论英雄,问他当今世上谁是真正的英雄?刘备顾左右而言他,曹操均不以为然。当刘备反问曹操时,曹操区区几个字“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

把吃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

曹操求贤若渴,平生最佩服的恐怕就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了。曹操为了收降关羽甚至屈身与他约法三章;曹操知人善任,注重民主又善于集中,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个“民主集中制”运用得是炉火纯青!

“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以区区七万人对阵河北七十万大军,最后打得袁绍全军覆没,连找牙的机会都没留给对方。

战争胜利后,曹操清点战利品时,看到不少自己部下私自勾结袁绍的信,当众一把火烧掉,并解释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仅上述这两点就与他的劲敌袁绍截然不同。袁绍是外宽内忌、用人还疑,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一首《观沧海》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何其浪漫,何其伟哉!不过在这里想说个题外话,我在地图上测了下距,现在的河北昌黎碣石山和渤海海岸线的直线距离将近30公里,如果曹操穿越到现在,无论他的眼神再好天气再晴朗海浪再大,也不会看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景观的。至于个中原因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也曾在这里入过海,造就了一片崭新的土地以致海岸线后退,真是沧海桑田啊!

对于曹操,《官渡之战》使他好嗨呦,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官渡之战》这场著名的战争曹操赢得有多漂亮,另一场更有名的战争就输得有多惨!



石门李曾


曹操的用人之道,有才我用,唯我所用。识人用人,海纳百川,是曹操走向成功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