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你冤枉了孩子,该怎样处理不给孩子造成伤害?

海云海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探讨《如何解决冤枉了孩子后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这个是大家经常遇见,而且得必须处理好的问题,现在我谈谈我的观点和想法。

第一:若真是冤枉了孩子那一定得向孩子认错,这样才能让孩子开心快乐。现在的孩子自尊心是很强的,若是冤枉了你不认错,孩子就算暂时不和你对着干,在他心里面是不会忘记的。哪怕就是一件小事,我们也要把他放在心上,碰到合适的机会再向他解释清楚,同时也要给他一个机会把委屈诉说给你听,这样孩子的心结也就打开了。

第二:若冤枉了孩子,我们主动认错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我们经常教孩子要诚实,做事讲话要实事求是,那我们向孩子认错其实是提高孩子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样有利于以后与孩子相处融洽,也只有和孩子相处好了,你以后才好教育他。

第三:冤枉孩子后认错的具体方法得根据孩子的喜好,性格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在找到共同话题时表明自己的错!也可以给个礼物,或罚自己主动帮孩子做一件事也行!只要孩子觉得自己认错是很真诚的就行!




随缘在这里等你


这个问题我很适合来答。

我有过相关经历,被人冤枉真的很让人难受。

小时候家里穷,嘴馋。记得有一次,家里的糖变少了,妈妈一出来直接就说是被我偷吃了,任我怎么说都没用,只得自己一个跑到坟堆里坐了一下午,家人都找疯了。

其实后面回去,发现是老鼠咬了洞导至糖变少了。可是妈妈却不愿意为我正名,反而责怪我不该一个人溜走,让大家到处寻找我。还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邻居听。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被人扒光了所有衣服,任人指点。

所以,当时我是很恨她的,虽然这种恨意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消失,但是却让我的性格从那以后变得异常胆小,自卑。

所以,后面我自己有了小孩,我就说一定不能重蹈我妈妈的覆辙,就算是当时一时不察冤枉了他,事后我要也当着大家的面,主动给孩子道歉,给予他想要得到的尊重。

另外还要告诉他,如果下次再有被冤枉,一定要主动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成为他心里的遗憾。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幼小而又脆弱的心灵,不要造成他年少时性格的缺失。


陌上公子312


动向孩子道歉   我觉得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我就是这么做的。有一次,邻居找上门来说儿子把他家的孩子打哭了,我当时就骂了儿子一顿,后来我了解到,原来邻居家的孩子随意摘小区里的花,儿子去阻止,因为邻居家孩子不但不听,还动手打儿子,才被儿子“修理”的……当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我主动向儿子道了歉。向孩子道歉,既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知错能改的形象,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敬重,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正直无私的品德。    50分: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许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年龄还小,还不懂事,是不会“记仇”的,于是,当自己有什么事情错怪了孩子时,觉得不必当回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类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认识到孩子无论多大,都是有思想、有感情,需要尊重和理解的个体,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家长就会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70分:以承诺代替道歉   这样的家长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这类父母在发现错怪孩子之后,其实心中也是有歉意的,但是又拉不下脸面给孩子道歉或担心直接道歉会损害自己的权威形象,于是,就以物质、精神许诺来代替道歉。我觉得不应该提倡这样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家长毕竟能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歉意,也算是“知错能改”了。但不能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以防孩子养成习惯,对父母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    60分:转移视线岔开话题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一般会很快忘记发生过的事情,包括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利用孩子的这种特点,在自己错怪孩子的时候,就故意用 玩具 转移孩子的视线,或故意岔开话题。但是这种做法只能偶尔为之,如果经常这样做的话,家长在孩子面前所树立的榜样就成了遇到问题后就逃避。父母都逃避责任,那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该怎样应对呢?    30分:找孩子别的错掩盖窘迫   有些家长当自己错怪孩子后,会故意找孩子别的错误来掩盖自己的窘迫。从表面上来看,家长这样做,似乎维护了自己做父母的尊严,但是,家长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深深地伤害孩子吗?孩子会不再相信家长,不敢对家长说真话。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孩子学会推诿责任和逃避现实,而且会使孩子性格懦弱。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那就需要尽快改变自己了。


YouTube闫大圣


我亲身经历过,最好找个合适的时间给他道歉。这样的事情对他的心里和思想影响很大,道歉绝对不是多此一举。

记得小时候和邻居小伙伴玩,不知怎么的就闹翻了,他抓一把沙子撒我一头,我站起来要揍他,还没碰到他,他哭起来了,结果他妈出来,嘴里骂骂咧咧的,过来就想捶我,我吓得赶紧跑回家了,不敢出门。谁知道晚上他妈来我家告状,我爸一听我惹事,不由分说,把我狠揍一顿,屁股都快打开花了,(嘴里喊着,不怨我,没用,我妈也劝不住),晚上睡觉都是趴着睡的,我感觉很委屈,第二天,我爸知道不怨我后也没给我道歉,直到现在和他说话就很少,心里还是有些阴影。

你觉得无所谓的事情,对孩子来说,说不定相当重要,也不要感觉给孩子道歉是丢面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海上一扁舟


被冤枉这件事真的是很讨厌,既然伤害已经产生,你只能想办法去降低它,却不可能去消除它,如同一张白纸,不小心被画上了错误的一笔,只能想方设法让这一笔显得不那么明显而已。

被冤枉不管放谁身上都不好受,更何况是心智正在发育中的孩子呢?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如果被冤枉了,你可以想办法证明自己,也可以发脾气,甚至可以任性地与人断交…但是孩子不行啊!孩子只能默默地忍受,会发脾气会证明自己的孩子还好,至少情绪可以发泄,就怕孩子把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埋在心里,一次…两次…三次…越埋越深,久而久之可想而知,对孩子的伤害和影响有多大!

所以,作为父母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自以为然,去伤害对你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孩子们!如果真的不小心冤枉了孩子,那么首先你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道歉,真诚的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家长做错事情的时候,也要勇敢承认,并且找到恰当的时机向孩子说对不起。你以为这样是没有家长风范吗?其实这样做是给孩子做了榜样,反而会令孩子尊重和佩服你。反之,如若你固执地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那么孩子会在内心认定“父母可以知错不改,我也可以"。

在孩子面前,父母可以是权威的,但父母并不是完美的。是人都会犯错,当父母违背了自己说过的话,也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作检讨,与孩子平等对话。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的要求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骗人把戏,孩子在履行父母要求的同时,也有监督父母的乐趣,就会更加认真地去执行。


安庆有大江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被父母“宠坏的一代”,父母对他们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有袒护孩子的父母,怎么可能有冤枉孩子的父母?其实,如果我们不仔细思考,还真难发现孩子身上的“冤情”。

孩子被冤枉感觉很委屈

富乐国际学校初一的一名学生昊昊(化名)向我们诉苦说:“有一次,妈妈出去买药,回来后开不开门。妈妈以为我淘气,把门反锁了,要我从里面开门。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门也打不开。妈妈让我把钥匙从门缝送出去,我把钥匙送出去了,妈妈用钥匙还是开不了门。妈妈认为是我在捣蛋,发了很大的火,我吓坏了。后来,妈妈气急了,用力推门,门开了。原来,是以前的住户在门框上粘了胶条,天气发潮,门发胀,门被紧紧地粘住了。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从那以后,在妈妈面前,我都会很小心翼翼,我很怕妈妈又会因为什么事情向我发火。”

成绵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萱萱,也有被父母冤枉的经历,她说:“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手里拿着同学送的礼物。回到家门口,叫妈妈给我开门。妈妈就给我开了门,看见我手里握着礼物,很生气地说,‘你手里握着什么?又是同学送的礼物吧!我跟你说了多少次,女孩子不能随随便便拿别人的东西,拿别人的东西就等于欠别人的情,别人又没有欠你的情,你凭什么拿别人的东西呢!?’我委屈地进了门,心想:我也给她送礼物了呀,为什么我就不能收她的礼物呢?难道这不是叫做礼尚往来嘛?我做错了什么?妈妈为什么不相信我呢?想着想着,我就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家长冤枉了孩子会主动道歉

东辰二小晋开颜的妈妈阎丽这样认为,她说:“如果是我们当家长的冤枉了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主动、真诚地给孩子道歉,人无完人,我们也有犯错的时候,求得孩子的原谅,以后尽量不再发生;如果是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冤枉,孩子在家里诉说,认真的倾听,陪伴,并接纳孩子的感受,与他共情,理解他,孩子心情会好起来,这个时候也许他自己已经知道怎样处理了,或者家长引导他来处理。”

网名为“清风徐来”的家长说:“如果遇到真的是冤枉了孩子的情况,首先要向孩子道歉,然后给孩子讲明白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误会,求得原谅,最后再跟孩子约定,需要注意的那些容易导致误会的事和误会尽量不发生。”

专家说家长应站在孩子角度共情

团中央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绵阳橄榄园成长教育课程唐红娟老师说:“孩子被冤枉了,从父母的角度看可能觉得不是大事,哄一哄就没事了,有的父母会不以为然。而孩子幼小的心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伤害。所罗门王也曾说过: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唐老师建议:如果父母知道孩子被冤枉,首先要陪伴孩子,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共情,把孩子的情绪疏导出来,这样才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以后,再来教导他用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

每当遇到问题,父母很容易想到是孩子捣的鬼。其实,不尽是这样,父母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时候不要随便加罪名给孩子,更不要随便冤枉他。否则,父母会给幼小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就会疏远你。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事实,听听孩子的每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很难防止别人去冤枉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冤枉孩子,一定要弄清楚事实,不能道途听说。


往南飞的小燕子


我的观点如下:

1. 主动跟小朋友认错: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是大人就撇不开脸,换位思考当我们被人冤枉的时候也是希望别人给自己道歉,孩子同样是,蹲下来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错怪你了,抱抱他。

2. 耐心听听小朋友自己的说法:一般小朋友这个时候都愿意分享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作为家长认真聆听孩子的看法,就像我们受了委屈也希望说出来一样。做的对的表扬肯定他,不好的提出建议来是不是这样做更好?让孩子自己对你都观点认可了,他才会这样做,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做的是引导。

3. 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两人谈好之后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去逛逛公园之类的,不要就丢他一人,孩子更多的是需要陪伴。

4. 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处事方式跟平时的教育关系非常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日常中的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孩子的很多习惯就在这个时候养成的,日常多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爱,千万千万不要过分溺爱,不然孩子一有点小事可能就绷不住了。

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们最大的心愿,以上是个人拙见,谢谢!




客家妹妹呀


您好我是姜天歌!专注婚姻和教育领域!

如果发现冤枉孩子了怎么办?


家长应该马上向孩子道歉!

家长和孩子是互为平等的,孩子犯错需要向家长道歉,那么家长犯错同样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样做的好处:

一,言传身教

让孩子看到,父母虽然是大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犯错之后就马上勇敢的谦虚的承认并改正,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相反,胡搅蛮缠,态度强硬的父母,会导致孩子三观混乱,不明是非!很可能还会极度的的否定自己!

二,尊重孩子

父母向孩子道歉,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尊重,一家人平等的看待问题对错,会让孩子很懂事,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一个明事理、通情理、讲道理的人!


姜天歌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拥有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如果冤枉了孩子,最好是和孩子认认真真地道歉,和孩子好好沟通。不要碍于自己是父母,觉得拉不下来脸之类的,这样子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而且起到反向作用,让孩子觉得自己最亲近的人可以被冤枉,以至于在以后和自己的小孩相处中,也可以冤枉孩子。



下面提一些有关父母和孩子相处之间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身份

好多家长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属品,经常觉得孩子对自己应该做到言听计从,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孩子和父母讲道理时经常会引起父母的反感和不悦,父母会觉得孩子在叛逆,在挑战父母的权威,更有甚者,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孝顺”。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转变一些固有的思想,不应该先入为主的觉得有一些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就是在“叛逆”。孩子在家庭里边也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了相关的教育,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和孩子沟通时,尽量与孩子做到平等沟通,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聆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的打压孩子的积极性和过度指责孩子。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时代在变化,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在变化,家长经常在和孩子沟通时选择以经验代替道理,经常用阅历去否定孩子的选择。在这样的方式下,冤枉孩子后,经常会觉得向孩子道歉是“掉价”的行为,这是不可取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他需要的是从他的角度看到的爸爸妈妈,正正经经道歉,和孩子好好沟通,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拜悟人生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只有尊重才会有心灵上真正的沟通。事实上,孩子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跟大人平等相处,需要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而尊重孩子,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要随便冤枉孩子,即使冤枉了孩子,一旦发现也要及时帮孩子摘下冤枉的枷锁,唯有如此,孩子才会无拘无束地健康成长。

如果你发现冤枉了孩子,该怎么处理呢?

1.不要想当然,强迫孩子承认所谓的“错误”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想当然,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采取威逼利诱或者高压政策,可能会使孩子承认所谓的“错误”,但是却会使孩子的心远离你。

2.观察孩子的情绪

当你认定孩子做错事情,责罚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和变化。一旦孩子表现异常时,很有可能是你在冤枉孩子。这时候,你就需要停止责罚,冷静下来,调查事情的真相了。

3.跟孩子道歉,还其自尊

一旦发现自己冤枉了孩子,家长要设法向孩子道歉并且“赔罪”,还孩子自尊,最好能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委屈获得了很好的补偿。冤枉孩子,但是碍于家长的面子又不向孩子道歉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疏离感,这是得不偿失的。

4.然后要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冤枉孩子,做到让孩子自己也理解父母,这样慢慢和解!或许就可以帮助到你们感情的修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