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复工复产

首先是生活的回归


近日,成都市商务局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成都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服务业复工复产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加快服务业复工复产复市,促进服务业稳增长。


30条措施不仅提出要保障服务业的

人员、物资等需求

同时还通过补贴等方式

鼓励其提供更多品类和形态的消费服务

接下来

你身边的超市、餐厅

甚至买车的4S店

可能都会有新动作……


01

保障来了

口罩存在缺口?

提前2个工作日申请


根据《措施》,成都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有不同要求——


对生产性服务业要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确保企业满员满岗满负荷运行,为制造业、建筑业和农业实现稳产满产提供强力支撑。


对生活性服务业要推进加快复工复产,支持商品市场、汽车流通、餐饮服务、商超连锁、美发洗涤、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企业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加快复工复产、复业复市,督促全员佩戴口罩,做好体温检测、经营场所防控消毒和健康码管理,保障居民安全消费。


据悉,加大服务业企业的防控物资保供力度,口罩、消毒用品等存在缺口的企业可提前2个工作日申请,由行业主管部门或产业功能区协调统筹保障到位,并建立复工复产服务专班专员机制帮助服务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和安全生产。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成都的企业纷纷复工复产,进入正轨


02

补贴来了

通过自有渠道外采口罩并在蓉销售

每只奖励0.15元


除了推进复工复产,成都还提出要落实重点保供企业物流、防控和交易佣金补贴。


比如,对列入成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重点企业的物流费用和员工防护费用,按照实际费用金额的50%分别给予补贴,合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对市上确定的参与保供、疏通农产品等供需的重点批发市场减半征收经营户入场交易服务费、交易佣金,减收部分由财政补贴,每个批发市场补贴金额不超过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自有采购渠道,从省外或国外组织采购防护口罩货源并投放成都市场直接零售给市民的商贸流通企业,按照实际销售的数量每只奖励0.15元。


在金融支持上,成都对暂时陷入困难但前景较好的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中小微型企业,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时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贷款执行利率中较低值计算的贷款利息发生额的50%给予支持对象贴息补助,同一企业累计贷款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对省级确定承担保供任务的骨干商贸流通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给予50%的贴息支持。加大对餐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03

展会来了

参加“成都造中国行”等展览

给予展位费90%、展品物流费100%支持


在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成都还在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比如,《措施》提出支持“成都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分类别、按不同比例给予支持。


而企业参加“成都造中国行”“川货全国行”“成都企业市州行”“农商农超对接”等市场拓展活动,成都还将给予展位费90%、展品物流费用100%支持;对特装展位装修费给予50%支持,每平方米支持金额不超过2000元。


走出去的过程中,成都还将保障企业的后备力量。《措施》提到要搭建全市中小微出口企业统保平台,简化流程,放宽条件,加快理赔,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大保单融资规模,鼓励企业通过投保进口预付款保险识别和化解风险。


同时,对成都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建设运营产业项目相关费用给予适当补贴;支持成都企业承揽境外工程项目,对企业前期工作费用给予适当补贴。联合外国驻华领事机构和有关国际经贸促进机构,为企业赴境外发展提供各国重要经贸活动清单。


04

消费来了

引进国际一线顶级品牌首店

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


服务业的核心是消费,成都还推出了一大波支持措施保障消费。


除了推进春熙路商圈改造提升和交子公园商圈、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双流空港国际商圈等建设,以及繁荣夜间经济外,成都对首店经济和时尚经济也推出了保障促使。


比如,对在成都开设全球首店、中国(内地)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择优20家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品牌首店,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


商业综合体和街区运营管理机构成功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开设首店并签订3年以上入驻协议的,对引进的国际一线顶级品牌首店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国际一线品牌首店每个给予5万元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国际一线品牌等开展的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新品发布活动,择优对活动的宣传推广、场租和展场搭建三项费用给予35%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在餐饮产业上,成都也提出要在新业态、加工配送体系和促销活动等方面进行支持。


比如,为支持餐饮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措施》提到总部设在成都的餐饮企业新建或改造中央厨房或配送中心,依据建筑面积和投资金额,择优给予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的资金补贴。


同时,成都还支持疫后适时举办大众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美食节会活动,各区(市)县举办品牌美食文化节会最多给予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补贴。同时,对过去备受关注的餐饮配套问题,成都也提出在餐饮相对集中区域,适度增加临时停车点位及出租车扬招点。允许餐饮门店合理设置个性化、特色化商招店招,提升餐饮企业品牌形象。


在汽车消费上,成都提出对汽车以旧换新给予支持,并对置换或报废在我市登记注册的国三排放标准以下家用乘用车的消费者,在我市注册登记的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家用乘用车,每辆给予2000元资金补助。


同时,对成都首次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并成为限额以上商品批发市场(含二手车市场),且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市区两级给予市场运营主体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


05

新业态来了

打造一批试点示范“数字化社区”

“电商应用示范企业”最高补贴100万


《措施》还聚焦了社区服务和电商等一批新业态。


比如,其中就提到要完善社区无人货柜、电子菜柜、无接触配送站点等配套设施。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应用场景,在养老、家政、教育、美发、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发展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等居民生活服务新模式,打造一批试点示范“数字化社区”。


成都还支持线上批发、零售、餐饮等实体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推广“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短视频”全渠道矩阵销售模式,发展“云逛街“云购物”“云服务”等“非接触经济”,打造一批“电商应用示范企业”,按照其网络零售额增量部分的1%,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对优质跨境电商平台、综合供应链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设立(或迁移至成都)总部或功能性区域中心,给予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落地政策奖励。对已落地企业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按项目实际投资2%给予一次性奖励。


对在海关备案商品数50个以上的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部分给予10%补贴;对在全市率先实现进口商品品类突破,并在海关新增商品备案的,给予交易额10%一次性补贴。


根据《措施》,成都支持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规模化发展,鼓励物流供应链企业利用成都口岸集疏运体系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对在成都口岸进行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并纳入海关统计的,出口业务给予4元/公斤综合成本补贴,进口业务给予1元/公斤综合成本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恢复开放,图为景区工作人员展开消杀


06

支持来了

开展促销活动

发布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机会清单


《措施》还提出,成都将开展促消费活动。比如,组织策划开展成都云逛街、成都夏季购物节、成都金秋购物节、成都新春欢乐购、成都美食节、过节耍成都等覆盖购物、旅游、美食、文化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以线上活动为主,疫情防控结束后线下线上结合,抢抓消费回补,营造市场氛围,激发市场活力。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启动现场


同时,成都将制定《大型商业节会活动和企业场外促销活动管理办法》,对临时占用公共场地、活动安全、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为开展大型商业节会活动和企业场外促销活动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成都将发布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机会清单。根据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分类梳理发展机会清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发布,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同时,依托商协会、咨询机构,采取发布会、推介会、招商会、对接会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多渠道互动的方式,公开发布企业有需求、可释放、具体明确的商圈、楼宇、功能区等载体项目清单和商业活动清单,促进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和市场资源高效配置。


综合 成都日报、成都发布

关注 | 成都服务业“30条”:引首店最高奖50万,参展补贴展位费、物流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