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盒上的中國塔: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風”什麼樣?

文 |李崇寒

1670年,路易十四決定在凡爾賽花園深處建造宮殿,送給情婦蒙特斯潘夫人作為禮物。兩年後,“金屋”建成,所有人驚訝於這座“整體上釉的建築”看起來就像是一座魔宮,外牆滿貼瓷磚,室內以青花瓷特有的藍、白兩色為裝飾基調,美其名曰特里亞農瓷宮。

路易十四是中國風的擁躉,自他改建凡爾賽宮起,中國的珍貴金銀器、青花瓷和各式傢俱源源不斷運往新宮,瓷器堆滿了特里亞農瓷宮的房間。很難說特里亞農瓷宮領悟到了中國建築的精髓,因為建築師勒沃的設計靈感來自荷蘭人約翰·紐霍夫關於“南京瓷塔”(即大報恩寺琉璃塔)的介紹和隨筆素描。

歐洲人對中國建築的認識,同中國造園藝術是同步的。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來自使節、傳教士的信件報告,及中國出口商品(絲綢、陶瓷、漆器等)上的裝飾畫,畫上有山水、仕女、官吏、隱士,而園林總是和建築物(亭臺樓閣、塔、橋等)配套出現。無論是早期文字描述還是呈現出來的圖案,都多少帶有主觀和濾鏡成分。紐霍夫的“南京瓷塔”素描卻是第一批客觀描繪中國建築的圖像——直到現在,它還經常出現在國外中餐外賣盒上。

外賣餐盒上的中國塔: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風”什麼樣?

南京瓷塔,約翰·紐霍夫,發表在《荷使初訪中國記》(1665 年法文版)

1655年,紐霍夫以隨行畫家身份同荷蘭使團前往中國,他的任務是“把沿途可能見到的所有城市、鄉村、宮殿、河流、城堡和其他奇異的建築物以它們本來的形象描繪下來”。回到荷蘭後,配有超過100幅版畫插圖的《荷使初訪中國記》印刷出版,書中不乏對中國宮殿、廟宇、塔、牌樓、橋等各類建築的描繪,最讓紐霍夫感興趣的是“中國最著名的工程之一”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奇特的造型讓他發出“它的美感與裝飾之繁複超越了所有中國藝術建築”的感嘆,隨著《荷使初訪中國記》被翻譯成拉丁文、英文、法文,在歐洲各主要國家流傳,具象的瓷塔成為歐洲人最熟悉的中國建築,該書在1665年以法文出版後,啟發了歐洲第一個中式建築特里亞農瓷宮的產生。

可無論紐霍夫、勒沃還是當時大部分歐洲人,都分不清琉璃與陶瓷的區別,所以琉璃塔成了瓷塔,受瓷塔啟發而建的宮殿成了瓷宮,勒沃想當然以為,用瓷做材料是中國建築的重要特色。燒製不出中國瓷,沒關係,路易十四貿然採用里昂的低溫釉陶充做瓷宮外牆飾面,可惜硬度不高的釉陶經不住日曬雨淋,防寒能力又差,瓷宮建成不久外牆開始剝落,昂貴的修繕費用加上蒙特斯潘夫人的失寵,引歐洲各國王室貴族模仿建造的瓷宮於1687年被拆毀。懷著對中國奇觀勝景的想象,以效仿南京瓷塔和特里亞農瓷宮為代表的中式建築的興建卻在歐洲園林蔚然成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