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疫情即將過去,我也終於要解脫了,在家實在是太煎熬了。

這要從我們被“關”在家裡的那一刻說起,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一開始滿心歡喜,終於可以藉此機會放肆地玩了。

我想從早到晚躺在床上,白天看自己喜歡的書,陪著家人聊聊天,學習新的料理,晚上和朋友開黑,燒烤啤酒大排檔……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想象是虛假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我與父母整天都是三個人在客廳裡,每個人佔據著沙發的一角躺著,我媽拿著手機刷著土味小視頻,我爸則是拿著手機在鬥地主與麻將之間循環切換,我也用手機看起了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完全沒有交流。

平日裡父母愛看的電視就這樣被她們拋棄了,而我也有好幾天沒有打開電腦了,手機,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單品。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我不由得想:手機,讓相隔千里的人走得更近,卻又將近在咫尺的人隔得更遠,這是福還是禍呢?

在這個大手機時代,毫無疑問,手機成為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

除了最基本的通訊功能,人們也會通過手機來查看實時的天氣預報,設置起床鬧鐘,手機還取代了MP3、MP4。

而上班族們更是離不開手機,他們每天上下班都需要用手機打卡,當他們外出時也需要通過手機裡的軟件及時地與公司聯繫。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學生使用手機常常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但到了大學,沒有手機,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每天上幾節課,是什麼課,在哪個教室上課,都需要在手機上查看,班級和學院的任何活動消息也需要用手機來確認,沒有手機,你就與社交脫了節。

隨著智能化的發展,大學校園中涉及到的洗衣、淋浴等服務都是通過手機來執行,沒有手機,便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而手機帶來的便利,才是人們離不開它的最大原因。

生活方面,手機代替了傳統支付,創造了這個“無現金”的時代,人們通過移動支付充話費、水電氣費,還可以網購、點外賣,代替排隊等單的自提服務也相當便捷。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所以,在必要的條件和巨大的優勢下,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但過度依賴手機的情況也不佔少數。

我們家的情況就很明顯,由於長時間的面對智能手機,並且晚上關了燈也繼續玩,我父母的視力明顯退化,已經有老花眼的前兆了。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小朋友也深受大人影響,堂哥帶著3歲的侄女到我家來玩,堂哥就坐在沙發上刷起了小視頻,侄女便跑到我身邊,找我要手機,說要看某音。

我著實嚇了一跳,因為我深知這個軟件的“毒性”,所以我從來沒有下載過這個軟件,現在連3歲的小朋友也被這個軟件所深深吸引,不知道該說這個軟件厲害,還是手機厲害了。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除了這個侄女,其他親戚家的小孩也對手機相當執著。

他們吃飯的時候,必須把手機放在飯桌上,播放一些動畫片、小視頻,如果沒有,那不好意思,這個飯吃不下去了。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大學的自由氛圍更甚,特別是在一些學生較多、幾個班一起上的大課上面,一排學生坐著打遊戲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有的人膽子更大,還會戴著耳機看電視劇。

所以,這些手機惡習,不論年齡和性別,都或多或少地地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而我自己也是這其中的一個受害者,因為我自己對手機的著迷,所以戴上了400度的近視眼鏡,十年下來,我的眼睛也產生了一些變形,不戴眼鏡的時候長相都變醜了,看起來十分別扭。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但我卻不能責怪手機,都是因為我自己沒管好自己,經受不住誘惑,才犯了錯,其他人也是和我犯了同樣的錯,所以才生了“手機病”。

在你們看來,手機的存在是福還是禍呢?


疫情期間宅家,以為是全家人的溫存,卻只能各自抱著手機無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