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合隆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你六哥 六本道 前天

十年 | 投资合隆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2009年,合隆划归宽城区的消息在坊间流传开来。紧随其后的,是以望博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合隆楼盘,进入长春购房者视野。


在「价格洼地」「宏大规划」等多重利好包装下,一股合隆投资热潮在长春投资圈里迅速蔓延开来,「长春卫星城投资时代」自此开启。


而今,十年过去。


长春的卫星城早已遍地开花,在不断翻新的概念包装下,一波又一波的投资浪潮汹涌澎湃,让人无暇思考。


站在这样的节点,回望当年合隆投资者的身影,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那些冒险者们的个体悲欢,更是一部曲转幽回的「长春卫星城楼市投资简史」。




长春,不靠山不靠海。上天赋予这座城市的平原地形,使之具备了东南西北都可继续延伸的可能,也造就了这里卫星城四面开花天然优势。


长春卫星城的初代目,是合隆。


2005年,合隆行政名称从农安县合隆镇正式变更为长春市宽城区合隆街道,但仍暂由农安县代管。起初,这条消息并没引起什么波澜,直到4年之后的2009,合隆境内大批商品房扎堆上市后,这条消息才真正开始广泛传播。


当时,次贷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完全看不清未来的长春购房者,面对已经攀升至4字头的房价,无比焦虑。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在长春北部,还有一个名义上属于长春的板块,住宅均价勉强能摸到2000元/㎡,很多项目甚至还有大量1000+元/㎡的房源供应。


直到2009年某天,一篇题为《长春惊现均价1字头楼盘 》的新闻登上了长春某媒体头条,主角就是合隆新盘「望博园」。


超出想象的低价,如同一发炮弹,精准命中人们焦虑的神经,合隆楼市的大门,瞬间被投资者的潮水冲开。


尚未做好接待准备的合隆开发商,刚开始面对汹涌人群时,还有些慌乱。毕竟在开发之初并没有把长春本土购房者当做主力客群,也没有人知道该怎样搞定这群计划外的客户。


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法宝——涨价。


涨价需要理由。于是,合隆很快就打出了一套「行政利好」+「规划蓝图」+「价格优势」的组合拳,拳拳到肉。


在行政层面,除了划归长春的利好之外,许多长春市民还被科普了下列知识:合隆1992年就已经是市级经济开发区,2003年又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中国「百强镇」,是「全国发展改革示范镇」……


在规划层面,合隆则占据着距离大连港680公里、长春陆路干港20公里、距离长春龙嘉国际机场58公里的「区位优势」,302国道、长白公路西线、长白铁路以及珲乌高速穿境而过,带来了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这也奠定了合同成为长吉图先导区核心板块的必要基础。合隆的发展,将影响整个东亚经济发展的走向……


视野广阔的人们,拂去了明珠上的灰。一直被忽视的合隆板块,终于熬到了自己的春天。


头顶无数光环的合隆板块,房价怎能还在1字头?恍然大悟、认清合隆「真相」后的投资者们绝不答应!


一年过后,合隆住宅均价顺利攀升到3字头,几乎翻了一番。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所有人都笑了。


那一年,「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的段子还未被发明,人们尚不能找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对合隆板块的青睐。但是那套助力合隆板块成功逆袭的「行政利好」+「规划蓝图」+「价格优势」组合拳,却被悄悄写进了「教科书」,成为后继卫星城板块进入公众视野的标准动作。


可惜,合隆板块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没能持续太久,2011年开始,合隆楼市进入了漫长的「瓶颈期」。


因为人们很快就发现,尽管在「行政」和「规划」层面利好多多,但合隆楼市仍旧缺少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支撑——人口,足够量级的新鲜人口。


将近十公里的「无人区」,是横在合隆和长春主城之间的天然屏障,也切断了二者之间的人口交流。虽然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事实上很少有人愿意选择每天花费半小时来跨越这道屏障。尽管选择在这里置业,成本只需主城的1/2。


没有新鲜人口导入,就意味着新增需求不足,楼市失去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与之对应的是,在没有新增消费力量支撑的前提下,板块内的生活配套和商业配套也始终只能在较低水平线上发展,这也再度影响人们选择定居此处的热情。


那个刚刚被吹起的美丽气球,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瘪了下去。


此后数年,除了类似海之恋广场跑路这样的负面新闻,会偶尔激起大家探讨的欲望之外,合隆板块逐渐演变成了长春楼市的一个影子板块。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他的存在,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再也没有哪股力量,能让它重现当年的辉煌。


2020年3月,安居客二手房挂牌信息显示:望博园二手房挂牌价格为3400元/㎡左右。2011年,这个带领合隆板块走进投资者视野的先行者,新房均价是3100元/㎡。


一组数据,十年悲欢。




后记: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长春卫星城楼市的文章,以向这座「摊大饼」的城市致敬。


但又怕引发什么误会,赚来一个影响城市发展的骂名,我担不住。当然也担心影响我的广告收入,毕竟现在的「大金主」都在把重兵投向卫星城,这样的观点会得罪一批人。


但最后我还是写了出来,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真的想写。不是嘲讽卫星城投资先行者,也无意批评合隆板块的推手们。相反,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我也参与过那场轰轰烈烈的造梦运动,也曾萌发过投资合隆的小心思。


在那样的氛围里,没有人会怀疑。


而今,十年过去。回望合隆板块发展史,是忠实记录一段过往,也是想磨一面镜子,照向更远方。


愿不走冤枉路,不落旧陷阱。


就这样。


注:本文所述「卫星城」概念,专指与主城有一定距离的新兴板块,传统的主城外扩板块,不在此列。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