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文丨快消君


過去半年,是恆天然苦修“內功”的半年。如今,恆天然用一份亮眼的半年報,宣告自己的“下一段旅程”拉開序幕。


01、淨利潤抬升

新西蘭乳業合作社恆天然今日早間宣佈,在2020財年上半年(截至1月31日的六個月),該公司的財務業績隨著穩定收益的增加和債務的減少而得到改善。


報告期內,恆天然實現息稅前利潤總額8.06億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33.71億元),同比增長約158%;實現稅後淨利潤2.93億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12.22億元),較去年同期7200萬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3億元)同比提升近300%;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總額(EBIT)為5.84億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24.36億元),較上年同期3.12億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13億元)增長約87%。


按業務板塊劃分,2020財年上半年,調整後原料業務息稅前利潤(EBIT)4.41億新西蘭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64億新西蘭元;調整後餐飲服務業務的息稅前利潤(EBIT)1.47億新西蘭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100萬新西蘭元;調整後消費品牌業務的息稅前利潤為1.16億新西蘭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700萬新西蘭元。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恆天然整體業績概況


首席執行官邁爾斯·赫雷爾(Miles Hurrell)表示,“我們在2020財年前六個月的集團調整後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2億新西蘭元,達到5.84億新西蘭元。我們通過原料業務的穩定收益、餐飲服務業務不斷提升毛利及減少運營費用實現了這一目標。”


快消君留意到,赫雷爾在報告中特地強調,恆天然餐飲服務上半財年業績的突出表現,尤其要歸功於大中華區和亞洲的烘焙、咖啡和茶飲渠道的業務增長。快消君留意到,報告期內,大中華區專業餐飲和消費品業務共實現銷售額2.05億新西蘭元。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恆天然各區域業績概況


對於2020全年的業績預期,赫雷爾稱,恆天然正在朝著自己2020年的關鍵財務目標努力。具體包括每股15—25紐分(摺合人民幣約0.63-1.04元)的盈利指引,實現超過30億新西蘭元(摺合人民幣約125億元)的毛利,降低槓桿率確保恆天然的債務不超過收益的3.75倍,資本支出上限為5億紐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該公司的財務業績隨著穩定收益的增加和債務的減少而得到改善,但恆天然董事今日並未宣佈分紅。恆天然董事長John Monaghan稱:“考慮到目前新冠疫情給下半年業績帶來的不確定影響,董事會決定不發放中期分紅。本財年尾聲,董事會將重新評估合作社的財務狀況,並決定是否發放分紅。”


02、“減負”進行中

在過去的半個財年中,恆天然一直在出售資產,償還債務,削減成本和裁員,以在出現重大虧損後努力扭轉業務局面。


赫雷爾表示,“我們繼續減少債務。我們在上半年完成了全球吸入級乳糖的主要供應商DFE Pharma和運動營養品牌foodspring®的出售工作,實現現金收益6.24億新西蘭元,這使公司淨債務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2%或16億新西蘭元。”


雖然減債成效顯著,但恆天然面對的“減記”壓力依舊不小。


恆天然公司去年首次出現虧損1.86億新西蘭元的虧損,部分原因是沖銷了對中國公司貝因美的投資。而在上述業績報告中,恆天然還透露,已經對中國合資牧場進行了6500萬新西蘭元的減值,且將繼續挖掘改善此業務持續性績效的機遇。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戰略複核,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也進展順利。通過上述出售流程和戰略複核,我們獲得了更多信息和深入見解,因此,我們將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估值下調了總計1.34億新西蘭元。”赫雷爾表示。


快消君曾報道過,“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由於較早的意識到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增長會放緩,液態乳製品,包括鮮奶、UHT奶和酸奶等將成為增長動力最強的領域,恆天然終於開始在玉田牧場建設牧場佈局原奶生產、加強原料奶粉進口業務。至今,恆天然已在中國農場部門投資了超過10億新西蘭元,擁有超過3000頭奶牛。


此前,在2019財年的業績報告中,恆天然首次披露中國牧場業務也遭遇減值,並被正式納入戰略審核名單。


03、“基本面”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赫雷爾對恆天然在本財年頭六個月取得的進展和勢頭感到滿意,但仍坦言,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下簡稱:疫情),公司現在在一個決然不同的全球環境中運作。下半年集團的營收將面臨許多無法控制的風險,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需求的潛在影響,智利等主要市場的政治風險,以及新西蘭這裡持續的乾旱天氣狀況帶來的額外投入成本。


快消君留意到,針對疫情給新西蘭出口業帶來的影響,經濟研究機構 Infometrics曾預計,今年上半年新西蘭外貿出口的表現會比較疲軟。Infometrics首席經濟學家Brad Olsen稱,初級產業出口受影響程度更為嚴重,比如乳製品、肉類、林木以及園藝出口等。


他在一份報告中稱,供應鏈問題已經很明顯了,如果疫情持續,消費和商業信心也會因為這種連帶效應備受打擊,經濟活動會因此進一步減少。恆天然當下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超乎想象。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2013年,中國取代澳大利亞成為新西蘭最大的出口貿易夥伴,如今新西蘭向中國的出口額,早已遠遠超過了向其他國家的出口數量。2008年簽署的《新中自貿協定》則被視為兩國貿易關係的分水嶺。作為當時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第一個國家,恆天然在中國獲得了足夠的好感。


在簽訂FTA帶來的紅利中,新西蘭乳製品業搶佔了灘頭陣地。雖然恆天然此後逐漸面臨來自歐洲和中國當地乳品廠的競爭,但中國依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市場。恆天然產品中約有四分之一出口到了中國,觸及中國約1.5億消費者。


生活在北京35年的新西蘭投資人David Mahon表示,中國應當成為新西蘭最大的貿易伙伴,這一點毋庸置疑。“中國有著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耕地很少,(中國人的)蛋白質供應並不夠。他們會想從新西蘭進口儘可能多的(乳製品),我們的品質是非常非常好的,這也是中國消費者非常關注的事情。”


他相信,目前恆天然內部正在進行的改革和重組將給乳製品行業帶來更多穩定性,而所有相關人士都會因此受益。


事實上,雖然屢有爭議,但恆天然對中國乳製品市場基本面向好的判斷並沒有發生改變。在接受新西蘭媒體NZCity採訪時,赫雷爾表示,中國的乳製品需求並未放緩。他說,“中國市場在某些領域已經開始恢復正常,而乳製品行業則處於恢復的最前沿。我們已為本財年大部分牛奶供應簽訂了銷售合同。但是我們的團隊深知必須持續發力,非常謹慎地應對下半年將要面臨的挑戰。”


恆天然上半財年利潤大幅提升!CEO稱乳業是疫情下行業恢復的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