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说到民国才女,自然不能不说到陆小曼。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也言,她是振动上世纪20年代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然而陆小曼的人生高开低走,在文艺界无有成就建树,只留下"才女”一空名号,有人说她"作",也有人说她糊涂",后人仅因徐志摩才将其与林徽因相提并论,不免令人叹息。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

细论起来,陆小曼其人生闪亮登场落寞而终,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缺乏新女性的独立自我实现精神。

首先陆父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以为提供了优渥的物质生活,高端精英的教育,但却没有培养她现代女性应有的独立人格。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也有留学经历,毕业于著名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历任财税部门司长多年,算是最早留洋看过世界的中国人。陆父见小曼天资聪颖视如珍宝,不惜经济和精力加以培养成名媛。1920年,17岁的陆小曼还在圣心学堂读书,就成了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的翻译,由此进入了北平社交界。

她的母亲江南名门闺秀吴曼华,亦擅长丹青笔墨对女儿影响颇深。可以说陆小曼作为官学之家嫡女,又是多次孕育失败之后来之不易的一个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生,起点胜于庶出的林徽因。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

但是缺乏革新思想的陆父,沒有给予女儿现代女性应具有独立人格的教育,认为女孩子只要表现优秀,能嫁得好,过上体面的生活就是幸福了。而不是林徽因父亲般,教育女儿成为优秀的人,格局的高低显而易见。一个温室中长大的,被宠惯了的陆家大小姐,与当时普通小妇人落后意识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为人生信条,以为找个可心的爱人一起享受生活,就是女人活着的全部意义。

于是陆小曼十九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了门当户对的王庚,梁启超的学生,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优秀青年。由于聚少离多,渐渐和徐志摩日久生情。陆徐二人最终冲破阻力各自离婚,结合在了一起。但娇生惯养的陆小曼做不了贤内助,失败的新女性——虽然受过良好教育,却靠丈夫养活自己。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和王庚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过,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婚前婚后受人追捧惯了的陆小曼,傲娇小公主心态:自觉有才有貌,应该被男人爱被宠一辈子。她将婚姻当成靠山摇蓝:从前是父母,而后是王庚,再后来是徐志摩,以及徐失事后的翁瑞午,这种不思进取依赖型人格,注意她菟丝花一般不得长久幸福。

尼采说:“作为女人去恋爱的女人,只会更深刻地成为女人。”像其他许多感性女人那样,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个男人,而不是林徽因那样追求志同道合的婚姻,婚前婚后于是乎只把自己当作应被爱和关怀的女人,率性由心的性情,一副小女人姿态,如何与对方互助成长,成最好的自己?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和徐志摩

其次性格即命运:陆小曼沒有上进心,人生目标,她好虚荣贪享乐,缺乏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辜负了上天给她的才华。

她写得一手好字,却从未有志成书法家,参演《三堂会审》等,不过玩票性质;英文法文娴熟,只是社交需要与专业无缘;至于丹青画画的师承和素养天赋,若听胡适之劝"拼得死工夫",定当"自成真意趣",终不过其闲情偶笔,自然难有所成。

陆小曼曾师从刘海粟和丁贺天等名家,从绘画书法戏曲等成就来看,国学功力的底子应胜过林徽因的。而且陆小曼亦尝试过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字创作,又有徐志摩这样的高手在侧指点,一个多才多艺又绝顶聪明的女子,只要下点功夫,无论如何当有不负其才的一些成就,如果她不把注意力放在,看上去风光一时的社交享乐上去的话。

或许出名太早,陆小曼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浪漫里,迷恋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不愿与徐志摩共进退。徐志摩被父亲断了经济支持,陆小曼又不会持家,为了维持她的高消费,天南地北在京沪等地身兼数职来回奔波。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

实际上徐志摩已经看到了她的危险,——聪明有余,毅力不足。催其勤画学习,而不是醉心于奢靡的吃喝玩乐,天天夜里玩到天亮才上床,哪有心思和时间提升自己?1928年6月25日,被妻子高消费搞得入不敷出,疲惫不堪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婉转地写道:

"曼,你如果爱我,你得想想我的一生,想想我俩共同的幸福。……无事做是危险的,饱食暖衣无所用心,绝不是好事,……至少得赶紧认真学画和读些正书。要来就得认真,不能哄自己。"

在为经济争吵之后,徐志摩夺门而出,在搭乘免费邮政飞机途中失事。徐志摩随身携带的物品就有陆小曼的画作,而不是绝情信件,可见陆小曼的画功前途无眼希望得名家指点得到提升,徐志摩希望她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的。

只是陆小曼不愿努力,漫无目的地选择过一种没有雄心,没有激情的,无须付出毅力坚持学习的日子,周而复始缓缓地滑向了平庸。毕竟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即使允许她独立,爱情仍然是最有吸引力的道路:承担自己生活这种事,是令人焦虑的。

徐志摩之死,陆小曼感到了愧疚,收集整理了徐志摩的诗稿问世以作缅怀,但很快又恢复了"混日子"的状态。才28岁的陆小曼无力重生,余生累于烟云中,从此消沉了下去。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和温瑞午

她有哮喘和胃病,徐请翁瑞午诊疗推拿,疾病不过是女人懈怠的最好理由。而精神的空虚,让她最终堕落到依赖吸食鸦片的境地,可以说她被自己打垮了。

翁瑞午不惜变卖家财,资助陆小曼生活,但翁有妻,两人同居二十多年,有感情无爱情。当年胡适不忍她消沉下去,曾向其提出和翁断交,并保证全权负责她以后的。但陆小曼说翁虽贫,二十多年来始终无微不至关照自己,如何能把他逐走,其实是她离不开他了。

也许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平淡一生他人无可非议。好在陆小曼遇到的男人都还痴情,1960年翁瑞午去世后,仍嘱咐其女儿照顾陆直至去世。晚年的陆小曼无儿无女,生活凄凉。仅在上海文史馆做过一小段馆员工作,1965车4月,63岁的陆小曼因病孤单离世,唯有友一副挽联于灵堂送别。相比林徽因的死后哀荣,不禁令人唏嘘二才女之结局天壤之别。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陆小曼

陆小曼人生金光闪闪的开始,终其一生,仅仅活成一个小女人,放弃努力,连才女的名号也无意义,仅算得洒脱随性;而林徽因活成了一个人,成为了世人仰望的一颗星。事以成败论英雄固然无情,但陆小曼没有努力向上的姿态而平庸,怎值得后人为之喝彩鼓掌呢?

如果她不是龟缩在女人的狭小天地里,用她作人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女人的"弱”去爱;不是舍弃自我去逃避现实困难,而是自我肯定直面人生,保持人格独立,不懈的努力,忘掉自己做女人的优势,成为学者式有头脑的女人,虽不讨庸俗男人喜欢,却能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同为民国才女的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共富贵同患难,心中有家国,即使抗战时期在李庄,哪怕物质生活异常艰难,身患重疾仍勉力支撑家庭,痴心于搞学术研究,不曾被困难止步不前或抽身逃离,方能有不俗的一番成就的。

民国才女陆小曼的空有其名,只因她人生格局太小,只做了个小女人

古镇李庄

所以若问民国两才女,事业成就为何如此不同?可以这样回答,只因林徽因努力做大女人,而陆小曼输给了自己,一生仅仅做了个小女人。

参考书目:《林徽因传》张清平著 《徐志摩和陆小曼》邹吉玲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