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完美做朋友

人人知醫|天下少病

2020新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籠罩了全國,突然就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因為疫情,各地開始交通管制,也讓我們陷入了一種不確定當中。

何時能夠到大街上撒歡啊?

疫情會不會擴大?

我會不會被傳染呢?

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嗎?

.......

坐在椅子上的我們陷入了無盡的想象中,甚至有人開始焦慮。

可能是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突然慢下來的生活讓我們對不上點,有力使不出來,甚至會有把人憋壞的錯覺。

試試不一樣的方式

大家以前總會抱怨太累,工作排得太滿,這樣一個閒暇時刻,不正是一個休整的機會嗎?否則,像往年一樣初七就開工,要到五一才能做一個小休息,大家又是累得叫苦不迭。

以前問候朋友的結果,得到的答覆往往是忙碌,甚至在同一個城市當中的好朋友,一年也見不上幾面,打電話的時間更是不多。

而在這樣一個突然的寂靜裡,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放下工作的壓力和瑣事的累贅,與久違的朋友好好聊一聊,重溫以前的友誼也是意外收穫吧!

或者,以前很想看而又沒有時間看的大部頭著作或者套裝書,在這樣的慢生活裡,泡上一杯茶,在溫和的陽光裡慢慢看書,也是很適合的。

若是喜歡熱鬧的人,可以關起門來與家人好好聊一聊,鏈接一下親情,打麻將或者打牌也是不錯的選擇。那些家庭中的歡樂,才是你在外打拼的真正動力源泉,是你受委屈時的溫暖依靠。

如果是一個人,沒有老闆的催促,終於可以安心刷劇,只要肚子不餓不用理會日出還是日落,偶爾任性一把。

如果你是學霸型的好學生,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背書,或者靜坐之類。靜能生慧,類似閉關的環境,讓你心性上獲得大幅的提升。

如果你是勤快之人,可以來個大掃除行斷舍離之法,隨著雜物被清除,家庭更加整潔,心胸頓時開闊,陽氣漸多,邪氣自退。

如果你身邊剛好有五行針灸師,做個治療也是不錯的,拂去矇蔽在身心上的灰塵,我們會更加輕快。

與不完美做朋友

與不完美做朋友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有隱隱的憤慨,說得好像一片歲月靜好似的。可是,很多人明明是處在一種不適和不安當中,網絡上明明一片憤慨,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這裡正好回到主題,與不完美做朋友。

當然,我們是渴望美好生活的,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慶幸的是,我們大部分人的不如意之事的比率,達不到百分之八十,這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

也許有人說不如意之事的比率,沒那麼高,也還是佔有一定比例。但是,對於絕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恰恰是我們痛苦的根源;對於絕對快樂的追求,恰恰加重了我們的不快樂。

或者說生活中有不快樂,是一種常態,允許自己暫時低落一下或暫時的失控,允許自己的不完美,並不妨礙以後的美好生活。學會與不開心共處,是趨向成熟的標誌。

順其自然,其實是在說,生而為人的我們,請不要那麼驕傲。

不要驕傲到,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所有的事情,以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達成目標,就能得償所願。

不要以為,之所以還沒有實現,也許只是努力的方法不對,或者時機未到。

真相其實是,人生中很多事都是無法完全控制的。很多人的痛苦,都源於這樣一種“天然的驕傲”。

與不完美做朋友

接受本來的樣子

心理學上,一個重要的名詞是“如是”,意思就是接受事物本來的樣子。

唯有如是,才能讓我們客觀地看待事物,

不被幻覺所矇蔽,也就不去追求海市蜃樓般的虛幻,

能看到歲月靜好,也能看到負重前行,

能看到鮮花綻放,也能看到牛糞和泥濘,

當我們腳踏實地之時,才能切實體會到恬淡虛無中的生機之樂。

疫情確實讓我們感覺到了壓力,這是事實。人類在傳染病面前,需要有一個免疫應答的過程,有一小部分人會因此而喪生,大部分人會活下來,單美國2019-2020流感季,死亡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這也是事實。

隨著氣候變化和醫療介入,疫情自然會有被完全消滅的那一天,我們慢慢等待就好。根據目前的疫情形勢,國家強力管控措施已見成效,集中醫護人員支援疫區,中醫參與治療,新冠蔓延形勢已經被遏制,痊癒人數不斷增加。人類總結了歷史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公共衛生已經做得越來越好。

至於網絡上的憤慨,我們不是法官,沒有宣判的權力,想轉發可以轉發,不要太過激動就好,太過激動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也於事無補。

我們只能如是地看待這些事件,信任黨和政府,配合政府的工作;早睡早起,導引按蹺,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沒事少出門,做好防護,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愛自己就是愛社會;通過大家的努力,疫情一定能被控制。

與不完美做朋友

與不完美做朋友,

我們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完美;

與不快樂做朋友,

我們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