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讲述人:李耀军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我叫李耀军,中共党员,我是太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这次抗疫战中,我不辱使命,与众战友冲进最危险的危重症隔离病房,挽救垂危的生命。

记得2月7日深夜,一阵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医务科电话通知,要求重症医学科选派一名医务人员增援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没有思索,没有考虑是假,有的同事,孩子刚满两岁,有的同事,夫妻一方已投入抗疫一线,有的远在浙江学习进修,只有我是男儿,又是科主任,故而义无反顾,坚决要求上战场。在这场大疫面前,没有缺席,勇于冒生命危险,与病魔作斗争,誓死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保卫太原,美丽的龙城,不被瘟疫吞没。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2月8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院领导为我们壮行,寒冷刺骨的北风也呼叫着来为我送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我有信心担负责任和使命,坚决打好这场抗击新冠的狙击战。

元宵节的夜晚,没有了往日的灯火辉煌,没有家人的欢聚一堂,而是穿上厚厚的隔离衣,带上三层防护手套、脚套,带上哈气满目的防护眼镜,走进了重症隔离病房。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刚来四院就是夜班,如此近距离的检查治疗生命垂危的新冠的病人,自我感觉氧气不足,呼吸急促,护目镜被哈气遮住了看不清楚,各种技术操作变得笨拙,后背已然湿透。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看着那一动不动的身躯,胸廓开始随着呼吸机的气流进出而起伏,心电监护仪上开始跳动起我熟悉的旋律,使我逐渐进入战斗状态,忘记了恐惧,害怕,缓解了紧张气氛,驱散了死亡的威胁,出现了生命的活跃迹象,维持内环境稳态,平衡水电解质,抗病毒抗感染,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一套组合拳击溃瘟毒……就这样陪伴着他,一起迎接清晨的第一绺曙光。

一晃将近一个月过去了,随着太原市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这场艰难的保卫战,终于吹响了太原战场上胜利的号角!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2月29日晚上,一次特殊的视频电话,跨越了太原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和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病房改造的宿舍,被微信视频连接起来。

在太原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里,还有我的两位老人在等我,临时接到命令,没有敢告诉二老,怕他们担心我,更怕引起二老病情的恶化。两位老人都非常坚强,一位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一位面罩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战疫接近尾声时,才敢让小颖我的爱人,通过手机视屏,与久别的两位老人相见,看见妈妈不断挥手示意:回来妈妈等你,回来妈妈等你。我落泪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辞而别,奔赴抗疫战场,只能在每次下班休息时都默默祈祷,保佑我的妈妈平安,保佑我的岳父吉祥安康,等着孩儿胜利凯旋再陪伴您们。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这么长时间没有照看老人和高中将要毕业的孩子,是因为我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我的爱人小颖,是你的悉心照料和坚守使我能够全身心得投入这场战疫中。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我的小颖,也是一名医卫人员,在疫情爆发后,作为太原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比平时更加忙碌,常常加班到深夜,还要照顾住在重症监护室的两位老人和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你辛苦了,您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以生命守护生命”是医护工作者执着的信念,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的心愿。作为一个个普通的医生,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救死扶伤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然。

让我们和患者共同喊出,让我们早日平安回家。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讲述|我的战疫故事(二)

乘3路、4路、805路、820路、864路、615路、61路公共汽车到五一路桥头街口站下车,沿杏花岭街往东200米即到;

或乘19路、73路、602路、863路、828路、K19路公共汽车到府东街双龙巷口站下车,华联超市往南100米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