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神都洛陽,九朝古都,千百年來,經歷多少興衰起伏,演繹了多少俠骨柔情,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劇情,激起了華夏兒女千年的期盼。這裡,有著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雄圖霸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孩提時代,印象中,關於洛陽的記憶,最深刻的也許就是洛陽一拖和白馬寺膏藥了。而長大後,關於洛陽的回憶便豐富了起來,也就更深入地去走進它,挖掘不為人知的一面。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佛教的興盛傳播再加上當時官方大力發揚,白馬寺後續又興修了緬甸 、泰國和印度等國家的寺院建築,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現代與古典的凝聚,雖經歷千百年依舊風華不減。在這裡,只要你有點佛文化的積澱,有點對佛教虔誠的嚮往,就會激起你參拜白馬寺的慾望,作為中國佛教的“祖庭”,是眾多善男信女們朝拜的聖地。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白馬寺坐落在洛陽城東十多公里處,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可以點擊下面程序輕鬆訂票。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考證說這兩匹馬是宋代的石雕馬,從馬身上殘破的痕跡就可以看出確實是有很久的年頭了。迎面看見山門上的“白馬寺”三個字,人們不禁會問:“這與白馬有什麼關係”?據說白馬寺名稱的來歷和一個叫“白馬馱經”的傳說有很大的聯繫。還有一種說法是西天取經回來後,為了感恩白龍馬,特將寺廟命名為白馬寺。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從你踏進白馬寺山門的那一刻起,往事越千年,時間便凝固到了漢代。頭頂著空淨藍天,不為燒香許願,升官發財,只懷揣著一顆靜素之心。一道門,隔開了塵世喧囂,兩千年前人們的社會生活現代人估計已經無法想象,可是對於宗教信仰的凝固,卻可以從各種佛事活動及佛教建築中看到遠古的影像。那些保存完整的古色古香,絕無現代化建築的雜痕,仍然在時時撞擊人們的心靈。穿行在這樣的古建築中,本身就是一種心靈淨化。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四合小院,殿內是素淨的木魚聲聲,青爐香菸瀰漫,是一種直徹心扉的清香;院內,是灑落一地的金黃銀杏,大殿上簷角的銅鈴隨風搖擺,聲聲清脆,彷彿在訴說著千百年來的柔聲細語。僧侶、香客、遊人,再戾氣暴躁的人,也不忍高聲驚動這份清幽寧靜。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白馬寺本身就是那五座殿宇,面積不算大,不過白馬寺景區卻很大,全部走完足足要有兩小時。景區由幾部分組成:白馬寺,外國風格寺廟區,齊雲塔院。站在泰國寺院高處,能清晰俯瞰到四種佛學建築截然不同的風格,中國寺院簷角分明綠樹掩映依次排開古樸自在,泰國寺廟以白黃色為主鋪陳格局大,緬甸寺廟以藍黃為主崇尚眼鏡蛇神多鍾型建築,印度則是大理石圓柱型建造講究圓滿。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緬甸風格佛塔位於白馬寺院西北側、泰國風格佛殿苑之西,南北長108米,東西寬65米,總面積7020平方米。緬甸風格佛塔主體建築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縮小而建。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狄仁傑墓位於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齊雲塔和大雄寶殿在東邊,要不是路邊有指引牌明示,叢林之中是無從知曉的, 齊雲塔有一神奇之處,站在塔南邊開外二十米鼓掌能聽到呱呱的青蛙叫聲,據說是特殊的塔身構造形成的聲波。 大雄寶殿前,垂柳依然,佛心為磐石 ,仙鶴為指引,鴿群漫步人群中毫不驚惶,一片寂靜祥和,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

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被譽為佛教“祖庭”!帶你領略中國第一古剎

漫步在香山古寺,耳朵裡是寺院晨鐘暮鼓的禮佛儀式,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洛陽八大景之一——“馬寺鐘聲”。現代人流水賬似的生活,何時能放下一切,歸於平靜自然?當你感到壓力山大,當你找不到方向,不妨來此尋找自我,找尋最初的那個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