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媒体借“妖魔化”归国者蹭流量

3月15日,有消息称“美籍华人一家三口从美国回国治疗新冠肺炎,因治疗自费想投诉”。之后,该帖文发布者道歉,称自己是为蹭流量编造故事。3月17日,今日头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因该账号发布虚假内容,涉事账号被封禁,平台后续会配合警方取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自媒体蹭流量的案例,通过发帖投诉的形式,先讲述其在美国的奋斗史与绿卡等优越条件,然后再写“带毒”回国蹭免费医疗的算盘落空,最后又无耻地拿自己华人的身份说事,痛斥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瞄准社会痛点,撩拨公众神经,激化歧视矛盾,从而达到蹭热度、赚流量的目的。

诚然,最近关于归国人员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比如,被骂“无事居美贡税,有事回国治病”的黎女士、不满防疫管控质问防疫人员“我欧洲回来的就这待遇”的意大利回国华人、嫌回国隔离条件简陋三天不喝水要喝矿泉水的女留学生、返京拒隔离外出跑步的“澳大利亚人”。这些奇葩事例都在挑战网友的“三观”,总能引起多数人的口诛笔伐,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人在其中看到了可乘之机。

在个别回国人员“花式作妖”、大秀优越感和千夫所指的双重作用下,煽动社会情绪、恶意排斥他者、制造情感割裂的自媒体谣言“找到了位置”,编造一条帖子就能引起群情激奋,数千条转发,轻而易举打造了爆款。不负责、不考证,这样的行径真的是给防疫添乱,是另一种信息病毒。

我们绝不能坐视“妖魔化回国人员”成为一种“舆论狂欢”。要知道,当初疫情暴发时,很多国外华人为中国捐款、捐口罩,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我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的不当行为,就开始无差别地划界限、贴标签。抗疫要和抗“谣”同步进行,媒体平台要加强信息审核,从源头上减少谣言,官媒要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作为网民的我们也要有求证精神,不信谣、不传谣、更不造谣,同心同向,一致战“疫”。(孟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