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萧红和三毛,你更喜欢哪一位?

月盈红袖


论个人的喜爱,我对三位的喜爱度是这个排序:张爱玲>萧红>三毛。

这三位女作家的作品都读过,应该说,他们并非同一时代的人,萧红、张爱玲应该归为一个时代,大约是民国时期,三毛则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的,她是和琼瑶阿姨的作品一起以通俗文学于上世纪80年代在大陆走红的。客观来说,萧张二人的文学水准要比三毛高出好几个档次。

论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官方教材中,应该是,文学地位:张爱玲>萧红>>三毛(不记得现有版本有没有被收入)。

三位作家经常被一起提到,是因为有很多相似性。首先,她们三人的命运悲惨、身世传奇,除了张爱玲以高寿善终,萧红30多岁在战乱中病逝于香港,三毛是50多岁因病自杀。其次,她们的文字都非常具有个人色彩,有固定的读者群。特别是萧红因为和鲁迅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而张因和胡兰成的关系,被雪藏了大半个世纪,三毛则是顺应港台文学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流行而为国人熟知。

萧红篇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是小学六年级时读到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一套“火凤凰青少年文库”里的一册,书名是《萧红作品赏析》,里面收录了《呼兰河传》《生死场》的部分文字。

萧红生在长在东北,笔法没有生在上海的张爱玲那么细腻繁复,她的作品常以简单粗略的色块涂抹朦胧意境的写意,仿佛艺术上的泼墨画,在萧红小说中,人物常常不是单个的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而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与故事融为一体,书中很多人物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其各自的性情特质却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中篇小说《生死场》中的众多人物,如麻面婆“眼睛大得那样可怕,比起牛的眼睛来更大”,她的丈夫二里半“面孔和马脸一样长”;老王婆的脸纹发绿,眼睛发青,像“猫头鹰”,这些人物常常有着动物似的外表,虽然是寥寥的只字片语,却使人物的个性特征给人以真切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们知道,萧红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而且是最英年早逝的一位,她没有经过正规的文学训练,阅读经历也不足,她的语言以本色自然见长,以情动人,在描写事物时常常有什么说什么,语句单调而重复,雕琢不够,显得零散跳跃不规范。这是其文字但缺点,但也是一种特色。

张爱玲篇

张爱玲的作品,我读的比较晚,大约是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读到的,毕竟,对张爱玲的研究也是从21世纪特别是其去世后才开始热门的。不过,虽然她的书读得最晚,却读的最多,也最喜欢。

喜欢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继承中国古典小说写作传统的作家,这在写作方式西化严重的国内现代作家中并不多,类似的有金庸、白先勇等,其代表作中篇小说《金锁记》的开头活脱脱是《红楼梦》的民国版。

如果说萧红的作品是泼墨画,那么,张爱玲的作品就是工笔白描。如《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出场:“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住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一个尖酸泼悍青春少妇形象顿时跃然纸上,这让人很容易想到《红楼梦》里王熙凤第一次出场的情景,两下比较,几乎不分高低。其他如《第一炉香》中面纱上缀着绿宝石的梁太太、《倾城之恋》中划火柴点蚊香的白流苏,无一不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张爱玲小说所写的不外乎男女情爱,时空也决不出上海和香港几个城市,在题材选择和时空机制上都表现出孤立封闭的倾向,特定的时空环境形成情节和人物的陪衬,这种结构方式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深度。

张爱玲的作品另外一个让人叫绝的地方还在于跨越时代的超前性,同时代的作家,如丁玲、矛盾等等,现在读他们的作品,时代感都很明显,但是张的作品现在读来,仍旧感觉其思想现代无比,很难相信这是几乎百年前的人的作品,比如《心经》《红玫瑰和白玫瑰》,建议找来读读。相信在未来的50年内,张的作品依旧不会显得过时,这也是其伟大之处。

因为喜欢张爱玲,还特地买了一本新星版的《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据介绍,张爱玲和文学评论家庄信正1960年代在美国相识,两人保持通信28年,多次见面,张爱玲给庄信正写的84封信被收录在这本小册子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印象中“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等完全不一样的天才作家,她的信里更多的是充满人情味和趣味感,比如说到她经常搬家是因为怕虫子、还提到她很爱看美剧以及综艺节目,不过,从信里看她的确不爱交际。

三毛篇

最后,说到三毛,其实她的书看过的不多,就看过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印象中只记得她的文字很真实动人,不太具有故事性,以散文为主。关于她的花边新闻以及恋爱故事坊间有好多猜测,看得出来,她是一位叛逆心强,不拘泥于世俗的奇女子。

三毛有远赴德国西柏林留学的经历,其人生中多处是流浪,首次“流浪”实可追溯到少年时代的一次逃学,源于一种内心的敏感与自卑,离家是为了归家,三毛固执地认为,广袤的撒哈拉沙漠,是“属于(她)前世回忆似的乡愁”,于是带着前生的乡愁,她走上了一条心灵的朝圣之路,以求得内心的皈依。从这点来说,她有点像为了追求自由背弃婚约离家出走的萧红。

总结

总结一下,张爱玲的作品像工笔白描,萧红的作品仿佛泼墨画,三毛的作品好像速写。三位女作家里,我最喜欢张爱玲。


小冲说书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战争年代的作家,她对人类的命运是淡漠的。张爱玲的作品主要以家庭、婚姻以及个人情感为主,对于战争“能不理睬的一概不理睬”,总是沉浮于自身的世界中。张爱玲对于爱情,同样从对自身的关照出发,爱上投靠日本的胡兰成,并与胡兰成结婚。胡兰成在大难来时丢下她逃跑去依靠日本,张爱玲选择忽视。在这样的处境下胡兰成还勾引了周训德,并且还告诉了张爱玲,张爱玲却选择隐忍。张爱玲爱得如此卑微,这和她小时候成长在没有爱只有冷漠的家庭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因为缺乏爱才要去寻找,从她的作品里,从她的生活中。 萧红是一位极具理想主义的女性,也是一位有开创性的作家。她的作品极具时代的创新精神。在她的散文里有小说的技巧,在她的小说里又有散文和诗的风格。她作品的主人公多以儿童、老人和女性为主,体现萧红对弱者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萧红对待爱情显示了新女性的接纳和放弃。她的每一段感情都很短暂,但在选择的时候也很明确。就如她在《小城三月》通过主人公翠姨表达了她的鲜明的个性:“不从心的事就不愿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三毛在给一个绝望的女孩回信中这样说:“寻求真正的自由,然后享受生命。”三毛说的自由是指心灵的自由。并且三毛在作品和生活里都释全了这种自由的含义。三毛的作品以散文随笔为主,特别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情结,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在那人烟稀少的荒漠,每一种单调都被三毛付与最浓厚的情感。不管是对十岁就要结婚的姑卡,走在空旷沙漠里孤独的沙哈拉威,还那一群把她的爱车弄得脏兮兮的沙漠里的妇女和孩子,她都给以最人性的关怀和爱护。三毛的心里,似乎装了无穷无尽的爱,让她周围的人感受到她的温暖。对于爱情,她说:”我要我的丈夫在我面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因为他到外面是一个完全不自由的人,他有上司,有同事,他已承受了很大压力。”三毛对每段爱情都付出了最诚的情感。她的爱情追寻从荷西这里得到了完满的答案,可是却是一个最痛的结局。三毛的爱情随荷西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她就活在对荷西的回忆里。她此后的作品,都充满了荡气回肠的忧伤,总让读者留念她曾经流浪的旅途和那太多的爱和感动。 虽然三毛最后选择放弃自己的肉体生命,但三毛仍是我最爱的携带着灵魂行走的“流浪者”!





把自己养好


最喜欢三毛!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引人深思,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原汁原味地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

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你侬我侬,花前月下,即使是写她与荷西的爱情,也是写他们如何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边缘上反复试探,写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望着远天,写他们如何在茫茫无际风沙漫天的沙漠上捎上沙地上行走着的路人,写他们如何把捡到的废弃轮胎改装制作成带来些微乐趣的摇篮……

如果有人说,三毛的一生悲苦而短暂,那我更愿意相信,她具有一种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她即使身处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依然用自己的善良和才华,去触碰和描摹这个世界。

尤其喜欢三毛《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

想象一下,茫茫沙漠,天地间一片静谧,一阵阵驼铃声自远而近,缓缓前行,金色的黄沙在脚下无限延伸,于是,所有的故事,便在这里展开。

我欣赏三毛的苦中作乐,欣赏三毛的洒脱不羁,她用双脚丈量了自己的一生,用笔墨记录了今世的修行——虽然短暂,却很传奇。


梦安诗词


因为享有“华语乐坛教父”之称的罗大佑,是我的偶像的缘故,所以爱屋及乌,关注上了这三位女性,萧红、张爱玲和三毛。

罗大佑钟情于萧红,是源自她“一个人自由的笑,自由的哭,此生不朽”。罗大佑悲情于张爱玲,是源自她“奋不顾身追求的爱情,换来的却是半生倥偬”。罗大佑痴情于三毛,是源自她“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谁的话,我偏向于三毛。三毛是台湾人(可能跟我的台湾情结有关),三毛这一世,一次求婚被拒,两任丈夫死亡,四次自杀,连三毛的名字,都很三毛,很传奇。她曾辗转流浪过数十个国家,经历过几多蚀骨铭心的情爱,承受过无数的屈辱和苦痛,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各种煎熬。但三毛依旧是世上的精灵,她最出彩的地方,是跟西班牙人荷西的爱情故事。当时24岁的三毛很出名很火,并没有把才18岁的少年荷西,“等他六年”的承诺挂在心上。谁知不久之后又重逢,当她看到荷西的房间中挂满自己照片的时候,动情地说,我现在嫁给你,会太晚吗?于是两人便结成了伴侣,婚后随即携手踏上撒哈拉沙漠的旅程,渡过了一段异常艰难却快乐的生活。那时三毛所写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像飓风一样,席卷了那个年代和一大批年轻人。但是天妒红颜,荷西突然的溺水身亡,对三毛的打击太致命了。三毛无比绝望地对爱人说道,再过几年,我再来赴你约。

真的写不下去了,我几欲泪奔!就用罗大佑的歌曲《追梦人》来结尾吧,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她牵引你的梦……


手心我心bxl版


仁者爱人,智者爱智。张爱玲,萧红,三毛,请您对号入座。喜欢尘世烟云,活的自我,该爱就爱,不爱就走,张爱玲就是你的闺蜜。爱的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不舍不离,一生即是颠沛流离也要为爱所困。那你非萧红莫属。活的洒脱,爱的执著,一生浪迹天涯,只为那梦中的橄榄树,聪明美丽,才气过人。你就会选择三毛。三个人无高低之分,有雅俗共赏之处。希望你心有所依。



惊鸿一瞥再回首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少年萧红

1911年(宣统三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内龙王庙路南的张家大院。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

1916年(民国五年),外祖父将萧红学名改为张廼莹。

1919年(民国八年),生母姜玉兰感染霍乱病故。父亲张廷举续娶梁亚兰,即萧红继母。

呼兰县龙王庙小学旧址

1920年(民国九年),入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俗称龙王庙小学,现为萧红小学)女生班读初小。

1924年(民国十三年),入北关初高两级小学校女生部读高小。后转入呼兰县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

1927年(民国十六年),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就读。萧红喜欢文学和绘画,在校刊上发表过署名悄吟的抒情诗。

1928年(民国十七年),哈尔滨市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发起反日护路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一九”运动。萧红参加游行,主动担任宣传员。

1929年(民国十八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民国十九年),初中毕业,不顾家庭反对而出走北平,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中。

1931年(民国二十年)1月,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2月底,再次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两人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汪恩甲为了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萧红输掉了官司,回到呼兰,后随家搬到阿城县(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

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从福昌号屯经阿城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与汪恩甲到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汪恩甲不辞而别。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红因此结识萧军。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8月7日,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由于萧红欠钱太多,旅馆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出,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萧红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后夭折。出院后,两人住进道里新城大街(现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出,安家于道里商市街25号(现道里区红霞街25号)。

文学创作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参加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两幅粉笔画。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两人,一起住在观象一路1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 两人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1936年春,萧红摄于上海鲁迅居所前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李明武)、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萧红、萧军不顾危险,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

1938年萧红与丁玲西安

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烽、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担任文艺指导员。2月,临汾形势紧张,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1月,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萧红称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产后萧红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

萧红讲述鲁迅生平事迹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因病去世

萧红

1941年(民国三十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10月,萧红住院打空气针治疗。11月底,因受医院冷遇,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萧红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次日,萧红精神渐复,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

文学特点

文体特征

《商市街》初版封面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学特点

文体特征

《商市街》初版封面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语言特点

《呼兰河传》初版封面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思想特质

《生死场》初版封面

萧红认为作家的首要任务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认为作家是超阶级的,作家应该为人类而写作。即便是在抗战救亡时期,她也拒绝使小说直通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萧红的创作摆脱了狭隘的阶级论,具有自己成熟的文学主张,这也是萧红能成为优秀作家的重要前提。萧红创作之初确实接受了左翼文学的影响,有着些许左翼文学激进的色彩,对底层的民众,尤其是底层的被阶级和男性双层压迫的女性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其作品人物多以女性、儿童、老人为主,而女性更为常见,女权主义思想日渐成熟。但是,萧红的创作与流行的现实主义左翼文学又有着很大差异,她的阶级观念不但是政治的、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是强势与弱势的对立。抛开“抗日”的政治内容, 她的《生死场》依然有直逼人心的惊心动魄的力量。从直接面对人的生存层面说话这个角度来说,萧红或许比鲁迅走得更远、体验得更深、离信仰更近。

人物评价

萧红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名家点评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章海宁(记者、萧红研究会副会长):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学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轶事典故

一半骨灰

香港浅水湾萧红墓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蕻良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这里上边是丽都饭店,下边是游泳场,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端木蕻良在安葬萧红时,即嗅到了沿途一路上的血腥味。他担心此处墓地不能长久保全,因此特意留下了另一半骨灰放在另一只同样的花瓶里,秘密地埋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法国医院当时就设在这所教会女校内,萧红正故世在这里。

1957年8月,萧红在香港浅水湾的骨灰被迁回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安葬。

萧红骨灰移交

当时内地反右,端木蕻良正在接受审查,无法亲自去广州迎回萧红的骨灰,只能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纪念萧红,向党致敬!》以示心迹,发表在1957年8月16日的《广州日报》上。

文革后,端木蕻良几次托香港的朋友到圣士提反女校后山去找寻萧红另一半骨灰埋葬地,但是时间久远,山上树木茂密,无法辨认。1995年3月,端木蕻良收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20世纪40年代的地形平面图复制件,希望能指认出当年埋葬萧红部分骨灰的确切地点。但时间久远,复制件模糊不清,又是平面图,不好辨认,端木蕻良忧郁地说:“看来我去了也未必能找到了,萧红的那一半要永远地留在香港了。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旧址

1996年10月5日,端木蕻良在北京去世,身前留下遗愿,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后山、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1997年5月,端木蕻良的夫人钟耀群女士来到香港,实现了他的愿望。

情感纠葛

萧红曾这样解读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汪恩甲

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萧红不服,到法庭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声,表示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萧红败诉。不过,萧红后来还是原谅了汪恩甲。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两人住进哈尔滨东兴顺旅馆,不久萧红有了身孕。但是,当萧红临产期近,汪恩甲却突然失踪,令萧红独自被困在旅馆。对于汪恩甲的失踪,一种说法认为他没有足够的钱交房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遭遇了意外。











淮河视频


最喜欢的是天才作家张爱玲。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文字:“人生是一件华美的旗袍,里面长满了蚤子”就被深刻的文字醉了。九十年代,闲来无事时,我最喜欢泡在佛山图书馆,把张爱玲的作品一本又一本慢慢的读。现代女作家之中,我以为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最高。

把张爱玲的作品读了一遍后,我又迷上了张爱玲的电影。巜红玫瑰白玫瑰》、巜花样年华》等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影,伴我度过了人生的花样年华。那时还没有微信,我把自己QQ的网名取为花样年华。张曼玉与梁朝伟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的经典演绎,更添加了我对张爱玲作品的喜欢。就这样,张爱玲作品深刻的影响着我的年青时代。我至今散文写作仍会不经意的流露出一种人生苍凉的底色。

读张爱玲之余,我也会时常读萧红与三毛的作品。她们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空三颗闪耀的星。她们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摆在那儿,至今仍无人能超越。时代的烈车轰轰的往前开,三位天才女作家同她们的时代一起已远去。回望人生,三位天才女作家的作品伴我度过了黄金时代。人到中年阅尽人生风雨后,更是喜欢张爱玲。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可以卑微的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最美的花来。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么?人到中年,在有月亮的晚上,隔着长长的时光往回望,即使最美的月光也显得苍凉。





瑞坤朋友圈


喜欢张爱玲的句子,同情萧红的人生,想和三毛成为朋友

那是致命的柔攫住心脏的霸烈,我喜欢。

若有更多时间给她,会不会有很多甜来稀释曾经的苦?她努力去爱的人生让人心疼。

就算闲极无事,安静地和她坐一下午也让人感到幸福。

张爱玲、萧红、三毛都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们的作品我读了又读,关于她们的故事我每每见到也要细细看一遍。她们不幸都曾为情所困,饱受折磨,我们却有幸读到她们以敏感的内心结成的字字珠玑。她们像织梦人,用彩色的丝线给很多女孩造就了奇妙的世界,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喜欢张爱玲的句子

感觉她的文字是朵朵玫瑰,香气浓郁,刺刺分明。那是致命的柔攫住心脏的霸烈,我喜欢。她写《半生缘》,“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曾经有多相爱,历尽岁月后就有多痛。十四年的误解与分隔,很多事情想解释,很多感情想要表达。可是,如何说起,又从何说起?“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到可以相爱的身份,回不到重来一次的起点,回不到当后来的一切都不存在的立场。那些残忍的割碎了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变故,是时间,也是人心。不怨了、不回头、不再念,痛入骨髓的告别听不到声嘶力竭。

她写《金锁记》,“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终生都未能在光里活过的曹七巧从少女到少妇再到婆婆,她不快乐,她要用别人的不快乐来陪伴自己的不快乐。从未是别人捧在手心里的宝贝,那就把美好的东西都捏碎了看看,无论那是什么。只想做个怪物,找不到同类,就把喜欢的变成同类。那种带着笑的恶毒,是快意,是堕落,是痛不可抑。如果曾有一束光照过那朵光,该是怎样的明媚欢颜?


同情萧红的人生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的《呼兰河传》让人看到她童年生活的温馨愉悦,小小的事情美好的日常,和祖父的快乐时光大概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最疼爱萧红的外公在她十八岁时离世,她自此失去家庭温暖,开始一生的动荡与追寻。爱情令她颠沛流离,牛奶面包也让她失去文字带给她的骄傲。与未婚夫对簿公堂、怀孕时遭到抛弃、洪水中被困旅馆、病中被医院误诊、重病时孤苦无依、离去时满心不甘。

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这些出现在她生命里的男子,带给她爱,让她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也带给她痛,让她燃尽凋零。

萧红三十一岁离世,令读者心碎。若有更多时间给她,会不会有很多甜来稀释曾经的苦?她努力去爱的人生让人心疼。


想和三毛成为朋友

三毛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写就了她的“流浪记”。官方说法是她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我不信,文字那么可爱有趣的女子,怎么舍得离开这个世界呢?

很喜欢她《撒哈拉的故事》,她可爱,连带着丈夫也是可爱的模样。中外文化碰撞出的火花燃出了他们溢出了文字的浪漫,美食美物美景都只给有心人。如此独特的女子是小太阳那样的存在,撒哈拉本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是她的文字让这里成为我心向往之的地方。

特别想和她做朋友,就算闲极无事,安静地和她坐一下午也让人感到幸福。


她们是姿态各异的花朵,曾经绽放,惹人爱慕。她们的芳香仍在,借由文字我们感知着她们的世界、她们的情感、她们的快乐与悲伤。


张晴柔


少年时读三毛,想成为三毛这样的女子,肆意洒脱,流浪他乡……

再大些读张爱玲,她细腻尖刻的文笔像一条毒蛇缠得你透不过气来……她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爱不起来,却也恨不起来……

萧红,一部《呼兰河传》可以封神,她是有悲天悯人的性情,然而自己也活成了一个悲剧……

跟这三个女文青比起来,现在的女文青简直拿不出手……


何以为衣


喜欢三毛

三毛的作品如同日记,记录着她的生活,其笔尖描绘出来的平淡生活,竟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不是在看枯燥的文学作品,而是在看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里面记录着她与荷西的点点滴滴,最为喜爱的是他们在沙漠的那一段生活,这是一种女生向往且可及的甜蜜生活。


总的来说,纵使生活很平静,但三毛也能找到欢乐;纵使也曾为柴米油盐发愁,但三毛对未来永远都充满着希望……有荷西的日子里,她的生活是众多女生梦寐以求的,平淡里充满欢乐、未来充满着希望……世间最痛的莫过于别离,看不得这些,所以纵使很喜欢三毛,但是没有荷西之后的作品,我就很少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