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

鹏友程


一个在战乱年代还用文字悲悲切切,莺莺燕燕的人,一个在感情和民族大义上都分不清的病态女人,能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深刻文章!


古娜拉


一、前两恨,是古人的

“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前人已有所叹。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斋夜话》:

(彭渊材)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海棠并非无香。五代词人和凝就曾在《临江仙》中写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蒙。”以此来写海棠的香。所以,彭渊材说“海棠无香”,只是用来说明自己的遗憾心情罢了。

鲥鱼是“长江三绝”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时不必不去鳞,鲜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苏东坡曾评价说“此中风味胜莼鲈”。美中不足的,便是鲥鱼多刺,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古人所说“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都是在说美中不足之事,表达心中的遗憾之情。

二、第三恨,是张爱玲的

“恨《红楼梦》未完”,是张爱玲自己心中的遗憾。语出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与《红楼梦》,因缘极深。

1、喜读《红楼梦》

张爱玲十二三岁《红楼梦》,自此一生再没放下这本书。

她对《红楼梦》的喜爱与迷恋,达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的程度。甚至在生活中“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定居美国后,她完全醉心于对《红楼梦》的研究,阅读其各种版本及论著,做了繁琐的考据,历时十年,终著成二十四万余字的《红楼梦魇》一书。真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2、理解曹雪芹

或许是因为张爱玲和曹雪芹二人,同样经历了由贵族大家庭逐步衰落的窘境,都能从繁华中看到幻灭。

她读懂了曹雪芹,理解他“完全孤独”。她还曾感慨“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遗憾不能和曹雪芹同处一时代。

正是这份深入骨髓的理解,使张爱玲的创作,不自觉地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最经典的就是《金锁记》,读来竟感觉其中的语言、意境,都似《红楼梦》一般。她自己也承认:“这两部书(《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

周汝昌评价说:“只有张爱玲,才堪称雪芹知己。”

3、恨高鹗狗尾续貂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高鹗所续后四十回:

“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由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
“《红楼梦》未完成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

由此可以看出,她对高鹗续书的不满。高鹗续书,确实风格与曹雪芹迥异。就光八十二回,黛玉跟宝玉谈论八股文,我一时没转过弯来。黛玉不是一向最不喜这些的么?

在《红楼梦魇》一书中,开篇便是《红楼梦未完》,可见她心中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迷失无稿”的重视与遗憾。

周汝昌曾分析说:

“后来黛玉早死,宝钗也早亡,最后贾宝玉出家了,这个呢,矛盾。到底她认为哪个更符合曹雪芹最末本意呢?她没法判断,这个成了张爱玲的平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这么一个大难题。也就是说,她十年走到这点上,做了结论了吗?没有。但这才是她最关怀的一个主题。”

十年的痴迷与研究,最终也只能随着原著书稿的遗失,戛然而止。只留下无尽的好奇与遗憾。


所以,张爱玲所说三恨,前两恨是古人的,第三恨才是自己的。主要表达自己对《红楼梦》未完成的深深遗憾之情。

以上是我对问题“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的回答。

欢迎大家在我回答下方点评!也可以关注“维尼小怪”,查看更多好文章,和我一起分享书香!


维尼小怪



花开半夏87057


张爱玲在《红楼梦未完》开篇这样写: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可见,张爱玲只有一恨,就是“红楼梦未完”


至于其他二恨,只是有人说过,具体是谁,她也不记得了,大概是读古书留在脑子里的印象。


这并不奇怪,恨是中国文人的一个特点,除了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之外,他们还恨金桔多酸,莼菜性冷,荔枝有核总之基本没有不恨的。


比较起来,吃只是小事情,因为他们还恨不相逢未嫁时,恨同心同县不相见,恨别鸟惊心,人生长恨水长东,浮生长恨欢愉少,长恨次身非我有,犹恨东风无意思。


恨是因为美中不足,其实更多是因为娇情,海棠本有香,但是无香方堪伤。鲥鱼本多刺,多刺其实很好,因为多刺,所以才逼着你细品,不多刺,很多人可能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大口下去,肉都到了肚子里,嘴里还没有品出滋味。



红楼梦未完,是真的应该恨,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断臂也美,但人有好奇心,总想知道她没有断臂的样子。红楼梦也一样,一个大迷宫,铺排了八十回,眼看谜底就要揭开,没了,关键的是这个迷除了曹雪芹来揭开,任何其他的人就算怎么猜,总不能让我们读者满意,总觉得好像有道理,但是如果由曹雪芹来写,肯定会不同。


这个恨,不是娇情,是伤心绝望,因为人曹雪芹死了,红楼梦就真的只能是永远未完了,无得救。


吴公子燎


《红楼梦》本质是部野史版道禅智慧经书,寓老庄思想于故事情节,以情入道,怀道传道,普度众生。石头记之石,幻形为宝玉之玉,为道家所尚自然之物。宝玉是道治思想的化身,历教化社会之腐乱,哀大道之废驰,演奇文以传道。这正是:

通篇有玄妙,

泣泪为世痨。

皆说言情事,

悟道知逍遥。

欲领巜红楼梦》真味,明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创逍遥乐境,可详读《道味红楼》,看书家如何解开《红楼梦》经书之谜!



道味红楼这本书



侯丰01


我在想,如果张爱玲经常吃不饱饭,她还会有这三样遗憾吗?我看肯定是没有了。吃不饱饭的人,既不会欣赏海棠,也不会嫌鲥鱼多刺,更不会有兴趣读《红楼梦》。就是说,人的思想活动是由他的生活现状决定的,这就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道理。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另外,张爱玲的三大恨,也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美中也有不足。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追求美好,但必须适可而止。总而言之,张爱玲的三大恨,对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就是啥事没有。


佛山市雅文教育李老师


张爱玲是干什么的,我一生也有三恨,一恨长太帅,二恨性欲强,三恨不认识这个张爱玲


龙口搏击扛把子


才女的爱恨都不同于俗人,说出的话都像诗词歌赋。我们凡夫俗子也有三恨,一恨猪肉价太高,二恨工资涨得少,三恨……嗯,有什么可恨的,再有可恨的你也要生活下去,对不对😄


幸福一辈子666666666


商女不知亡国恨,说的就是张爱玲这样的人!生于乱世而不自强,奴颜媚骨毫无做人底线原则,可耻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