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茅坪场镇战“疫”场上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敢于战斗的青春队伍,他们是一群年轻人,是80后,是90后,是孩子心中的大山,是父母眼中的宝贝。他们闻令而动,攻坚克难,越是艰难越向前,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干部的勇毅与担当。

陈思雨:家与“疫”线服务相隔12公里

茅坪场镇青年干部陈思雨,是一名90后的年轻爸爸,平时开车回去仅需要20分钟,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果断选择在防疫岗位上坚守了52天。陈思雨主要负责接听群众来电,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问,积极联系镇村责任人,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为了能正确解答群众对防疫政策和科学防护措施的疑问,每一项管控措施出台后,他都在第一时间打印出来认真学习,直到弄懂为止。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陈思雨热心接听群众来电

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后,他都会汇总当天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诉求,次日精准对接疫情防控专班,保证群众诉求“零遗留”。将心思放在防疫工作中的他,日均热线通话长达5个小时,而留给妻子和1岁10个月大的儿子通话时间仅是短短5分钟。3月1日,陈思雨的爷爷去世,在忙完当天的工作后他请假回家处理丧事,稍作调整后,当晚即返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何嘉俐:使命必达,秒变“战”疫多能手

91年的何嘉俐,是茅坪场镇组织干事。一声命令,她第一时间奔赴战场,从腊月三十奋战至今。疫情防控工作伊始,她就主动承担起全镇防护物资调配和包村联络两项艰巨任务,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同事。

刚收到来自县防疫指挥部和社会捐赠的防护物资,何嘉俐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仓库,借着微弱的手电光挨个清点统计,并制定好第二天的发放计划,常常忙到晚上10点多。作为镇里的物资调配员,她要对接机关和17个村(居)防护物资的发放和统计,从消毒酒精到一次性医用口罩,从乳胶手套到暖宝宝,她提前将所需的物资打包分类,及时送达到包村队员手中。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何嘉俐给独居老人刘育秀送去生活物资

为了实地查看福河村独居老人的生活情况,她跟着村支部书记潘明鹏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徒步40多分钟来到独居老人刘育秀家中,给两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送来了大米、快餐面等生活物资。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很累,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用耐心劝导和贴心服务向村民传递战胜困难的信心。

高飞:90后“派聘”书记独当一面战疫情

高飞是90后青年干部,也是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年前“派聘”到九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毫不迟疑地奔赴“疫”线战场,用实际行动激励着身边的党员干部。

他第一时间带领全村干部下沉到一线,开展全面排查和入户宣传,针对“汉孝黄”返乡人员严格执行每天两次体温监测,确保不落一人。同时,积极与镇防疫指挥部对接,将自家汽车用于代购物资,完成物资输送的“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他还召集包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和组长对全体村民进行体温动态监测,建立每日体温普查台账。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高飞(左一)和包村防疫工作队进行入户宣传

疫情防控期间,九龙村严格对村组道路、屋场湾子进行道路封闭,高飞每天对全村3处卡口进行三次不定时查岗,确保执勤人员在岗。他还组织村干部慰问5户困难群众,为他们送来大米、菜油等基本生活物资。1月30日,九龙村在夜巡中发现了一名流浪人员,经过与镇派出所协同调查,在确认其身体无恙后,他便将其及时送回南漳县巡检镇。

高飞还不忘组织村民有序复工复产,落实严格的防控措施,为种植户送来贴心的“装袋工作队”。为了及时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他联系远安县锦诚劳务公司,梳理全镇人员的就业需求,筛选出有意向留远工作的人员,联合广宜服饰联合开展专场招聘会,并在现场督促求职者戴好口罩、间隔一米安全距离。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茅坪场镇专场招聘会

王宇:父子共赴战“疫”场,履职尽责显担当

王宇今年27岁,是茅坪场镇青年干部,也是一名党员。1月20日,他由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转到机关工作,大年初一就奔赴三市交界的长荣村防疫驻村,与作为旧县镇北沟村的村支书父亲一道冲锋陷阵在疫情一线。疫情期间,他配合村里组织20余名党员和10余名社会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与2名驻村干部反复巡查漳河滩头,严守与南漳县东巩镇交界的曾家港大桥,严格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要求。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王宇在长荣村街道上巡逻

2月15日,长荣村普降大雪,王宇冒着风雪为村民运送生活物资百余吨,解决了严峻天气条件下村民的生活难题。2月18日,他组织收集长荣捐献给县医院的爱心蔬菜装了满满两辆货车,足有4000余斤,帮村民们传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与感谢。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王宇组织村民捐赠的爱心蔬菜

尹晓萍:用最年轻的肩膀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

98年的尹晓萍是全镇年龄最小的青年干部,大年初一就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战场,用实际行动书换得村民们的肯定。疫情防控期间,尹晓萍负责接听村民来电,悉心指导村民居家防护,热情接待前来办理通行证明的村民,耐心解释交通管控政策。除此之外,她还承担着晓秦村村委会附近居民区的日常消杀和跑腿送物资的工作。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尹晓萍为村民送去生活物资

每天天刚亮,尹晓萍就用瘦弱的肩膀背着沉重的喷雾器,对村委会进行仔仔细细的消杀。2月24日,尹晓萍担心三组的独居低保户孟大爷家里生活物资紧凑,便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给孟大爷送去,并嘱咐老人要好好照顾好身体,有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及时联系她。正是她倾心为村民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屡屡受到村民的肯定和点赞。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尹晓萍在晓秦村村委会开展消杀工作

孟文超:迎着风雪,拧紧村民的防疫闸门

白云村后备干部孟文超,是一名80后,他已经在疫情一线坚守了将近50天。他将7岁的女儿安置在老家,便只身从晓坪村赶往白云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孟文超的妻子是洋坪镇徐家棚村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应急燃油供应,妻子也在正月初四也奔赴“疫”线。

看,这就是抗疫一线的茅坪场青年!

孟文超前往屋场湾落宣传防疫知识

在防控期间,他每天步行2万余步,对44户180人逐一进行摸排。每天严格监测13名“武孝黄”返乡人员两次体温,将防护和生活物资送到村民家中。他每天一大早就穿戴好防护工具,常常忙到夜幕降临才回家。村民看他这么辛苦,邀请他到家里喝杯茶、吃顿饭,他都婉言谢绝,并引导村民做好居家分餐分床的防护要求。2月15日,白云村下起了大雪,孟文超不顾外面刺骨的寒风和打滑的路面,架着移动大喇叭,沿着村道播放宣传广播,为村民筑牢疫情防控的思想防线。

春日已至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无数远安青年奋战在防疫一线

彰显了青春担当

筑牢了防疫长城

在疫情阻击战中书写了新时代青年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