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歲末年初,一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彌散開來,從湖北武漢輻射到全國各地,雲南也不例外,從2020年1月21日開始,雲南正式抗疫,隨著疫情的逐步加重,昆明餐飲門店響應政府號召,從大局出發,紛紛關閉堂食,有條件的開放外賣,直到3月13日,在疫情向好的情況下,昆明恢復限制性堂食,自此,昆明餐飲業走上正軌,石屏會館也於

3月17日正式復工

石屏會館的安全復工措施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門頭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掃碼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測體溫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免洗洗手液

石屏會館謹遵《關於恢復昆明市餐飲單位廳面服務的通告》內容,有限制性的開展堂食,5大標準保護顧客就餐安全,戴口罩、量體溫、手消毒、錯位坐、公勺筷,5大措施店內安全保障,員工上崗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測量體溫小於37.3℃,餐桌凳子1餐1消殺,每天3次店面消毒,餐桌間距嚴格控制大於1米。同時我們鼓勵提前預約進出掃碼,引導顧客分時,分批,錯峰進店就餐。石屏會館這麼做,就是為了給大家提供美味的同時,也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氛圍。

三大傳統滇味增強自身免疫力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此次疫情,讓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最大的資產就是自身免疫力!石屏會館招牌碳烤石屏豆腐,好吃不貴,解饞佐酒皆宜,其高氨基酸和蛋白質使其成為非常廉價的營養食品。石屏豆腐,在雲南乃至全國都有其名聲,它跟其他豆腐是有區別的,石屏豆腐是唯一不用石膏點的豆腐,用天然井水,俗稱酸水點化,自然與眾不同。

長條狀的石屏豆腐,烤制金黃,慢慢膨脹,可以感受這久違的煙火氣息,趁熱下一塊,全部浸入蒜油蘸水中,出,塞進嘴裡,津津有味地咀嚼著,有如肉的口感,其鮮味香味縈繞口腔內,此時,在來口包穀酒,雲南人的美好食光便開始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身子虛弱的時候,古代的智慧便是一碗雞湯足矣。恰好石屏會館雲南特色菜汽鍋雞可擔此大任,選用建水紫陶汽鍋,鍋裡不加一滴水,選用雲南本地土雞,蒸制而成,湯色清亮,清爽不膩,鮮美回甘,雞湯好喝,肉也好吃。作為雲南名菜汽鍋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來到昆明不得不嘗,它是集雲南器具文化和食材文化的典範,一碗雞湯下肚,額頭生津,全身舒坦通透。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過橋米線,米線爽滑,配料豐富,湯濃且醇,是營養均衡之典範。很多朋友宿醉之後,最渴望的便是一碗過橋米線,葷素搭配,燙湯米線,只吃得大汗淋漓,酒氣散盡,精神為之一振,一天的生活工作不受宿醉的影響。石屏會館的過橋米線,核心在湯頭,豬棒骨、老鴨等食材熬煮多時,一層熱油封在其上,底下是滾燙湯水,衡量一碗過橋米線的好壞也可看其保溫時長,有所謂“一燙抵三鮮”的說法,過橋米線的配菜也很講究,湯中先放葷食燙熟,再放蔬菜類,順序搭配合理,一碗燙鮮的過橋米線就大功告成了!

石屏會館的歷史文化與人情味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石屏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十年(1921)年重建,2004年第二次修復,成就今天之模樣,其坐落於昆明市翠湖南路中和巷二十四號,依山(五華山)傍水(翠湖),居高臨下,氣勢宏偉,規模宏大,是現今昆明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外地在昆建造的會館。

會館坐南朝北,為一進三院、四合五天井的二層土木結構清代民居,雕花的格子門,玲瓏剔透的窗戶,石桌、石凳、綠藤、古樹,既有高超技藝精緻的一面,也有古樸優雅的一面,可謂技術與藝術的傑作。會館內,保存有林則徐所題的“三島淳風”牌匾,門柱上懸掛著袁嘉穀所書的“雲根文采”楹聯。難怪很多人說,石屏會館,歷史、文化、藝術、美食一個都不少。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會館不僅僅是一種建築,更多的是將同一地方、同一類人聚集在一起的紐帶,在清代,石屏考生來昆趕考,由於人生地不熟或者囊中羞澀,借宿於同鄉會館裡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也恰巧石屏會館距離當時的雲南貢院,也就是現如今的雲南大學非常之近,這當然是十分便利的。由此,這個帶有同鄉情誼,有些公益性質的會館流傳至今。其中在1921年,由當時石屏在昆明的行商者和學生倡議,石屏在昆同鄉會發動社會各界人士集谷捐資,由雲南唯一狀元袁嘉穀先生和知名人士張芷江先生直接組織重建,為石屏在昆明讀書的無住房學生和旅遊、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貿集提供了便利。


翠湖邊的老字號,百年石屏會館復工了!

如今,會館功能逐漸增加,但是這裡依然具有濃厚的歷史積澱和同鄉的情誼,同時兼具審美、藝術等價值。在翠湖之濱,這座古建築熠熠生輝,用美景、美食來招待尋訪之人。翠湖公園已於3月18日開放,憋悶了許久的你,遊逛翠湖,累了餓了,可以放心的來石屏會館品味傳統滇味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