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语出宋江,大家对宋江这个人物怎么看呢?

寻秦


您好

宋江是确切有其人的。

在山东 郓城县 东平县 梁山县一带(东平湖周边)

晁盖的东西村,在郓城县目前 还是这个名字。

真实的 梁山起义,规模没有108将,是36 友。

历史上确是被招安。

从小说上讨论,本身上山就是被逼,并不坚定。

后来用梁山事业,兄弟鲜血铺就自己仕途。

卖友求荣,可恨可怜。



锦鲤幸运君


金圣叹管宋江叫下下人物,不无道理。

这首诗的全文是

“自幼曾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逐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是宋江在刺配江州后于浔阳楼上醉酒题的诗。

宋江是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有点类似于男妖怪要吃唐僧女妖怪要嫁唐僧的奇怪规律,凡是绑了宋江的人,最后总要恭恭敬敬喊声“哥哥好”然后亲自给宋江松绑。宋江走到哪,就有听了他名声要投奔他的人。他在刺配江州后,吴用一封信,又让宋江收获了几个喊他“哥哥”的人。好不容易被弟兄照顾着没受牢狱之苦,他闲得慌在人家酒店墙上题造反的诗,直接给自己整到死刑场上了。这叫矫情,这叫作死(或许人家宋江就是要把自己整到刑场上,用自己,换好汉上梁山,这就叫腹黑,这就叫阴毒)。

《水浒传》看到最后才发现,什么是“逼上梁山”?逼好汉上梁山的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官府,绝大多数好汉上梁山的方式是宋江说“这是条好汉”,吴用说“哥哥莫急我有方法让他成为哥哥的人”,然后好汉就发现怎么自己突然就被朝廷容不下了,一场仗打完老婆孩子也不见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小日子过不下去了,算了,上梁山吧。这是宋江的阴险狠毒,这是宋江的手段。

个人认为被宋江“逼上梁山”的人,最惨要数玉麒麟。

人家玉麒麟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却适逢宋江刚刚有掌梁山大权的可能,急需一个人,或者叫一颗棋子,帮助他坐稳梁山的头把交椅的时候。这颗棋子选谁好呢?宋江思来想去,哎呀这河北玉麒麟就是最好的人选啊!然后,宋江说“我要他!”,吴用说“明白!”再然后,卢俊义就晕晕乎乎地被诬陷,妻离子散,头破血流,上了梁山。上梁山后宋江虽然打着卢俊义的旗号,却不让他掌实权,一路用“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口号招摇撞骗。

然后,好不容易凑够了108个人,宋江又开始搞事情了。他说,“我要招安”。

???招安???

有没有搞错?宋江你手下,包括你自己,从哪来的你不清楚吗?把人搞得妻离子散从有官当有家住的生活里拽到梁山来,现在又要人家回去为朝廷效力?这一支民兵部队在朝廷里本来就有不少死对头,皇上更是看不上他们,招安他们主要为了用一个还可能听话的黑恶势力打击其他黑恶势力,宋江同意招安,那兄弟们的一顿逼上梁山的棍棒就白挨啦。如果好好做官,他们可能在小范围有个好口碑,现在上了梁山招了安,107个人的命,白白地被宋江拿去了“嫁衣”。这是宋江的自私,极度的自私。

于是就有人不干了。不同意的人中有个叫李逵的,曾经死心塌地地跟着宋江。话说反驳领导不正当意见理论上罪不至死,但是宋江觉得这个时候不能惯着小逵逵,必须要让他长长记性,不然下辈子记不住(同时也向其他人表明心志)。最后众人好劝歹劝终于劝住了,这也再次体现宋江的无情和不择手段。


我叫树老黑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自称冲天大将军。在广明元年(880年)进军长安,在长安登基为皇帝,国号大齐。

黄巢曾作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不带黄金甲。"

宋江以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自比,那是自寻其辱,不知羞耻的内心自我嚣张的表现。宋江是一个小史,在钻营中窃取梁山大位。利用手下弟兄为他头上的功名和利益,来讨好朝庭,得个一官半职,借以名扬天下。

在梁山弟兄为朝庭应征战中,死伤大半。宋江朝得官不久,被朝庭的一杯毒酒害了性命。

做了土匪,在想洗白,比登天还难,因为你的出身是匪类,永远得不到朝庭的谅解。









画诗人生


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了大家,牺牲了一百单八将,标准的投降派,一定会没有好下场,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晃不适合当领军人物,英雄不问出处,他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它的糊涂决策导致了全盘的失利,而且不懂得保存实力也不懂的战略战法,属于一群有规模的土匪。


至尊宝TH腾辉


宋江骨子里就是奴才相。做官的时候不忠不孝意志不坚定 ,九流三教也勾肩搭 背。在外面偷偷养小三。在现在社会里就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人 。此人官不大 ,但黑白统吃,是个典型的黑老大

他因朋友 而杀小三因此走上了囚徒之路。这首诗就是宋江在囚牢而写。为此也险些搭上自己的性命,后来无奈投奔梁山…

后来的后来我们都知道他投降啦。招安啦!

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为什么当他落难时就选择写反诗,把自己与唐朝黄巢相比;而当发迹成为战无不胜的梁山英雄总领导的时候 他却频频向朝廷发出投降信号?

现在中国许多象宋江一样的所谓的精英不也这样吗。得意的时候对上一副媚眼,极显奴才之相;对下不屑一顾 ,对百姓更时冷对横眉。失意的时候牢骚满腹,倘若手中有兵可能也造反了……

历史学家解释宋江是忠义之士,我觉得此人媚骨十足。跟随他混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在官场也好在社会上混也好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用户6037430269764


官场油条,獄刑讼棍,笼络人心,暗图高位,道德绑架,私欲熏心,巧舌如簧,蒙蔽众人,名唤及时雨,难掩毒蝎心。


秋水晕波


心没天高,命比纸薄,这就是我对宋江的看法,也算个评语吧。

平时我们都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为什么说他心没天高,命比纸薄呢?

先说心没天高,说的也是宋江的前半生,就是上梁山之前。

虽然作为一个小小的押司,但是家里也不穷,不缺吃穿用度,踏踏实实的做个安善良民,也可以落得一个善终。

但是宋江偏不,内心身处总是不安稳的,没事就结交一些江湖好汉,既然是江湖好汉,身上有几个是清白的善人?

从宋江私放晁盖,他就应该想到了自己以后的命运再不会一帆风顺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果然,事情发了,宋江终归是个狠人,一怒之下杀了他的小妾,走上了不法分子的道路。

心里总是想的比现实更美好,踌躇不定,结果被官府捉了,本来经过各方打点,发配了事,但是宋江憋屈啊。

醉酒之后,浔阳楼上题了一首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明白无误的反诗,不怪黄文斌害他,敢说自己比黄巢还厉害,这就是有了反心。

这句诗可以看出,宋江心比天高,但是为什么又说他心没天高呢?因为他说归说,没胆子去干,黄巢反了,他不敢反,他只想归顺朝廷,所以说他心没天高。

命比纸薄就好理解了。

一路上跌跌撞撞的上了梁山,好不容易说服所有人按照自己的安排归顺朝廷了,本以为可以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了,结果,只给了他和卢俊义两人一个八九品的小官,差点不入流,其他人什么官都没有。

然后又被朝廷安排去东征西讨,把梁山家底耗了八九不离十,然而还是被朝廷一杯毒酒害死。

这就是他命比纸薄的缘由。

如果他真的造反了,那才是心比天高,命也不见得比纸薄了,他做不到,所以只能是心没天高,命比纸薄。


踏歌走马


宋江只能说是一个愚忠朝廷的坏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么多追随他的弟兄们都在他接受招安的套路里送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