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后代和刘备的后代为何差别那么大?

故事非常好


曹操和刘备虽同为三国枭雄,各方面仔细对比曹操完胜,单就从两人的后代来看就是天壤之别,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家庭因素

1、曹操官宦之后,非常注重年轻一辈的教育。他自己就是年少历练多的典范,曾任洛阳北都尉,杀伐果断,广交好友,薄有声名。其后代曹昂、曹丕、曹植、曹彰等多受家庭环境影响,各有所长。

刘备虽是贵族之后,却也沦落到织履贩鞋的地步,家庭贫穷,关于教育勉强有跟在卢植身边游学了几天的经历,没有什么教育大局观。

2、曹氏优良基因的遗传,曹操的政治军事文学各方面都有传人。长子曹昂舍马救父,孝心可嘉(跟曹操为报父仇徐州屠城差不多),次子曹丕承继了奸雄的本质,曹彰勇武过人,曹植文采斐然,曹冲少年神童。这一家子的发展路线虽然不同,各个都值得称道。特别是父子并称建安三曹,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

刘备虽流淌着贵族的血液,自身没有特别值得赞叹之处,除了外在的仁德名声。刘禅能够遗传到什么呢?

3、曹操前半生比较安稳,后代出生得比较早比较多。为人处世,言传身教,曹操头几个儿子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之下,以父亲为榜样,逐渐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优秀的父亲带给儿子的影响,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引导都非常关键,不要小看父亲的能力。

刘备则是一直在奔波,刘禅出生实在太晚了,此前刘备还收了个义子刘封。因为长期奔波,无心教养儿子,刘禅从小在甘糜二位夫人跟前长大,即便占据了荆州,刘备的心思从来就是放在扩展雄图霸业,进兵西川之上,刘禅又跟着孙尚香差点去了东吴。


后天因素-刘备与曹操的差距

曹操南征北战,时常把几个儿子带在身边历练,赏罚分明,从不溺爱,培养儿子个个优秀还不够,维持兄弟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对比才有伤害,有压力才有动力,让每个儿子尽可能地成长成熟。曹丕最终依靠司马懿的筹谋杀出血路,方才登上世子之位,仍然是战战兢兢的。

刘备的儿子养在后院,从不上战场,养成了个懦弱不堪、耽于享乐的个性。后来入主成都以后更是直接立为了世子,缺乏竞争上岗的磨炼,身上个一切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尚未成长的少年大概都会以为不用努力也会拥有一切,那还努力个啥劲?

正所谓一步差,步步差。排除无法更改的先天的因素,曹操和刘备对于子女教育上的格局截然不同,导致两人的后代天差地别。细究之下,性格的养成也是由于两人各自的成长环境差异,由此可见家庭培养的至关重要!


这个回答你们满意吗?喜欢的点个赞吧!欢迎在留言区发表不同见解,共同讨论~


晴空莽莽


曹操的儿子优秀,首先是因为曹操本身优秀,这是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决定一大部分,后天努力再决定一部分;其次曹操对他的夫人都特别好,夫妻感情好,自然生出的孩子从小家庭的环境比较利于生长和学习; 另外曹操还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曹营本来就不乏高人,请几个高人教育子女,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而且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样板,身教大于言传,所以他的孩子优秀是必然的。

曹操之所以有头疼病,也是因为曹操用脑过度,操心的事儿太多,既要操心后院儿,又要操心孩子,还要操心朝廷,还有一个最大的事儿,就是天下之事。

所以你付出一分上天就会给你一分,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刘备拿他的老婆当衣服,用的时候穿一穿,不用的时候扔一扔,他们夫妻感情可想而知,那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能聪明到哪去,刘禅少年时多次差点命都没了;而且刘备自己是利用情感拉拢人心的高手,自己其他能力也比较一般;另外,刘备一直颠沛流离,孩子的教育也没有跟上;生出的刘禅,能统治蜀国40几年已经不错了,刘备也应该烧高香了。

我再看孙权,孙权不是一个厚道之人,对孙策的媳妇和孩子都不怎么样,孙策有恩于孙权,孙权却对孙策的妻儿不怎么样,他没有积那么大的德,他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做,天在看。

常言说,子孙昌是因为父母有德,这是至理名言,不可不信!


有李行天下


个人认为是后天的教育和溺爱所致。曹操总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曹丕,曹植和曹冲偏向文才,曹彰爱习武。由于曹氏的基业最终肯定会传给他们四个之一,所以四人的教书先生肯定都很精明,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以后能够继承大位,所以彼此之间就存在竞争,正所谓优胜劣汰,有竞争才能快速成长,这样就让曹操的四个儿子从小在这种坏境中成长,所以长大后都很出色!

而刘备老来得子,并且就那一个儿子刘禅,对他寄予厚望,所以就像现在的独生子富二代一样,从小没有严格要求,娇生惯养,甚至刘禅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快要去世时,刘备诏他前去交代后事,他竟然还想着他养的两只蛐蛐,想把他们一起带上,可想而知刘禅的贪玩和无知。所以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sunnyf888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比较带个人主观色彩的看法,我们这里不说曹操其他三个儿子,就单单比较曹操和刘备的法定继承人:曹丕和刘禅。一般看来,曹丕政治能力突出,个性隐忍,是完成三国一统的君主;而刘禅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庸无能,贪玩怠政的形象。这也大概是题主所想表达的意思和问题中提到的差距。

可是,刘禅真的就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吗?我个人认为不是。刘禅继位后,时得诸葛亮的教导,可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是一个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完美主义者。并且也是先帝留下的托孤之臣,刘备托孤时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刘禅看来,如果他成材,那么直接面临的对手就是诸葛亮,一方面,诸葛亮作为蜀汉军师,丞相多年,大权独揽,羽翼丰满。另一方面,如果刘禅勤政势必会侵犯诸葛亮的权威及利益,于蜀汉政权不稳。所以,刘禅所展现的无能是一种保命维稳的智慧。

那么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依然无所作为呢。纵观蜀汉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在五丈原病逝后,留给刘禅的其实已是一个烂摊子了。刘禅肯定也预见到了蜀汉的结局,不愿再耗费资源,牺牲人命来搏一个注定不能成功的结果。

最后面对司马昭的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则是刘禅大智慧的写照。得以善终。

回归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刘禅与曹丕不能相比,实在要比的话,他们的差距也是刘备和曹操留给他们的基业上的差距。让曹丕去接手蜀汉,是否能挽危楼于既倒,刘禅继承曹魏,是否就失败亡国?




哥廷根巨兽


曹操的儿子都非常的优秀,我们所知道的曹冲称象还有曹丕等人每一个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但是相对于刘备的就会觉得非常的差劲,尤其是他的大儿子刘禅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手底下的好官,却一心想让他有所作为,但是自己不争气却没有办法呀,只能让自己手底下的人帮他想办法咯。

但是说到底,刘备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差劲,这还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当初曹操在控制汉朝南北方领土的时候就比较顺利。自古以来但要打听一下,那必须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所以说曹操放在现实生活中就等于现在的王健林他的基础好起步也早,就意味着他的儿子已经在起跑线上了,所以说他的儿子想要做什么,他爹都会满足,失败了也不怕。不管怎么锻炼都能够有成果,反正有这样一个爹给撑着,自然条件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看看刘备想当初他已经有儿子的时候,都已经年过半百了,也算是老来得子,而且在蜀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也没建立下多号的制度来,没有什么大的成果,手底下的那几个谋士也跟着他东躲西藏,到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穷二代,没有什么好资源的他天天就为了手下的那些犯愁。他爹自己都顾不过来,更别说照顾好儿子了,当然啦那个时候对刘禅的教育也不如曹操,所以导致他的儿子刘禅到了他爹快死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这一点来说,曹操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程度非常的重视,从他留下的传记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小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刘备当时把孩子托付给了诸葛亮,可是诸葛亮当时一心只想着怎么打好仗,根本没有心思管叫刘禅,这导致了最后他好人坏人都分不出来。虽说最终的下场还是比较凄惨的,但是放眼曹操的那几个孩子,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军事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即使最后这两个帮派没有一个赢家,可是相对而言,后者还是比较看重曹操的那几个孩子,在历史上刘婵大部分都被冠予昏庸而且比较蠢的形象。不仅如此,在一些电视剧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当年刘备想要好好管教他的孩子的话,可能最后的历史局面会发生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