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檢查可以每年做一次嗎?

用戶93256789826


你好,我是一名放射科醫師,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胸部CT。個人認為,每年一次的胸部CT檢查沒有問題,但是特殊人群儘量避免,比如孕婦,備孕等。現在CT設備在疾病診斷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檢查過程中也按照相應的規定將輻射降到了最低,很多公司企業單位等也每年給員工查體,一些朋友也諮詢過我這個問題,我個人建議高危人群初步篩查肺部疾病儘量使用低劑量CT,複查肺部結節等也可以使用低劑量CT,將輻射降到最低。


放射科李大夫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肺部CT檢查可以每年做一次嗎?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肺癌的早期沒有任何症狀。那怎麼去發現早期的肺癌呢?胸部CT是唯一能發現早期肺癌的手段。目前推薦是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胸部CT來篩查早期肺癌,特別是有肺癌家族史,有長期吸菸史的人群。

肺部CT可以每年做一次

很多朋友擔心每年做一次肺部CT對身體會有影響。作為一個影像科醫生,確實有很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雖然做CT是有輻射的,但是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胸部CT篩查早期肺癌,是沒有問題的,沒必要過多的擔心。
上圖為做CT檢查,發現的早期肺癌。

隨著認識的提高,目前很多單位的體檢都已經有了低劑量胸部CT的項目,特別是對於>40歲的抽菸男性。並不推薦用胸片檢查。

每年一次的胸部CT檢查對人體並沒有太大的傷害,我們自己單位的人都會給自己做一次。很多朋友把輻射想的太嚴重。殊不知,其實在我們大自然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著大自然的本地輻射。


這種輻射稱為天然本底輻射,通常約為2.0-3.0mSv/年 (mSv為衡量輻射劑量的一種單位)。 如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0.1mSv;每天吸20支菸年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0.01mSv。

如何理性對待CT檢查?

CT檢查在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方面,有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效應,確定性效應就是說,劑量達到很大時(幾百msv),會增加致癌的風險,但是醫用檢查的CT幾到十幾msv遠遠達不到這樣的輻射。隨機效應是指出現癌症的也是隨機的,並不能說照了就會得癌。

一年一次或者兩次的CT體檢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應該避免短時間一個部位的多次照射。人體需要時間去修復,照了CT一個月之後,人體就已經恢復了。當然如果能不照就最好。有人會說,醫院頭部嚴重受傷的病人,天天做CT複查,是不是照太多了?如果醫療上有必要做的,建議還是要做。因為救命要緊,這時候擔心輻射的事情就是多餘了。


照射多,不一定就會長癌,而不照射的人,也會得癌。我們作為放射工作人員,有些上了年紀的老員工,每年都給自己一次性掃個頭胸腹部的CT。作為專業的放射人員,因為了解,所以才不盲目的懼怕。 另外,孕婦儘量避免照CT,特別是前三個月。在做CT的時候,可以用防護服遮擋非照射部位,特別是腺體器官,比如甲狀腺和性腺。小孩做檢查時,要特別注意防護,一般的醫院都會做到。對於陪同做CT檢查的家屬,可以穿上防護服。每一間檢查室,都已經配備了防護服,比如鉛衣,鉛帽和圍脖等。


小影大夫


李醫生是省級三甲醫院的內科醫生,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肺部ct檢查可以一年做一次。


一說到肺部ct,很多人都會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要做肺部ct?第二個就是做肺部ct會不會有輻射影響?

胸片就相當於是我們人站在房子的外面來看房子,能看得出房子的一個大致的結構;而肺部ct,就相當於是進到房子裡面看房子的每一個佈局結構。這就是胸片和肺部ct的區別。就好比如說是肺炎,做胸片的話能看得出肺的哪一個部位出現了炎症,而胸部的ct不僅能看得出肺的哪一個部位出現了炎症,還能看得出肺內結構組織受到炎症的影響有多大。而且肺部ct還能看得出一些早期的病灶,比如說早期肺癌,胸片則不能。




記得李醫生以前管過一個剛剛診斷肺結核的病人,在他出院三個月後複診,我就建議他複查一個胸部ct。這時候他就疑問,我住院的時候不是已經做過了胸部ct嗎?現在又做一次,會不會有很大輻射的影響啊,我想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想要關心的問題了吧。

做ct檢查輻射肯定是有的,但是它的輻射會有多大?做一次ct檢查所受到的輻射就相當於一個人在太陽底下暴曬幾天還要少。作為醫生的我們一般會建議病人1~3個月這樣子複查,當然如果說有病情變化的話,肯定是要及時複查的,這是沒辦法避免的。


總的來說一年做一次胸部ct是可以的,這對身體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的影響。

李醫生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為大家提供方便。關注李醫生告訴你,一起探討和學習健康知識,有問題的可以在留言區評論。你的點贊和評論是對李醫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李醫生告訴你


肺部CT檢查可以每年做一次嗎?這個問題要因事、因人而異!

如果你是因為疾病比如肺癌術後,依醫囑最近幾年都要複查一次CT,那沒問題,應該嚴格遵從醫囑!

但陳醫生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背後,最多最大擔憂還是來源於我們一個正常人,能不能每年做一次CT,因為大家都知道拍CT有輻射,而輻射會致癌,會考慮安全的問題,但目前來說,肺癌最有效的篩查手段又是拍CT,而居於這種惡性腫瘤之首肺癌的威脅,做不做CT檢查,這是一個矛盾體,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有效,安全的選擇呢?

下面陳醫生主要跟大家來講講這方面問題!

首先,關於拍CT的輻射問題!

沒錯,CT有輻射,而且很明確,會發出對我們人體有害的電離輻射。這種電離輻射運用最多的就當屬我們醫療機構了,像X光、PET—CT以及腫瘤的放療等,都具有電離輻射,可以對我們的遺傳物質DNA造成損傷!

但是隻談輻射致癌,不談輻射劑量,都屬於耍流氓,就好比你說有一個億,不說是人民幣,不說是你的,這根本說明不了你真的富有!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有危害的輻射?

那肯定是要超過我們人體正常情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輻射值(如下圖)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人體不同的部位其單次照射有害輻射劑量是不一樣的,以造成男性睪丸暫時不育相對最低,為150。

而我們目前所使用的CT檢查,常見的輻射部位平均一次輻射劑量如下圖:



很顯然,要遠遠小於單次照射有害輻射閾值,因此,每年拍一次CT,可以說對我們人體的危害非常低,幾乎沒有多大的影響!

接著,我們再來來說說肺癌,有必要每年拍一次CT嗎?

在我國,肺癌作為癌症死亡的首要病因,這幾年來發病率還在不斷的攀升,如不及時控制吸菸和空氣汙染,到2025年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將超過100萬,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而導致肺癌死亡率第一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肺癌跟其他癌症一樣,來醫院檢查發現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大大降低了肺癌的遠期生存率,失去了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機會,總體5 年生存率不足19.0%,甚至更低(如下圖,肺癌不同分期的生存率)!


因此,為了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與生存質量,大力提倡早期診斷和對高危人群的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CT檢查是目前篩查肺癌最有價值的方法,但為了進一步降低輻射危害,我們醫生往往推薦大家做低劑量螺旋CT,而且建議儘可能選擇使用32層或以上多層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掃描範圍要在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

尤其是40歲以上,合併以下一項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體檢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1. 經常吸菸或被動吸菸的;
  2. 有職業暴露史的,比如經常接觸石棉、鈹、鈾等;
  3. 有肺癌家族或其他惡性腫瘤病史的;
  4. 患有慢阻肺等肺部疾病;

最後,我們說最有效的肺癌篩查手段,毫無疑問是低劑量螺旋CT,但是如果要確診是不是肺癌,細胞學和病理學檢查仍是確診肺癌的必要手段,這點大家要注意區分!


醫學小偵探


你好,我是影像科劉醫生,專注分享醫學、健康方面相關知識,有疑問歡迎下方留言或關注我私信,有問必答。

胸部CT可以每年檢查一次的!

一次胸部CT的輻射劑量為8mSv,而對人體會造成損傷的劑量為50mSv,所以,每年做一次CT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們知道,體檢胸部CT的主要目的在於篩查有沒有早期肺癌的可能。而肺癌作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第一的腫瘤,所以對於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哪些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呢?

1.長期吸菸和吸二手菸人群。據統計,吸菸是目前肺癌最高危的因素,而二手菸的危害同樣明顯,這類人群其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5倍以上。

2.長期從事接觸有害物質的人群。比如石棉就是公認的致癌物質。長期接觸石棉的人群,其肺癌發病率明顯提升。另外還有煤煙油,鐳,電離輻射等都可以致癌。

3.長期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包括長期愛吃油炸食品,燒烤食品,醃製食品的人群。

4.年齡大於50歲的人群。年齡是很多癌症啊高危因素,同樣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年齡越大,患癌風險相對較高。


所以,對於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議每年定期做一次胸部CT檢查。而胸部CT建議你選擇低劑量CT進行肺癌的篩查。低劑量CT和普通CT相比,對肺部結節有著基本相同的檢出率,對小到2mm的小結節都可以檢查出來。而它的放射劑量是普通CT的六分之一左右。所以目前它是篩查早期肺癌的最佳方法。

總結:對於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非常有必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肺癌目前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一定要有體檢意識,加強預防。


影像科劉醫生


CT檢查的原理是用X射線圍繞人體進行旋轉層次掃描,如果胸部上下徑是30釐米,按每0.5釐米掃描一次計算,做一次胸部CT則需要將身體在X射線中暴露60次。

大家都知道,做拍片、CT檢查有輻射存在,輻射會對人體有一定的損傷,情非得已,一般不建議做CT檢查。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做肺部CT檢查?

1、年齡大於40歲,煙齡大於20年,每天吸菸數量大於2包者,有患肺癌風險,至少要做一次肺部CT排除嚴重疾病。

2、有呼吸道症狀者,如咳嗽咳痰、胸痛、氣緊、呼吸困難、無名發熱等,要排除肺炎、肺結核等問題。

3、長期從事煙塵、化學物質、粉塵等工種的人,也要每年複查胸部CT。

4、檢查發現肺部小結節的患者,在不明白結節性質的前提下,有必要每半年複查一次胸部CT,以早期排除肺癌。

5、其他一些術後的複查,治療期間的複查,也需要配合醫生的檢查。

做肺部CT檢查要注意什麼?

1、小孩做肺部CT檢查,需要保護頸部甲狀腺和睪丸,發育期的這兩個器官受輻射影響較大,反覆暴露在射線下,有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不育。

2、做肺部CT檢查時,不要亂動,傳送床移動後,最好能稍微屏住呼吸,以免影響CT成像,繼而影響結果的判斷。如果移動範圍過大,則有可能需要再次接受射線曝光。

3、檢查時候,不要帶金屬器物,金屬器物可以阻擋射線,會影響檢查結果。

每年做一次CT檢查有沒有必要?

除非醫生要求,否則儘量不要每年做肺部CT檢查,再扛操的鍋,也會有壞的一天。

如果十分要做CT檢查,可以選擇低劑量CT檢查。低劑量CT是射線穿過身體後能成像的最低標準,其輻射量為常規CT的1/5,和大氣中的輻射量幾乎一致,是為最安全的射線檢查。

但還是那句話,如非必要,過猶不及。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癌症和心血管病,是影響現代人類壽命的兩大主因!而肺癌是癌症裡的雙冠王,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第1位。僅2015年,我國就有78.7萬人查出肺癌。

要想戰勝癌症,首先要戰勝肺癌

肺部CT檢查是戰勝肺癌的重要手段,因為通過肺結節篩查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可以治癒!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白春學教授講道:在經過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後,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從20年前的8%已經上升到現在的19.7%。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進步,但這個結果我是不滿意的!我們要為患者做更多的事情。開展早期篩查, 可以將腫瘤扼殺在萌芽階段!


這是一位早期肺鱗癌患者,表現為實性小結節,隨訪觀察三個月略微增大,果斷手術切除,已經治癒!

國際肺癌篩查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低劑量CT平掃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如果再配合腫瘤標誌物檢測、利用肺癌生物標誌物進行肺癌早期篩查液體活檢、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等,這個比例可能還會大幅度提高。

通常建議每1~2年複查一次胸部CT

現在很多醫護人員的體檢,都會選擇胸部CT,有條件的地方會選擇低劑量CT(需要提前修改設備參數。)。

我們醫院去年就有兩位同事查出早期肺癌,已經微創手術切除!

對於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CT,會獲益。

關於CT掃描的輻射

很多人對x線輻射有盲目恐慌心理。人體細胞不斷新陳代謝,具有強大的修復機制。正常人每年同自然界接觸電離輻射劑量大約是2.4mSv,就是說每個人都躲不開輻射,吸菸的人會更多一些,因為煙霧中也含有電離輻射。微量的輻射對身體是有益的!


影像科豪大夫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註冊營養技師

想必大家一聽到CT,就會想到輻射,然後,接著就想到一系列的疾病,癌症,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每人每年常規的一次全身體檢是非常必須的,那麼體檢當中就有幾個重要的部分,頭部的檢查,核磁或者是CT,肺部檢查CT,最好不要做胸片,那麼接著就是彩超,肝膽脾,胰雙腎,最後就是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

這裡邊就有提到CT,一般我們每年做一次CT是非常必要的,那麼做什麼樣的CT呢?要做低劑量螺旋CT,它的輻射量特別像相當於坐一次飛機,那麼小。

講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吧,肺部CT檢查是可以每年做一次的,有一些特殊情況的,比如說肺部有結節,毛玻璃樣,或者是邊界不清晰,他們可能需要一個月之後複查,或者是三個月之後定期監測,這個都是根據醫生來定的。


營養海賊團


這個問題要從幾方面來討論,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

1、肺部CT是有電離輻射的,而過量的電離輻射對人體是有害的。

肺部CT,使用的是X光進行成像,因此對人體是有電離輻射的。常規劑量的胸部CT,約6-10mSv左右,而胸部正側位片的輻射量是0.1mSv左右(注意:人體每年的天然本地輻射量為3mSv左右)。關於輻射劑量,筆者寫過不少科普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楊大夫並搜索。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害處,跟劑量有關,可分為隨機效應和確定性效應。在確定性效應之前的隨機效應,與照射量正相關,也就是照的量越大,發生壞作用(比如癌)的可能性越高,到了一定劑量,則會發生確定性效應。

2、肺癌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第一大癌,唯有進行主動篩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手術。

肺癌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病率第一的癌,在我國也是如此。如果出現症狀再進行檢查,很多已是晚期,無法手術。預後差。唯有積極的進行肺癌篩查。也就是主動的利用各種方法查出體內還很小,沒有任何症狀的肺癌。

3、低劑量CT是目前唯一被證實能有效進行肺癌篩查的工具,同時其輻射劑量本身又不會造成明顯害處。

上圖顯示,與胸片相比,對於肺癌高危人群。低劑量CT能夠降低肺癌死亡率百分之二十。

什麼是低劑量CT?

並非一臺新設備,二是通過調節參數,將胸部CT的輻射劑量降低,從而可以將電離輻射對人體危害降到最低(肺癌高危人群,需要每年篩查),同時獲得的圖像又能夠保證發現肺癌。

左為低劑量CT。其圖像質量不如常規劑量CT。

4、低劑量胸部CT的篩查對象是肺癌高危人群。

什麼是肺癌高危人群?

國內外有不同的指南,大體包括如下(1)年齡55-74歲,大於等於30年包吸菸史,若已戒菸,戒菸少於15年者。或者(2)年齡大於等50歲,大於等於20年包吸菸史以及至少另外一項危險因素:氡輻射,職業暴露(比如石棉等),癌症病史(尤其是吸菸相關的),家族肺癌史,肺病史(慢阻肺或肺纖維化)。

綜上所述,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了。

假如是肺癌高危人群,根據我國的情況,45-50歲以上,就可以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胸部CT篩查了。假如非高危人群,則完全沒有必要。


放射科楊大夫


可以做,但是不建議。

眾所周知,CT是利用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吸收程度不同,由探測器接受剩餘X線並經計算機處理得到不同組織的吸收係數,經重建得到圖像,具有輻射性。

醫學CT檢查時,人體也會接受少量放射線,根據檢查部位及檢查範圍的不同,人體接受的放射線劑量也會有所不同,單位是毫希弗,mSv。

從理論上行來說,各部位的CT人接受的輻射量,頭顱10mSv,胸部15mSv,腹部平掃11mSv,腹部增強 22~33mSv,盆腔平掃11mSv,盆腔增強22~33 mSv。

短時輻射物質攝取量低於100mSv,雖然對人沒有明顯傷害,但是這畢竟是理論上的,是在理想化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

正常來講,並不建議患者在沒有特殊必要的情況下進行CT檢查。畢竟沒有人的身體水平是完全理想化的,還是不要忽略輻射的損傷為好。

所以,雖然是可以每年做一次肺部CT檢查,但不建議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