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崖:那個京東唯一的快遞員

茫崖:那個京東唯一的快遞員

正在忙著配送貨物的崔斌斌。本報記者 程宦寧 攝

2月27日送完當天的80個快遞,崔斌斌開著貨車,朝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的配送倉庫往回趕。

寒風刺骨,此時的茫崖飄起小雪,送了一天的快遞,崔斌斌的帽簷、身上、口罩都覆著一層薄雪,鼻腔和嘴裡的熱氣兒有節奏地吐出,醫用口罩的藍色又深了幾分。

崔斌斌看了一眼表,已經是晚上8時了。貨車一路通行無阻,車身上的“京東”兩個大字和小狗的LOGO隨著車輪顯眼地在大街上穿行。大紅色,在春天的茫崖市,看著讓人心裡泛起一絲絲暖意。

在這座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小城,崔斌斌是京東快遞站唯一的快遞員,也是這個有6.3萬人的年輕城市裡僅有的15名快遞員之一。2018年初,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配送員,他主動請纓從西寧市一路向西1200公里來到這裡,一個人撐起了公司覆蓋茫崖的快遞業務。

海拔高、氧氣少、自然條件艱苦的高原戈壁,讓這個初來乍到的毛頭小子吃了不少苦。崔斌斌回憶:“剛來的時候,每天都睡不著,眼睛乾澀,早上起來經常會流鼻血,但是最折磨人的還是對家人的思念。”

起步總是與艱辛相伴,而往往愈是艱辛愈能淬鍊出堅忍不拔的毅力。憑藉這種精神,崔斌斌在茫崖站穩了腳跟。兩年來,他用心服務,用情堅守,通過一輛小小的快遞車,打通了偏遠地區電商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茫崖是青海油田的採油一線,這裡還分佈著幾家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崔斌斌說:“其實能堅持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留在這裡能更好地服務這些為祖國做奉獻的人們。”

長久以來,地域遼闊都是海西州不可或缺的“標籤”,而市域總面積4.99萬平方千米的茫崖市更是將海西的遼闊展現得“淋漓盡致”。

茫崖市下屬三鎮,6萬多人有漢、蒙古、藏、回等17個民族,轄區內花土溝鎮、冷湖鎮、茫崖鎮,其中最近的兩個鎮也相隔70多公里。

特殊的地域環境,也註定了崔斌斌要比其他地方的快遞員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艱辛。為了送一件普通快遞,長途跋涉上百公里的路,對於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

苦中有樂。崔斌斌的老家在河南,但是從小在西寧長大的他,對青海的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親切。那些經常上網購物的人,也在與崔斌斌“你來我往”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特殊的感情,讓孤身奮戰的崔斌斌感受到了別樣的溫馨。他說:“看著大家簽收快遞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對於茫崖市的市民來說,崔斌斌的出現也讓他們的生活舒適感倍增。

家住茫崖鎮的市民李靜說:“以前取快遞都是要到大門口,孩子又小,一個人在家根本不放心。崔斌斌來了,我們才享受到了送貨上門的服務,家裡缺什麼米麵油,在網上下單,沒兩天就能送到家門口了,真的是太方便了。”

大學剛畢業的胡義格也是崔斌斌的常客,他說:“我的父母親是傳統的牧民,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草場,如果崔哥的快遞服務能夠延伸到他們的草場上那就更好了。”

兩年來,崔斌斌的配送里程接近4萬公里。因為太忙碌,每年只有春節才能休息幾天。已經5歲的兒子崔子墨,這兩年一直住在河南姥姥家,平日裡父子倆也就只能通過視頻以解思念之苦。

如往年一樣,年前對於崔斌斌來說總是最忙碌的,但是又不忍心讓孩子一人在老家,夫妻倆決定讓家人帶子墨來茫崖一起過年。

事與願違,新冠肺炎的疫情又打破了崔斌斌的計劃。因為不少人都選擇了在網上購買生活用品,本該是比較“清閒”的月份,訂單量卻每日倍增,這讓還沒來得及陪孩子兩天的崔斌斌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崔斌斌說:“無論何時,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更該守土有責,幹好自己的事。”

1月31日, 重返崗位的崔斌斌開啟了自己的抗“疫”戰鬥。

隨著疫情的蔓延,許多小區已不讓快遞員進去,崔斌斌只能聯繫顧客,提醒顧客下來取件。取件時,細心的崔斌斌將快遞盒放在貨車旁,上面放著擦過酒精的中性筆,然後站到一旁等候,顧客驗貨、簽字後再過去拿走中性筆,全程與顧客沒有任何接觸。

“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也是對客戶負責。”崔斌斌說,他回家後經常會看電視,學習一些防控措施,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一個月的時間,7000多件貨,崔斌斌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人間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