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視上展示書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用戶5940202046524


我和題主的觀點不太一致,由於現在的科技發達,不管是印刷業和電子產品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珍藏在博物館裡的書畫作品都可以高清複製,這都給我們在學習上提供了便利。六七十年代所印刷的字帖都是黑白的,而且不是很清晰,也沒有現在豐富,給老一輩的書家在學習上造成了很大阻礙。而且現在很多院校都開設了書法專業課程,對學習研究書法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所以,現在的書法水平不會比以前差!

七八十年代以前,電腦還沒普及,有些廣告上的文字還是要通過手寫,自然也還存在很多實用性的書法,很多人對書法的欣賞也停留在實用性上。現在的書法慢慢失去上實用價值,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不管是什麼書體都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了個人的思想,觀眾如果沒有學習書法方面的知識,在欣賞角度上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很多書法視頻隨手一發就在網上流傳,有搞笑的,有認真的,有好的,也有差的,無非就是為了博取觀眾眼球,好的認真學習,差的一笑而過,但更主要的是提高自身的鑑賞水平,讓好的書法作品能夠感染我們。

書法的有樸拙、秀勁、粗曠、靈動、飄逸……………之美,您又是喜歡什麼類型的?







李年榮


以前凡是對書法有點認知的大眾都懂得批評民間的江湖書風,可現在隨著“射書”、“吼書”的出現不止吃瓜群眾驚呆了,連圈子內的人也懵了。高級學府的教授也玩起了這個真讓人看不明白,那些江湖上的人玩玩也就算了,您又是什麼情況啊?

看到這些現象讓人不禁在想:中國書法怎麼了?

當下無論是藝術創作又或市場買賣,無論多麼內行的專家學者多有看走眼摸不清頭腦的狀況。一直以來學者們都在研究些什麼,近百年的研究不但沒有使傳統書畫的生態和諧,反而是愈演愈烈的病態。當下的路應該怎麼走?書法未來的方向又在哪裡?這些問題是我們今天的人所必須回答的。

說到這些問題,我們就得回顧近代以來討論書法的期刊論文,看看這個時期的學者究竟在探尋什麼,對主流有個方向性的認知了解。

眾所周知研究中國書畫必然要從傳統深入,只有把握傳統書畫的脈絡瞭解其內涵的深刻意義,才能對書畫這門學問有完整的認知以發揚。儘管一直以來不乏濫竽充數混淆視聽的行徑,但大多數志於書道的學者還是皈依傳統的。以有代表性且廣為熟知的林散之、郭沫若、沙孟海、啟功等老一輩書家,到現在年輕一些的學者如孫曉云為例。我們看他們的作品著作和研究方向都不曾離開傳統的範籌,而他們的分歧也僅對傳統中部分內容的具體解讀和取捨上的認知思路不同,可見主流的書法導向還是以傳統為主的。

而在主流的傳統範圍影響下,當代書法的創變理路又大致分為三類:

01、新古典:以傳統書體(篆隸草真行)為主體,相互糅合漸變形成風格。

02、學院派:美術觀的介入,注重書法的藝術性發揮。

03、現代派:以漢字為媒介取捨傳統元素,試圖接軌國際藝術潮流。

04、復古派:(非創變)痴迷於古典美學形式的存在,重在繼承和發掘其深度。



風雅堂


你好,我個人認為現在電視上展示書法是一種進屋。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人已經減少了書法,更多的人都已經不觸碰書法了,但是書法能在電視上展示,無疑對書法藝術,書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能夠起到推波助流得作用,讓更多的人通過電視,通過屏幕來為大家展示書法藝術,對書法的發展肯定會起到進步作用!




非常爆點


這位朋友你好,我是遲悟齋,很高興能和你探討電視上展示書法的話題。

我認為電視上展示書法,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它標誌著人類從原始社會逐漸演化到現在的高科技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以前人們學習書法,只能靠字帖,以及文字記載的筆法、圖解等,來練習書法,分析書法,掌握書法。以前看不到古人學習書法的視頻,現在我們學習書法的條件比古人好多,我們在電視上展示書法,可以更清楚的瞭解毛筆的運動軌跡,毛筆的書寫速度,寫字過程中的精氣神等等,都是過去做不到的,不能與現在信息化時代相提並論。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電視上展示書法有有好也有壞,有真正的大書法家,也有江湖書法家,這就要求我們要具有慧眼去識別,去判斷,去分析,去學習真正的書法家在電視上展示的書法技法,去掌握我們需要掌握的東西,久而久之,我們的書法水平才能不斷上臺階。

電視上展示書法,他有很多優點,除前面談到的優點外,它還可以反覆的看,反覆的學,反覆的研究,它比字帖上來的更直觀,更可具操作性,所以我認為現在電視上展示書法是進不了。

這是我的觀點,你認為呢?


遲悟齋主2020


從事書法教育不得不關注這個問題,從展示的作品以及書法教學講座來看,退步的佔據了極大的空間,這部分作者波極了全社會,負面影響頗大,影響了一大批學書之人無路可走,所以,值得有關部門關注。關於進步的勢頭少之又少,真正能量書法作品我們特別期待多展示一些,這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的中國夢!


翰墨雅懷


好好看看署名位置,古人從小拿毛筆,沒有豐富的娛樂活動,文人墨客不弄琴棋書畫還弄啥,今人能比嗎?










美易起名


是進步了!如今青少年以電腦為伴,大多遠離書法,有的甚至懶於動筆,書寫不盡人意,令人擔憂,振興中華,勤書奮筆,負起中華文化自信之責才對!


安逸大師


應該說是退步了。

現在的生活節湊多快啊。人們往往急功近利,有多少人真正靜下心來好好鑽研的。不能說沒有,少。當然,這不是哪個人的錯。畢竟時代不同了,人們的生存壓力實在是大。書法已成為小眾的追求。

我練書法還是在上班以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有時間啊。沒有生活壓力自得其樂。陶冶情操。王羲之,歐陽詢,尤其是顏真卿,愛不釋手。近現代的倒是沒怎麼看。

趙孟頫的也不錯。學習了,真是藝術享受。畢竟書法源遠流長,消遣怡情,難得一份寧靜。

現在的書者往往透漏出人民幣的味道。成名成家就為了賣個好價錢。也有人宣揚所謂醜書。還不如狗爬的好看 。這是誤入歧途。老百姓說,那叫吃飽了撐的。的確上不了檯面。可是,偏偏人家就登上了大雅之堂。到哪裡說理去。

現在的書法功力普遍差一些!也有幾個還不錯,寫的挺美。關鍵是人也美。


世之唯一


這事本身不存在進步或退步一說,所有事物都需與時俱進,電視上展示,只是弘揚書法藝術的一個渠道,而且其實這個已經老套了,現在不應該是抖音和快手上展示嗎?[呲牙]



道教之玄門法壇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

首先說利:第一,宣揚了傳統文化,引起更多的人關注書法。

第二,對藝術家和電視臺,都是一種收益。電視臺有了播放量,藝術家有了宣傳的機會。試想,如果你也正在看這個節目,然後你又恰好記住了這個藝術家,在之後的某一天,你看到了這個藝術家的作品,一想,既然都是上過電視的人了,肯定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個時候他的作品你買還是不買?

第三,科技在進步,所以作品的創作和宣傳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其次說弊:第一,現在什麼牛鬼蛇神都能稱之為老師,專家,有句話說的好,“專家滿街走,教授多如狗,”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多,雜,卻不精,所以不要被“某某人”上過電視臺,他就是真的厲害的這種思維所誤導。

第二,容易誤導很多人的欣賞水平,尤其是才開始練習書法的那些人的寫字能力和欣賞能力,容易把他們帶進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