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

大墨蒲公英素质美育


恕我直言,那是封建社会的愚昧教育思想,除了禁锢孩子的思想,达到父母易于管控的目的外,并不能给孩子的身心带来益处

我身边就有真实事例:一男子经常因为儿子犯错就打骂不休,周围的邻居曾试图劝阻,该男子却以“棍棒底下出孝子”

为由赶走邻居,然后用木棍更加激烈殴打儿子,直至儿子头破血流才停止

也许有人会说,父母这样也是因为太气愤,希望孩子学好,我认为这是为自己的不懂教育找台阶下,即便孩子有错,你可以批评或者体罚,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而且自己身为父母,就能保证不犯错吗?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折射出父母平时的样子,与其打骂孩子,不如反省自己

最后,劝那些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是时候改变自己的陈旧思想了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而且你永远想象不到他有多么爱自己的父母






读懂已是过来人


先一起来解题,题目问:如何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

其实提问者内心想问的是:长期受传统中式教育模式影响,做个“虎爸”、“狼妈”能培养出自己期望中的好孩子吗?

当然,答案是肯定的,虎爸、狼妈、事件是真实的案例,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品学兼优,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我希望在父母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第一、如今我们对问题中“孝子”的定义是什么?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对孝子的定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孝顺“二字可以涵盖的了。潜移默化之下,对其的理解已经成为。

考得上名牌大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以及早日成婚让自己抱上孙子。

  • 第二、我的孩子他想过上怎样的的生活?

我们总是一个劲的提醒和鞭策孩子们应该过上怎样的生活。却很少父母问过自己的孩子想要过上怎样的生活。也许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生活里有自己喜欢的人,喜欢做的事,健康开心就足够了。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换位思考,理解我们的难处。但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们想想呢?

  • 第三、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合格的好孩子,那我们是否是合格的父母呢?

其实大多数时候,为人父母总是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和梦想强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过的不太幸福就想让孩子们过的比我们幸福。从情感角度出发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我们又没有想过在我们眼里并不优秀的孩子们,在他们眼里我们自是否是优秀的的爸妈呢?

所以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要明白适当严厉的教育的确可以督促孩子认真成长,努力学习。但过于严厉的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害了自己的孩子,虎爸狼妈的成功案例只是,也只能是个例。

我想所有的孩子们也希望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而不希望母爱如洪水,父爱似山崩。

以上。


叫我孙小猴


我不认同这一方式。“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由来已久,是典型的中式教育方法。可以说是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家庭,甚至至今还荼毒着一些偏远地区的家庭。

随着中西方文教育理念的融会贯通,社会逐渐认识到,棍棒教育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批评指正作用,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换言之,棍棒之下不仅不易出孝子,反而更易出逆子。

1.家庭氛围影响很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庭里待的时间很长,你是怎样的父母,你有怎样的言行举止,都会耳濡目染传递给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品行的塑造影响很大。试想一个家庭如果父慈母和,谦恭礼让,孝敬家里老人,孩子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自然会发自内心的继承父母的优良品格,主动孝顺父母。

2.父母受教育程度

一般来说,家庭里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的频次则越低。

因为这样的父母,他们更明白自身在孩子面前的榜样形象。采用棍棒教育对付孩子,换个层面看,更是对自身管教孩子的缺失。教孩子懂道理,比用棍棒呵斥孩子认错有用得多。

3.孩子是受害者

不管从哪种角度,孩子作为未成年人,都是属于受害者。适当的惩罚教育可以理解,但长期的棍棒教育,只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对自我开始否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会受到打骂。恩威并施,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选择。


一知小雨


因爱之名的暴力也是暴力,所有的暴力,都会留下心灵的暗影。愚孝不如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由衷的真爱。



明知百鸟朝凤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源于以前的教育方式,父母对于孩子严厉些会积极孩子,但前提是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个时代是百善孝为先,认为父母的说的话都是对的不能忤逆;但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发达,思想进步,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促进孩子教育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孩子更加叛逆,反而会顶撞父母。所以要采用符合适合孩子性格特点的教育方式,当然有时还是需要严厉一些,但绝对不父母的话太过于严厉,还是要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风骚大当家


我不认为这个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好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对性格柔弱,智商一般的人管用,而对性格倔强,智商较高的人适得其反。


3元2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以前的时代。

现在,这个方法不可行。

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来硬的,只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

应该用心去沟通,去理解孩子。

每个人,年少时都会有迷茫。

身为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当成朋友。


满慢儿


古人说的话肯定有一定道理。我认为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不是发自内心的孝,是一种带有暗示性的孝。真正的孝是出于本能的,是潜意识的。


小关杂记


我不认同这样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大人,家长做好表率,传统文化,孝道传承需要我们家长以身作则,家长有了孝道!孩子也逐渐学习,加上孝道的疏导!


无洺哥


道理可有几百种,只想说几个真实的例子。郎朗的父亲那叫一个严厉,小时练钢琴,不认真偷懒,那是大皮带的伺候的。而李云迪那可是耐心又耐心的父母陪教出来的。

张一山可是小时因太皮,妈妈的大巴掌那是经常来到他的脸上的,而杨紫那可是父亲宠出温心成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