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又到一年3.15,你不維權,權不維你。


受疫情影響,和房子有關的線下維權少了很多。不過,喜樓君還是收到了一份來自業主的“哭訴”,千萬“頂豪”綠地海珀雲翡,交房後卻發現“一梯一戶”變“兩梯兩戶”,“設備間贈送5-6平方米”的承諾無法兌現,網籤遙遙無期等問題,綠地描繪的“頂豪夢”終成泡影。

自去年底,業主進行了不下十次的維權交涉,如今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仍有部分業主無法簽字收房。

以商辦項目聞名的綠地集團此前在北京住宅市場上並未有太多出彩表現,海珀雲翡則是其在北京開發的首個TOP繫住宅產品,曾經備受市場期待。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綠地海珀雲翡


“一梯一戶”變“兩梯兩戶”

贈送面積“消失”


海珀雲翡項目的一名業主爆料稱,他在2017年購買了該項目的一套兩居室,主要看中的就是高端化和私密性。“當年北京的新房幾乎沒有宣傳兩居室一梯一戶的,而綠地項目公司的銷售人員卻將這個點作為主要賣點。可如今交付的房子卻是兩梯兩戶,雖說電梯數量不變,但是完全沒有當初承諾的私密性。”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海珀雲翡項目的宣傳賣點

在項目宣傳視頻資料裡,“一梯一戶專享5平方米電梯廳”是綠地海珀雲翡項目著力宣傳的亮點。視頻裡的資料出處為海珀雲翡項目官方微信公眾號,而再次搜索該微信公眾號時發現,當年的宣傳資料已經消失。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實際交房為兩梯兩戶

除了電梯配置的更改,多個業主表示,海珀雲翡項目還存在“贈送面積消失”的問題。


在2017年購房時,綠地項目公司曾對業主承諾,西邊戶業主可獲得5-6平方米設備面積的免費贈送。但在實際成交中,這5-6平方米卻被開發商割去了2平方米放置空調等設備。


業主無奈表示,“當年西邊戶兩居室比中間戶貴了近20萬元左右,但我看中了這部分贈送面積以及房間朝西和朝北的窗戶才決定購買。誰知道如今的設計導致房間朝西的窗戶被擋住了,贈送面積也少了。”


“贈送面積消失”的問題涉及海珀雲翡項目一期西邊戶業主,而“電梯配置的更改”涉及海珀雲翡一期全部兩居室業主,共計64戶。今年1月,項目陸續交房,業主多次和綠地項目公司協商項目賠償問題,但至今沒有定論。


另有業主透露,海珀雲翡項目銷售人員曾承諾,購房者交付20%首付款後就可以進行網籤,然而在2018年9月按約定交付20%首付款後,網籤卻遙遙無期。“我曾多次致電項目客服催促網籤進程,但他們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我現在必須和他們解除協議。”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認購協議中寫明“購房者交付部分首付款後可進行網籤”

另外,綠地項目公司給業主們提供的認購協議,均未蓋章,也無法人的簽署,這點從法律角度是否有效,也將存疑。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綠地”系公司現信用危機


時間回溯到2016年2月23日,綠地以總價52億元連下大興黃村鎮和生物醫藥基地兩宗地,成為當日最大贏家。

其中,眼前綠地海珀雲翡所在的大興黃村地塊吸引了包括旭輝、葛洲壩、龍湖首開聯合體、融創等在內的9家競買人同臺拼搶,最終經過76輪廝殺,綠地以總價39億、配建1.5萬平自住房的條件成功拿下,溢價率43.5%,樓面價達到4.7萬元/平方米,毫無懸念衛冕大興區域單價地王。

彼時,據業內人士分析測算,本地塊的樓面價超過了區域內所有在售物業售價,是名副其實的地王,按照樓面價預期售價高達10萬+。

事實上,從目前主推的135、158平米三居戶型來看,均價76000元/平方米,這個價格顯然遠遠沒到10萬/平方米的預期。


企查查資料顯示,綠地海珀雲翡項目負責公司是北京綠地京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京翰),其背後的兩大股東正是當年成功升級為大興“地王”的綠地京城置業(佔股70%)和綠地京華置業(佔股30%),而這三家公司又都是綠地集團的間接全資子公司,且法定代表人都是潘偉。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企查查相關資料

關於綠地京翰,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家2016年3月4日剛成立的公司一直“麻煩”不斷。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綠地京翰曾於2020年1月3日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法院為北京市大興區法院。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北京綠地公司涉及的法律糾紛共有十餘起。


除了幾個廣告公司索賠廣告費用外,已經有幾名業主因海珀雲翡項目糾紛將綠地京翰告上法庭。例如,原告晏琰與綠地京翰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綠地京翰十日內退還晏琰認購款232.4462萬元並支付利息。


而綠地京城置業和綠地京華置業兩家公司也是負面新聞纏身。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綠地京城置業曾兩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綠地京華置業曾七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此外,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綠地京翰、綠地京城置業、綠地京華置業三個公司的共同法定代表人潘偉曾被北京市順義區法院、北京市密雲區法院、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等多次限制高消費。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企查查相關資料

與此同時,同樣以潘偉為法定代表人的北京綠地京緯置業有限公司、北京綠地京創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綠地”系公司還因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相關信息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綠地”系公司多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可見這些公司在合同履約、資金劃撥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由此產生的信用危機會嚴重影響綠地集團的企業形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依據此款法律條文,作為獨立法人的潘偉,或將面臨法律風險。


北京綠地多次遭住建委處罰


據瞭解,海珀雲翡在取證銷售方面也頗為“坎坷”。其中,因拖欠退房款,被大興區建委、大興區工商局約談多次,暫停其預售證累計長達一年之久。


海珀雲翡施工現場甚至還發生過火災,北京市住建委網站顯示,2018年4月27日14時35分左右,海珀雲翡1#自住型商品房及配套等6項工程,工人在項目3號樓七層西側氣割作業時,火星掉落引燃地面防塵網發生火情,過火面積2平方米,無人員傷亡。


該工程建設單位為北京綠地京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單位為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北京賽瑞斯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建委對各單位進行了全市通報批評。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此外,早在2017年5月,由綠地集團北京京緯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密雲綠地朗山商辦項目也因無證售房,涉嫌違規宣傳“商改住”,被北京市住建委重罰。

3.15 | 大興綠地“頂豪”風波再起 項目法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費

世界500強身份 綠地的“尷尬”


2019年,綠地集團房地產業銷售3880億元,未能達成此前制定的4000億元目標。


綠地的壓力貫穿了去年整年,尤其在營銷端顯露無疑。例如,去年10月,報道稱“綠地湖南強制要求其員工買房”,湖南綠地員工被要求12天內完成購買一套房產的任務,不完成者將被除名。

此前,綠地杭州“一房三賣”被當地住建局約談也鬧得滿城風雨,以及綠地在武漢、西安、鄭州等多城的項目爆發大面積維權,綠地的信任危機愈演愈烈。


今年1月8日,綠地在上海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張玉良表示:


“很慚愧,綠地的股價被資本市場嚴重低估了,和我們的企業真的是不匹配。”


那麼,面對業主掏空家底購房,卻無可奈何一次又一次維權,綠地交付的所謂“高端產品”,是否又和世界500強的身份匹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