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文化 助力疫情防控

3月17日是中國國醫節,中醫作為我國的“國寶”之一,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將中醫藥及時應用於預防及診療的全過程,中西醫結合多措並舉,西醫學精準的檢測和重症醫學救治與中醫藥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辨病論治、辨證論證雙管齊下,有效降低了輕症患者轉為重症、危重症的發生率、提升了治癒率。

海慈醫療集團作為市級定點醫院,在疫情防控中積極發揮中醫特色,中西醫措施並舉,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致敬國醫節|傳承中醫文化 助力疫情防控

今天上午我們連線援鄂醫療隊國家級重點專科肺病診療中心胡海波副主任醫師,據他介紹自2月10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監護病房開展救治工作以來,自己所在的青島市醫療隊二隊中藥顆粒劑用量最多,參與率最高,達到100%,參與救治的各醫療隊很重視中西醫結合治療,重視發揮中醫藥作用。青島醫療隊成立了中醫藥專家小組,由陸學超主任醫師任組長,胡勇副主任醫師、胡海波副主任醫師任組員。他們發揮專業優勢帶領專家組成員對50位病人進行詳細查房和信息採集,立足於臨床,依據中醫臨床四診信息,按照中醫辨證思路,制定中醫相關信息採集表,分層制定中醫藥方案,3-6天評估病情,調整方藥,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截止目前病區無一例死亡病例,沒有一例新冠肺炎轉化成危重症病例,病區患者整體呈現向好態勢。

致敬國醫節|傳承中醫文化 助力疫情防控

據國家級重點專科針灸推拿康復中心劉立安主任介紹,他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工作已有37年,科室自2000年發展到現在,已有兩個病區,90多張床位,作為青島市規模最大的高水平專業康復中心南院區即將開診,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中醫針灸、推拿、拔罐等傳統特色療法受到患者青睞。在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診療秩序的同時,針灸科每天門診量70餘人次。

致敬國醫節|傳承中醫文化 助力疫情防控

青島市重點學科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介紹,科室自2015年擴建以來,加之國家對中醫的重視,前來就診的人群越來越多,患者由老年逐漸過渡到中年、青年,中醫逐漸被市民認可和接受。治未病科積極探索中醫治未病的新思路,作為青島市最大的治未病科,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的中醫預防理念,針對中醫體質偏頗人群、亞健康人群、病前狀態人群、慢性疾病需實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其他關注健康的特殊人群開展膏方、督灸、臍療、耳穴貼壓、穴位貼敷、中藥燻蒸、穴位埋線、皮內針、浮針、紅外理療、拔罐、藥罐、刮痧、蠟療等中醫特色療法。

在治未病科候診區,30歲的劉女士正在向醫生諮詢病情,談起中醫,他們全家都是中醫藥的粉絲,在就醫的過程中,她最大的感受是中醫藥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面比西醫更有優勢,因自己患有失眠、胃腸功能不調等多種慢性疾病,去過多家醫院檢查治療都沒有好轉,經朋友介紹到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就診後,服用中藥2天后自己的睡眠就有了改善,中醫藥解決了她的老毛病,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質量。

致敬國醫節|傳承中醫文化 助力疫情防控

名中醫專家坐診 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一場疫情聯結世界,一縷藥香注入信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介紹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說,“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經驗,應該是中國方案裡的亮點。”疫情仍未結束,警惕一刻不容放鬆。無數醫務工作者仍奮鬥在一線,數名專家遠渡重洋,用中國醫術、“中國經驗”繼續與病毒抗擊,在屬於他們的節日之際,讓我們向所有醫務工作者道一聲謝謝,春暖花開時,盼你平安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