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你好,這裡是BIMBOX。轉眼三年過去了,我們又和大家一起活過了一年。

上面你看到的視頻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夥伴的自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我們的一個問題:搞BIM的這三年,你有哪些變化?

三年的時間,他們有的從講師轉向了研發,也有的從場外觀眾變成了主場帶隊;有的從小鮮肉變成了油膩叔,也有的人失去了曾經濃密烏黑的頭髮;有的評上了高級職稱成立了專委會,也有的從施工現場搬到了5A寫字樓;有的還在為學習而迷茫,也有的實現了彎道超車;有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有的找到了一生所愛。

他們中的大多數和我們之間並沒有太多直接的交集,就靠著慢慢積攢下來的200多段視頻、100多萬字和十幾個微信群,彼此在心裡有個落腳的地方。

看完這段視頻,我們自己也是感慨萬千,三年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但在這個時候,我們不想談什麼理想和堅持,想給你談談向陽花,還有關於生活的真相。

1

過去一年很喪,對幾乎所有人來說都是這樣。當我們滿懷希望迎來新的一年,發現去年簡直就像天堂。

無論那些宏觀經濟學家如何告訴我們形勢大好,也無論那些打雞血的前輩怎樣重複努力就有回報,我們每一個人的感受都是真實的:過去這一年真難,未來的一年,可能更難。

春節前某個晚上,我和幾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約了場酒,一直聊到地鐵停運,從北城趕回南城,只好叫了個滴滴快車。

師傅是個年輕的小夥,上車閒聊幾句,不是專職當司機的,年底了,晚上接點私活貼補家用。

再一深聊,原來是幹設計的,還參與過北京地鐵的設計。我問他知道BIM嗎?他說知道,院裡在搞,但具體不瞭解,我也就乖乖住了口,把話題拉回到司機身上。

院裡今年回款不好,年終獎泡湯了。老婆懷了二胎出不了門,年底親戚和小孩的紅包一點也不能少,壓力擺在那,就出來跑活兒。

我說,有個公眾號專門替拿不到錢的設計師打抱不平,你知道嗎?

他說知道,但不想捅那麼大,錢可以年後再拿,工作不想丟了。

一天能掙多少?我問他。

好的時候一天七八百,差了有個四五百,掙這一個月,過年夠了。

兩個人的對話很愉快,沒太多抱怨,下車的時候結了賬,126塊錢,我們互道新年快樂,從此兩別。

沒有悽慘悲壯,也沒有奮發向上,在大多數的時間裡,一個人想辦法邁過一個坎,這就是生活真實的樣子。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人會被環境憋死嗎?不會的,取決於環境對於你來說有多大,事兒把你逼得有多絕。

晚上去開滴滴快車,對於三年前的我們來說,似乎不是一個選項,所以那時候似乎覺得沒有選擇。

其實有選擇,永遠有選擇。

2

2018年11月,幾位老夥計坐在北京南五環一家麻辣燙店裡,那天,我養著的薩摩就在隔壁的寵物店做手術,手術加醫藥費5200塊錢。團隊的賬上還剩下不到1萬。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我們一邊吃著麻辣燙,一邊商量著,下一年是各奔東西,還是再撐一下。

幾杯酒下肚,大家說:不行,還得撐撐看。

就在那天,我們決定退掉幾十平米的辦公室,扎到熊仔的自如房裡辦公。離開的那天,看著每一寸牆、每一塊地毯都是自己設計的辦公室被搬得空空如也,開開還哭了一鼻子。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那年春節前一個月,我們一直熬到大年三十晚上九點多,靠清流酒、族課程和PPT教程,撐過了最冷的一個冬天。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一年之後,我們從那套自如房裡搬出去,回到了一個正常的辦公室,在2018年的創業死潮中活下來了。

也許你以為我在憶苦思甜,準備大談堅持。不是的,我想說,世界從來沒有自來水一樣的公平,這就是它全部的真相。

當你面對真實的生活時,並不會有全局的視角去深謀遠慮,只會想怎麼辦,我能做些什麼。也正是在這時候,你發現其實原來從沒想過的事,也會去做。

所謂計劃,是有了成績之後才做的事後總結。

春節的時候,群裡的一位老友突然和我說:

準備開副業了,以前看不上這種事,一個月7K是真事,再不賺錢,老婆本要花完了。

春節過後,也有另一位老友給我打電話:

疫情這樣,在家憋得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了。

在他們各自的至暗時刻,世界並沒有因為主觀的努力而善待他們。

如果那年的幾個教程沒有賣夠大家的過年錢,我們會為了把這件事撐下去,出去開滴滴快車嗎?不知道,不在那種抉擇的關頭,一切的事後說辭都太理想。

有時會聽到一些朋友說:哎,我沒辦法,沒得選啊。其實有得選,只是你還沒站在那個路口。

3

去年年底,讀了一本《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裡面有一個概念戳了心:苟且紅利

什麼是苟且紅利?何帆這樣說:

為什麼中國會有那麼多的苟且者?因為很多人一開始就想著幹一票就走;很多人只想抄襲現成的東西,沒有創新的衝動;很多企業琢磨的是如何把消費者當成「流量」,當成「韭菜」,沒有用心去體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這種普遍的苟且很多人去批判,卻很少有人把它當成機會。

在中國,假如你努力,總能做到60分;如果你態度端正,那就能做到80分;假如你還有天分,那可以繼續做到100分。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100分,但從60分提高到80分,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中國最大的紅利不是人口紅利,也不是後發優勢,而是苟且紅利。

苟且紅利就是:當大多數人覺得「這樣就差不多了」,只要你認真一點點,就有機會。

那時候粉絲量快到10萬了,每天幾百條消息,但我們還是每條消息都一個字一個字敲鍵盤迴復。後來對方說,當時特別詫異,居然一個公眾號是有活人回覆的。

我們的文章會引用一些東西,但有一條規矩:哪怕是政策原文,也要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敲進文章裡,絕不粘貼。原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發佈了通知」,一定要寫成「最近住建部發文」才能讓人讀起來更舒服。

一個新聞出來,一款軟件發佈,我們深知搶個全網第一最好撈流量,但還是四處託關係找人,打聽新聞背後的事兒,申請軟件的試用,再花一個禮拜時間把東西寫出來。

每當留言誇獎我們厲害時,總是心有羞愧。沒啥厲害的,厲害的都是我們認識的那些人。我們僅僅是把寫東西、連接人這件事,做得更較真兒一點。

這種較真,我們能在很多小夥伴身上看到。雖然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上,它不一定能帶來某種肯定的答案,但它是一束從漆黑森林的東方角落射來的光亮。

4

苟且的對面是認真,當你認真的時候,要做好準備被苟且的人嘲笑。

做一件事久了,你就會經常遇到一件讓人惱火的事兒:當你付出100%努力的時候,總會有那麼個人出現,精準的挑出其中1%的錯誤來,然後補一句:你這樣還不如別幹。

這讓你啞口無言,一股無明火窩在胸口。

當你辛辛苦苦做了一段動畫發到朋友圈,他肆無忌憚地評論,你的材質調得真醜;

當你花了半個月準備了一個技術分享,他會說早見過比你牛的了;

當你堅持了一個月英語學習打卡,他會說,你努力半天還是有單詞拼錯了。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善意的指點和惡意的否定,你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惡意的人不是在認真挑錯,只是希望自己平衡一點。他要的不是你的憤怒,而是要向自己證明:沒付出時間去做那件事沒關係,反正做了的人也會犯錯。

希望你遇到這種事的時候,心裡能想清楚,你另外付出的那99%。別人可以用1%的錯誤去抹平它,但請你千萬不要被帶了節奏,忘記那有價值的99%。

他贏了這場爭論,你只需要道謝,然後繼續往前走。幾個月後,你不會感謝他,也不會記恨他,你甚至會忘記那場爭論,因為那對一段人生來說真的不重要。

他的潛臺詞是:「你做到這種水平,還不如不做這件事。」

你的回答應是:「水平不夠,後邊會改,但這事兒我還得接著做。」

如果所有人都能彼此認同,那這世界上就不存在苟且紅利了。

批評一件事太容易,做一件事太難。所以批評的人才會爽,做事的人才會委屈。而也正是人們更願意選擇去做容易的事,才把空間留給那些那些起點差一些的人。

當年郵電部變革的時候,第一次郵政和電信分家,絕大部分有關係有能力的人都選擇去了郵政,因為當時電信還太小;第二次變革是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分家,由於同樣的原因,還是都搶著去有線通信那邊。

現在我們知道那少數人選對了,但事實是:選對的人並不是看準了趨勢,他們恰恰是因為沒有根基、被逼無奈。

被逼無奈的人本來是不配好好生存的,他們活下來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世界真的很大,總有一個水窪,被那些聰明人不屑涉足,才留下來給他們生存。

所以我們說這些,並不是想讓你代入自己,回想自己的選擇有多英明決斷、堅持有多偉大壯烈。

恰恰相反,我們希望你知道,我們大多數人所處的行當,還在黑暗中摸索,那個人人唾手可得的數字時代還沒到來。

我們希望你看清自己有幾斤幾兩,夠不夠格和那條件優越的人去搏一個看似人人平等的機會。

如果你的回答和我一樣是「不,我不夠格」,那麼我希望你知道,你唯一的資本,就是在一處無人踏足的水窪,比別人認真一點點。

這是這個糟心的時代,留給普通人最後的一點紅利。

當花圃裡擠滿嬌貴的海棠,你只能奮力生長在糞土之上。但別低頭,你要和他們看向同一個太陽。

感謝這三年你的每一次點贊、打賞和轉發,謝謝。歡迎你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需要一點力量的朋友,也讓我們看著文末那小串數字開心一笑吧。

我們為每個朋友準備了些福利,包括課程優惠,還有測試你絕緣體質的撞運抽獎,價值幾千的禮物,要不要再碰碰運氣?下面的二維碼是活動入口,祝你學有所得,抽獎好運。

搞BIM這三年 | 生於泥土,請直視太陽,BIMBOX三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