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縱觀華夏五千年,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興亡史,興衰治亂總是週而復始地循環。在這部興衰治亂的中國史書中,有一種人總是頻繁地出現,並且往往會被被史官們濃墨重彩地記上一筆,她們就是所謂的紅顏禍水。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妲己

夏朝有妺喜,商朝有妲己,西周有褒姒,每一個滅亡的王朝背後總是站著一個禍國殃民的紅顏。對於這些紅顏禍水,史書上總是不惜筆墨。例如妺喜,史書上說“有施妹喜,眉目清晰。莊霓彩依,嫋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

如此美貌的妺喜將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迷惑的團團轉,和她日日淫樂,夜夜笙歌。妺喜喜歡看人在大的酒池中飲酒,夏桀便為她建造了可以滿足三千人一起飲酒的千古第一大酒池;妺喜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 夏桀就讓宮女每天撕裂大量的絹帛。

妲己,《史記》記載:紂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身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妲己惡毒至極,發明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將其燒死。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妲己和紂王

褒姒,史書上說褒姒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匆忙趕至,卻發現並非寇匪侵犯。褒姒看到後,果然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後來犬戎真的來攻打西周,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以為又是騙局,沒有一個前來。犬戎最終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而且更神奇地是,古人不僅將妺喜、妲己等女子冠上禍國殃民的帽子,還將她們妖魔化,將她們與狐狸精的形象聯繫起來,封神榜一出,妲己就變成了九尾狐,再也甩不掉這個帽子。

為什麼中國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推卸到女人頭上,還專門贈一詞紅顏禍水。夏滅怪妺喜,商亡怨妲己,西周滅亡說成褒姒一笑;就連後來的安史之亂葬送盛唐,也怪罪到楊貴妃身上。古人為什麼麼會如此呢?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褒姒一笑

首先,男尊女卑思想作怪

本來中國歷史上,女性曾經佔據過生產和生活的主導地位,但在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轉變中,女性逐步由主導變為男性的附庸。隨著古代文明的發展,女性的地位反而日漸下降,中國封建社會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男權社會。

在男權主導的社會中,古人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關於性別歧視的的哲學觀,讓男尊女卑和重男輕女的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古人還專門制定了女性的行為規範,來框定女性從屬於男性的地位,例如三從四德和夫為妻綱。從此以後女性就被排斥於公共領域之外,成為歷史長河中失聲的群體,只能任由男性抹黑和栽贓。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楊貴妃和唐明皇

每個王朝的衰敗滅亡,總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面對這個沉重的歷史責任,士大夫們都喜歡甩鍋,推卸責任,他們的傳統觀念就是把亡國的責任歸結到女人身上,即所謂紅顏禍水。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至於所有亡國的君主,都要把其責任歸結到他的后妃身上。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唐朝的楊玉環還有明末的陳圓圓等都被後人稱為紅顏禍水。他們認為是這些女子空有美貌,只知迷惑君王,使君王不理朝政,日夜與之嬉戲,導致朝政衰落,家國滅亡。

實際上都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怪罷了,王朝的興衰滅亡和女人又有什麼關係呢?明明君王昏庸,大臣無能,才導致王朝滅亡的,為了保留男性尊嚴,竟如此卑劣、搞笑和無恥地將所有罪過歸咎於地位遠不如男子的女性。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楊玉環

我們以唐朝的安史之亂為例,很多古人都將其怪罪到楊貴妃身上,說因為她的迷惑,唐明皇才會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最終導致叛亂爆發,使得盛唐中衰。而實際上呢?安史之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唐朝土地兼併,致使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逃亡殆盡,大唐腹心空虛。再加上唐明皇好大喜功,頻繁發動對外征戰,致使邊鎮將領做大,最終導致王朝內空外重,被叛軍一擊而下。

而且唐明皇在張九齡當宰相時,就開始沉溺於享樂,張九齡也是因為直言進諫被罷相的,當時楊玉環可還是他的兒媳婦,根本沒有進宮,由此可見唐明皇便昏庸和楊貴妃一點關係也沒有。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楊貴妃被逼自殺

所以說將國家衰落和滅亡的責任怪罪到女子身上,根本就是男性推卸責任,是無恥而又滑稽的。其實歷朝修史的史官們也明白這一點,只是出於男尊女卑考慮,默認了這個男權社會下的潛規則,時代的悲哀,女性的悲哀啊。

其實男權社會,男子還幹了很多無恥的事情,例如和親,從漢到唐,再到滿清,和親總是不斷出現,昭君出塞的悲哀一直在不斷重演。男人無能的時候總是把女人拿來做祭祀的犧牲品,將國家安全寄託在弱女子身上,豈不可笑。

其次,為君王掩蓋過錯

中國古代的皇帝被稱為天子,上天之子,講究“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也就是說天子是不能犯錯的,縱然天子有錯,也是身邊的奸逆之人誤導。所以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亡國之君身邊總有奸臣和姦妃,例如唐明皇身邊有楊貴妃和楊國忠,紂王身邊有妲己和費仲等,他們都是君王亡國失社稷的背鍋對象。史官之所以這樣記載,都是在為君王掩蓋過錯。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妲己

我們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為例,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官方自然要討論得失,為這場叛亂定性定責,以安定天下受創的人心。唐朝皇帝肯定不會讓史官將叛亂的責任按到唐明皇頭上,這樣會動搖大唐皇室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但又必須找人來承擔這個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專寵後宮的楊貴妃就很合適。她美色過人,迷惑君王,是典型的奸妃,她的哥哥楊國忠貪汙腐敗,是奸相,兄妹組合正合適。唐明皇當然是因為年紀大,被她們引誘犯錯的。

縱然是紂王這樣的亡國之君,新生的周朝在為他寫史時,也要將紂王的很多罪過,說成是妲己迷惑之下,才犯下的。周王朝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紂王雖然是前朝之君,但畢竟也是天子,如果將紂王說的太過不堪,會動搖天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神聖的地位,不利於周朝的統治。在維護“天子”的神聖性方面,所有的君王利益都是一致的,看法也都是一致,天子不能有錯,錯的都是臣下,錯的都是禍國殃民的後宮女子。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紂王

最後,警示後世君王

史官之所以把王朝滅亡的原因栽贓到女人的身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讓以後的君王以史為鑑。女人雖然不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走向,但的確也會影響到君王,例如唐高宗寵愛武則天,最終導致武則天篡位登基,幾乎覆滅了大唐社稷。很多人肯定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他們總是拿女人當藉口,就是想讓君王不要太迷戀女色。

我們現在看到的紂王寵妃妲己的罪行,例如唆使紂王濫殺無辜、建酒池肉林、行炮烙之刑等,最早是出現在西漢劉向所寫的《列女傳》中,此書第一次記載有“妲己嬖倖於紂,妲己之所以譽貴之,妲己之說憎誅之。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妲己

後來的《漢書》明確解釋,劉向之所以在烈女傳中杜撰妲己的滔天罪行,都是因為劉向目睹了當時皇帝漢成帝沉溺於後宮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荒廢國事。根據史書記載,趙氏姐妹受寵於後宮,趙飛燕據說可以掌上起舞,趙合德被成帝喚作溫柔鄉,成帝終日與姐妹二人在宮中嬉戲,夜夜笙歌,不理朝政,致使漢朝國事日益敗壞。

劉向對此深感痛心,認為是因為趙飛燕姐妹魅惑漢成帝,漢成帝才會變的昏庸無能。所以劉向才寫列女傳,向漢成帝規諫,說明賢婦可以興國、妖婦則會亡國的道理。所以他才會列女傳中,痛斥那些邪惡的女性形象,導致國家滅亡。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在列女傳中瞎編亂造,將紂王的許多惡劣行徑轉移到了妲己頭上,妲己被塑造成一個狐媚君主,心狠手辣、以殺人為樂的邪惡妖妃形象。

紅顏禍水的悲哀: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怪罪到女人身上?

趙飛燕

劉向開了這個頭以後,後世史官均紛紛效仿,他們通過誇大或者捏造,所謂紅顏禍水迷惑君王,導致國家滅亡的謊言,來警示後世君王,希望君王能夠遠離美色,專心國政。這和大人講鬼故事,嚇唬小孩要聽話一樣。

其實一個王朝滅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政治腐敗,君王無能,說穿了都是因為當政者不作為罷了,都是男人的事情,最後反而無恥地將責任推卸到女人頭上。其實歷史上很多真正女子掌權的時期,例如漢初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北宋的劉太后等,國家治理的都很不錯,只是男子們不願意承認罷了。人嘴兩張皮,豈不是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