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有没有可能一半工厂和外贸企业不用开工干活了?

刘华银mark


对于生活必需品来说,不管有没有疫情,生产还是要继续的,影响并不大,而对于医疗用品来说,疫情反而加大了订单量,所以外贸企业其实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国外客户过来受到限制,但是现在谈生意,完成交易,运输安排通通都是可以远程网络操作,而国内工厂也要就可以复工了,一半停工是不会出现的。


备决而行


珠三角情况不太清楚,就长三角而言,最近我走访的企业和从其他渠道各方了解的情况而言,不算太悲观吧!

其实疫情也不是世界范围内的,美国、欧洲、东亚为重灾区,虽然说涵盖了经济发达地区。但毕竟还有很多地方不受影响。而且即使是受冲击地区,难道不穿衣裤,不穿皮鞋,不开汽车了吗?日常消费品的需求照样存在。

我走访的很多产业都正常开工了,只是由于员工不到位,复产率在五成左右。象汽配、服装、皮鞋等等,传统行业正逐渐正常化生产。

当然,疫情影响肯定很大,但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悲观。随着天气转暖,中国疫情被完全消灭指日可待。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应该也会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相信经济也会慢慢恢复,日渐走好。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在危机中寻求机会、守候机会、抓住机会。



丰北二师兄


我们公司做智能家居的,规模大概100人左右,另外有100人左右的工厂。之前春节时没啥感觉,只是说工厂出货慢一些。这两天突然变坏了,欧洲地区的销售额一季度就做到同期的1/3,北美更加厉害,货都运不过去了,无论海运还是空运。亚马逊FBA基本处于半挂状态,仅有的库存卖完,可能一个月内都会处于没有库存的情况。公司整体可是裁员和降薪,对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来说,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公司,后面一个月会是最困难的时候。


淹没的空气


受疫情影响,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半工厂和外贸企业不用开工干活了?我看差不多了,要不立马学习比亚迪生产口罩、洗手液和防护服等等。

一、受疫情影响,民营出口企业最大合作伙伴西欧多国、美国已经半封国。外贸订单急剧下滑,跨境电商也不容乐观。3月17号,美国亚马逊就宣布除了6个生活必需品、儿童、杂货、医疗、个人护理、科学工业外,其他产品都不能进亚马逊仓库,目前解封4月5号,但是具体4月5号会不会放开难说。意大利基本封国,现在没有任何订单。西欧、加拿大会不会跟进真的真难说。国际航班急剧减少,照这样发展,班轮运输也会减少很多的。要知道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出口为主,还都是民营企业,这个发展下去,一半以上工厂和外企业至少半年内不用干活。要等到疫苗出来,疫苗美国认为研发上市要9月份后,大概率6个月内工厂和外贸企业不用干活。

二、暂时民营企业恐怕全部得转行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等了。卫生纸也不错,澳大利亚人喜欢抢。


刘华银mark


中国不少地方已宣布全面复工,但是,我天天观察小区里停放的车辆: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由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有50%左右的车辆:

怎么趴在原窝不动啊?

地方宣传复工率已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点几,我不知道上班的人是怎么去的?

或许怕车辆尾气污染:都改为公交、骑行或步行了吧?


助人为乐吾本性


有些产业属于锦上添花的,比如餐饮饭店,旅游,也包括外贸,没有这些人们也会生存下去,不至于饿死。现在是防疫的战时状态,人的生存时第一位的,现在最先和最需要保证的是基本生活产品,比如粮食水电气,生活必需品、儿童、杂货、医疗、个人护理的供应,再有就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工业科技工业军事工业。其他的顺其自然吧,现在是做减法的时候,看看什么是基本需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不要总想着做加法,中国几乎为全世界生产消费品的状况本来就不可持续,是错误的路线,正好利用疫情去产能,转移到以内需为主,以产业升级为主,以增加老百姓收入和生活品质为主,而不是在全世界低价竞争销售天量的低端产品。


大东北龙


现在中国的疫情在逐渐平息,国外的疫情在迅速的扩散,对于中国的外贸企业来说,可以开工复产,积极的出口供应国外市场。

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哪里的企业就会受到影响,物资就会发生短缺,依赖进口是肯定的。

前些日子,我国疫情紧张的时候,企业开工不足,现在基本上应该都开工了,但仍有部分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开工。我想这些企业是自身的原因,不能全怪疫情影响。


京漂追梦人


长三角珠三角只是一个代表,没有全国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后面支援,他们能产出什么来,现在全国范围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复产,没有原材料供应,也就纸上谈兵,到现在还没有明确,到底什么时候全面复工,现在外国疯狂入境,郑州事件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短时间基本很难恢复到以前


北地星空


在佛山南海区,怎么跟你们说的不一样,三月初开工到现在,天天上班,加班。跟年前一样忙。唯一不同的是旁边三家卖早餐的现在就剩一家了,其他两家不见开门[捂脸]


奔三的中年蓝人


个人认为今年的疫情对经济影响比较大。至于转行生产口罩等产品,民用的口罩很容易批下来,但应该不能出口。医用的要环评没有个几十万批不下来,头条也有口罩企业主说到300万投进去都还没有开工。所以今年是各行各业都不好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