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分子”也能放光芒

新學期第一天進班,我發現班裡有一個身材“高人一等”的孩子,十分引人注目。接班前,有同事告訴我這個班有一個個子高高的“活躍分子”田田——公然對抗老師是他的“喜好”,隨意進出老師辦公室是他的“特長”。“想必他就是眾人口中的田田。”我心想。

第一次見面時田田正病著,身上沒有力氣,人看著也沒精神,我便仔細給他講解課堂練習,給他足夠的溫暖,力爭在他心裡樹立好老師的形象,渴望他今後不在班裡打鬧生事。

首次見面反響很好,但我後來發現,隔三差五田田就說身體不舒服,向班上學生多方瞭解,才知道這是他應對老師、躲避寫作業的慣用招數。

不久後,田田不僅在我的課上顯現出他的“風采”,還在美術課上與老師鬧矛盾,甚至摔門而出。溫柔相待沒有用,我打算換一種方法,以嚴格要求促使他改變自己。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嚴格要求並沒有讓他變得自覺,反而激起他強烈的反抗情緒。

於是,我又與所有科任教師溝通。多管齊下,總會有用的。可田田脾氣擰得很,教師越嚴厲他越反抗。我這才看清楚,板起臉來也不是好辦法。

無奈之下,只好家訪。通過與田田父母交流,我發現田田是一個愛看書、愛打籃球的孩子,而且有一肚子的奇思妙想。家訪結束後,我佈置了手抄報的作業,想試一試他。結果田田的設計獨特、角度新穎,我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了他。從來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只會挨批評的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看來,他還是很在乎大家對他的評價的。課後,我又與田田聊了很多,先是列出他的種種優點,又跟他說了許多我的教學故事。慢慢地,他開始信任我,言語上也不再排斥我。我承諾,如果他能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言行,認真做事、好好學習,我每週傳授他一個學習秘訣,並幫他實現加入校籃球隊的願望。如果他做不到,就每天罰寫一篇作文。

田田果然表現好了,不僅在我的課堂上,其他科任教師也說,田田課上認真學習就像變了一個人。至此,我們決定深化“合作”,如果田田每天都能按時完成各科作業,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他中午可以打半小時籃球。

接下來的兩年,田田的學習成績提高了,成了遵守規則的好學生,還如願加入了校籃球隊。每次他有比賽,我都到場觀賽。在這樣的“特殊關照”下,我與田田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係。

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年,田田所在的校籃球隊參加區級小學生籃球賽並一舉奪冠,田田得到了校長的點名表揚。那一刻,我很感動,但更多的是自豪,不為自己,而是為田田。去年,田田順利升入初中,還爭取到了班長的崗位,繼續綻放自己的光芒。

作為老師,我們會遇到很多田田這樣的孩子,用靜待花開的心態,從心靈深處去認識他們、瞭解他們,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理解和寬容,才是遵從了為師的本分,才能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天地實驗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18日第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