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异兽,你知道有哪些已经被证实了?

可能大家最早对山海经的印象来自于初中的一篇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还有一个号称国漫崛起之作的《大鱼海棠》,它的灵感来自庄子的《逍遥游》,而它的世界背景来源于《山海经》一个更加宏伟庞大的世界。下面就具体说说山海经吧!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1、鹿蜀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

有人认为,鹿蜀其实是霍加狓,一种20世纪初才在非洲森林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至于中国古人和生活在非洲森林里的霍加狓之间的故事,还是个迷。

2、旋龟

《山海经》原文: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海经》译文:水中有众多暗红色的龟,形状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名称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愈脚底老茧。

平胸龟,又称鹰嘴龟,大头龟,鹰龟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是我国淡水龟中最特殊的一种,已经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3、类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人们吃了它的肉就不会生起嫉妒之心。

“类”就是斑鬣狗,是因为其生殖器构造比较特殊,古人猎杀交配中的斑鬣狗时,往往错以为它们是雌雄同体。

4、狸力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说明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土豚外形像猪,没有蹄子而且指甲尖利,爪子形似鸡爪。其主要食物是白蚁,而白蚁多出现于江河堤防处,所以土豚常出现在水土工程附近。

5、兕

《山海经》原文:“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山海经》译文: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

“兕”实际上极可能是犀牛。你可能很纳闷:中国本土不是不产犀牛吗?但在先秦时期,中国北方、中原与长江流域都盛产犀牛。

6、鼍

《山海经·中次九经》“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黾,多产鼍。”目前大家都认为鼍就是扬子鳄。

7、当康

《山海经·东次四经》:“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鳝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当 康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衔懿行云:“当康大穰,声转义近,盖岁将丰稔,兹兽先出以鸣瑞。”

今天的人们认为这个就是疣猪,因为中国本土的野猪种群,并没有长牙,而部分学者认为这里说的牙值得是长牙。而疣猪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部,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知道的。

8、犰狳

《山海经·东山二经》: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荆杞。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现实中的这种动物直接用山海经的名字命名“犰狳”,是一种小哺乳动物,与食蚁兽和树懒有近亲关系,用盔甲似的骨质甲保护自己。

9、鹦鹉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鹦鹉。鹦鹉想必大家很熟悉了,只是其名字出自《山海经》眼下依然算是冷知识。

10、九尾狐

《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关于九尾狐,现在大多数观点认为这是对狐狸的神化,或者说这是一种灭绝了的稀有狐狸。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九尾狐其实就是灵猫。

11. 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所描述的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飞鱼吗?

12. “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如飞鼠”东湖山海经中的描述。其实我们现实中生活的鼯鼠。

本文参考搜狗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