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這麼無聊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上癮?

跑步這麼無聊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上癮?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跑步那些事兒,2014 年全國參加馬拉松賽事的人次為 90 萬,到 2016 年接近 280 萬人次,增長率為 2014 年的 211 %。而且,有數據顯示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長,預計 2020 年可達到 1000 萬人次。

  除了馬拉松,我們還能在公園的跑道上看到戴著耳機、穿著裝備齊全的運動套裝的跑者; 也能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顯示著詳細的跑步里程、時間、消耗量、以及點贊數的截屏分享。如今,跑步已經從最開始的一項有氧運動,到後來的全民現象,再到現在成為展現時尚和風格的名片

  這麼多人都在跑步,但你以為它真是一項趣味性運動嗎?

  其實大多數人並不覺得跑步有什麼樂趣,坦白來說它更是一項孤獨且無聊的運動。一個人帶著耳機聽著歌,不斷重複著機械性的動作和有節奏的呼吸,全程甚至說不了一句話。 如果不是某些精神在支撐著,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跑下去呢?

  既然跑步這麼無趣,那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對跑步上癮呢?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曾出版了一本叫《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著作,其中寫道:“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格,就是那種並不覺得一個人待著會很無聊的性情。幾乎每天都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說話,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

  所以,與其說跑步是孤獨的, 不如說它是最接近靈魂的運動。從戴上耳機開始運動的那一刻,彷彿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靜靜地享受只屬於你自己的孤獨。而往往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隱藏在靈魂深處最真實的聲音。

  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輕人,每天坐在四四方方的格子間裡,回著寫不完的郵件,打著掛不斷的 concall ,開著沒完沒了的會議,承受著日復一日的壓力。這時候,你會發現只有跑步是能讓你最快發洩的出口。

  在限定的時間裡,以最大的速度不斷突破自我的極限,也讓壓力隨著每一秒呼吸和每一次汗水的浸泡,消失殆盡。久而久之,你就徹底地愛上,甚至是痴迷於這項減壓運動。

  奔跑不單是一種消耗熱量的運動,更是生活態度的體現。 跑步時,我們需要不斷突破自我,接受全新的挑戰,才能知道自己的極限所在; 跑步時,我們需要忍耐和堅持。 剛好,這些也是人生道路上所不能缺少的。

  當然,還有很多人選擇跑步是為了強身健體、減肥塑形。畢竟,在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後,也只有通過跑步來消耗“貪吃犯下的罪”了。

  答案是肯定的。不信你來看看紅透時尚圈大半邊天的當紅炸子雞、超模 Bella Hadid 的各種跑步 look ,如果這都不算時髦,那我只能說你眼瞎了▼

  1000 個人心中有 1000 個哈姆雷特,那麼,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應該要跑”的理由。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跑、商界精英在跑、體育愛好者在跑、連走在 T 臺上的模特也在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