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1疫情下的教育现状

一场新冠状病毒疫情打断了人们以往平静的生活,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工厂停工、商场停业,每个行业都处于紧绷状态,

特别是教育行业,一次又一次上热搜,备受社会关注。

受疫情影响,所有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暂停,多数学校延迟开学间,孩子的学习状态进入了暂停模式,无声的压力下,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了些许的担忧。

有人说线下教育虽不能照常进行,但线上教育依然可以满足孩子的求学需求,多数学校也都实行“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教学,来保障学生的学习。但殊不知,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没有教室的束缚感,孩子也少了学习氛围,大多数孩子在家中躺着学、趴着学,甚至玩着学着,特别容易走神、状态不集中,导致学习效率很差。

因为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加上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没学好,还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感到很崩溃,所以因为网课事件,惹的不少家长进行投诉。

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疫情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疫情已成事实无法改变,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疫情下,我们应该在教育上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又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

2实现教育关怀

无疑,教育是社会和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对于疫情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学校可以放假,但家庭教育不应该间断。那么疫情下,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2.1转换“书童”陪读角色

家长应主动转换成孩子的读书玩伴,起到陪读和监督的作用,让孩子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学习,增加学习的乐趣。

家长应作出表率,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各自的计划,同时做到严格执行、相互监督,如果因为拖拉或者某些原因没有及时完成,要接受适当的惩罚,比如做家务等。

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陪伴孩子早读、关注学生群老师布置的任务及上课情况,担任起监督和催促孩子做作业的任务。

2.2激励孩子

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学习,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给予相应的奖励,来激励孩子更好的学习。

借助“偶像”带来的力量。在孩子的世界里,汪汪队、艾莎公主都是神一样人物的存在,家长可以借助孩子偶像的力量来激励孩子完成学习,如果孩子没有偶像,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目标偶像,吸取偶像正面积极的力量,让孩子更勇敢、更努力。

3.3学中有玩

除了学习的任务之外,还要给孩子安排一些其他的活动,以做到有序的生活。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启亲子陪伴模式。陪孩子一起做运动,比如做仰卧起坐;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拼乐高、搭积木;陪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一起做一道甜品,一起创造一个工艺品等。

3疫情下如何重塑教育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不教的就是不重要的,其实我们有太多的教育需要传授给孩子。

疫情下,我们更应该重塑教育,拓宽孩子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把除课本之外的教育和思考传递给孩子。

3.1生命教育

这场疫情的报复,给人类带来了惨重的代价,家长大可诚实的告诉孩子这场灾难的发生,希望这场惨重的教训能让孩子真正的明白人和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让孩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此外,更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疫情期间,众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勇士”,奔波忙碌在一线上,就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让孩子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3.2健康通识教育

家长及早的给孩子普及一些健康通识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独立,也能让孩子保持必要的冷静。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应该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戴口罩、增加免疫力,提高自我保护和生命安全意识。

如果认为这些知识比较枯燥,我们可以在孩子平常看动画片或者陪孩子玩耍的时候,用通俗的话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

3.3责任教育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正能量的人,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钟南山老先生夜以继日的工作,累弯了腰,熬红了双眼。

还有无数医护人员自愿请战,披甲上阵,坚守在一线岗位,以给大家更好的安全保障。

做好这2件事,孩子顺利度过疫情教育危机,每个家庭都应该知道!

这份责任和担当,正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可以把这些英雄的故事多讲给孩子听,通过潜移默化,在孩子心中从小埋下良好的品质。

3.4劳动教育

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在和孩子的相处之中,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劳动,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孩子勤奋的良好习惯。

身为家长,我们要把“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更要把教育拉长拓宽,从人格、能力、价值观啊等多个维度着手,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固的基础。

作家王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虽然我们身处特别时期,但我们依然有责任让这场疫情变成孩子学习的契机,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让他们不断吸取经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收获。

请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孩子,更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