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岁了,那又怎样”?

“我30岁了,那又怎样”?

还有一周,第一批90后就30岁了。

可怕吧?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可现在,一提到30岁,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会莫名的感到焦虑,这个数字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来。

身边的朋友对我说,“再过两年就30岁了,可是房子、车子、票子都没有。”,还有朋友说,“都已经28岁了,可还像个小孩子,什么事都让父母操心。”

我很理解,因为在奔三的路上,我也会不经意间有焦虑和迷茫,有时候也会想再过几年就三十岁了,我该怎么面对啊,然后不知所措。

可仔细想想,“三十而立”真的适合现在的我们吗?

01三十而立?误会大了。

我们对“三十而立”有很大的误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指在三十岁的时候可以自立于世,做事合于礼,言行得当。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把“三十而立”形象化为车子、房子和钞票。

还有,这句古语已经过去2000多年了,古代人的一生和21世纪的人一生,起点和经历都不一样。

“我30岁了,那又怎样”?

古时候的人,读书早,结婚也早,拿历史上的唐朝来说,“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这意味着,那时候的人们从十几岁就要步入社会,男人要扛起家庭的重任,为之奋斗;女人过不了几年也从妻子变成了母亲,在生活里历练。

他们从15岁到30岁,有漫长的15年,可以在生活、工作上,不断的吃苦、犯错、改过,不断的去经历和体验每一年的进步和收获。总之,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到“三十而立”。

而现在的我们呢?读完大学,已经二十二三了,如果读完研究生,毕业就已经二十六七了,我们想想,毕业后,面对社会和人生,还有几年的时间留给我们30而立呢?

如果从结婚和读书的年龄上来,古人所说的而立之年起码要在40岁。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一个数字,30岁不是end,40岁、50岁也不是……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过好每一天,做好生命中每一件重要的事。

02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时区

很久之前听过一首小诗,叫做《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所以,30岁又怎么了呢?年轻人,别怂,就算过了30岁依然也可以满腔热血的去爱这个世界啊。

美国的著名画家摩西奶奶,27岁嫁人,30岁前除了家务和孩子无所事事,直到57岁开始拿起画笔,80岁创作出了闻名全世界的风俗画,成了风靡全球的画家。

“我30岁了,那又怎样”?

连她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觉得人生奇妙无比,前半生默默无闻,后半生却成了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的画家。

《人生不设限》中的一句话说,“你的生命不应该受到限制,就像上帝的爱不受局限一样。”

摩西奶奶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在人生的赛道上,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03三十而立,立起来的是你的心态

我知道,“焦虑”是21世纪的主旋律,我们都在害怕那个迷雾里的未来,怕没有得到自己心往的生活和前途。

但如果真的要三十而立,我希望我们立起来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对生活的信心、勇敢。

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张很感动的图,一位64岁的清洁工阿姨搬着板凳在厕所里看书、学习,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原来,她当年高考失利,没上大学,但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件事,于是退休后就在大学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她想离自己的梦想再近一点。

“我30岁了,那又怎样”?

还有79岁的王德顺老爷子,他一头白发,可心态不老,在2015年的北京时装周上,我们永远记住了他在T台上走出的帅气的步伐。

他说:“我不想浪费生命,我还有梦想。当你说太晚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这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

“我30岁了,那又怎样”?

或许过了30岁,我们身体的零件会老化,会长皱纹、会发福,但只要心态不老,人生依然依然有无限的可能。

别怕,30岁总会来,但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从容应对,你想要的,也终究会来。

最后借用《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里一句话: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