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飛冤死於杭州監獄,只留下這八個大字。自此,趙構和秦檜卑躬屈膝的和議終於牢不可破。趙構既不用擔心金人,也不用提防武將,安安心心的做金人的“臣構”。而秦檜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清洗主戰派。在“中興聖主”和“賢相”的共同操作下,原來不輸金人的南宋軍隊,再次變得脆弱不堪。然而這一切淮河對面的金人卻看的清清楚楚。

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黃曉明飾演岳飛形象

01

“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

篡位已經十餘年的完顏亮,自以為地位已經鞏固。於是生起混一天下的念頭,便在翰林學士施宜生出使南宋帶回的《臨安圖》上題了這首詩。金正隆六年九月(宋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完顏亮不顧眾人的反對和各地的起義,決意南下攻宋。

沉浸在西湖歌舞中的趙構,待金軍壓境,才如夢初醒,慌忙佈置抵禦。吳璘為四川宣撫使,負責川陝防禦;成閔為荊湖制置使,負責防守長江中游;劉錡為主帥,在兩淮抗擊金軍主力。然而此時的劉錡既老且病,不復當年順昌風采。他主要負責淮東戰備,而淮西的防務則由副帥王權來主持。誰知王權竟賴在建康不肯迎敵,在劉錡的再三催促下,才哭哭啼啼地與妻妾道別。又聲言犒軍,悄悄地把家產裝走。劉錡屢次命令王權前進,但王權到了和州(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便停下,再不敢往前一步。在劉錡的逼迫下,王權不得已每三天派軍隊往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屯戍。

十月初九,王權自廬州引兵遁屯昭關(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北小峴山西)。原來此前完顏亮見淮河無人守衛,便從容搭建浮橋以渡河。搭建的同時派人巡邏,抓獲了幾個王權的士兵。完顏亮親自審問士兵,問道:“王權何在?”“止在廬州,不敢往前。”“兵有幾何?”“有兵五萬。”完顏亮大笑,沒想到獲得情報這麼容易,更開心的是碰上一個膿包對手。於是給了回答者十兩金子,並修書一封讓他帶給王權。王權一聽金兵六十萬已經渡過淮河,便嚇得從廬州往回逃,只留下破敵軍一軍三千人斷後。

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杭州西湖美景

02

破敵軍統制姚興,原名姚叔興,和岳飛一樣是相州人。早在靖康之亂時,便以校用身份劫殺金人。後來跟隨張琪投奔宗澤。宗澤死後,張琪欲叛國,姚興便大義滅親,親手捉拿歸案。姚興又跟隨劉錡堅守順昌,一路立功,升至建康府駐紥御前破敵軍統制,充荊湖南路兵馬副都監。

或許是劉錡見王權懼怕金人,王權和姚興又是老同事,便將可靠的老部下姚興調給了王權。可誰曾想到,王權不僅沒有增加任何的勇氣,反而將姚興的破敵軍當做自己跑路的後盾。

十月十七日一早,姚興親自帶領五十騎兵巡邏。至尉子橋,正好撞上金人千戶莫利領騎五百掠地。躲避已來不及,不如堅守尉子橋,尚有地利。打定主意,姚興便派人報告破敵軍副統制戴皋,戴皋請統制姚興再率四百人出陣。

雙方鏖戰不休,姚興見狀,將酒倒於盆中,與愛馬同飲。“青獅子啊青獅子,現在到我們一起報效國家的時候了。”飲畢,姚興騎上青獅子,單騎突入金軍,直取敵將。出沒數次,身帶數箭,終於將金將擒回。失去領袖的金兵頓時潰散。然而宋軍還沒來得及慶賀,只見前方金人主力前鋒三萬大軍已至。

走還是留?致命的選擇擺在姚興面前。敵軍十倍以上,要如何打?可要是退卻,金人便可直抵長江,再難阻止。念及此,姚興大聲說道:“今日報答國家,建節封侯,在此一日,無得退走。”言畢,立即派人向王權求援。

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激戰

03

信使疾馳向王權軍營,卻被告知王權在仙蹤山上。無奈只好再往仙蹤山求援。只見仙蹤山上層層佈滿刀斧手,可王權竟在此飲酒作樂宴請賓客,絲毫沒有無應援之意。自辰時至申時(大約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姚興多次求援,王權最後僅派出二百人前往,但也已經來不及了。

姚興正浴血奮戰,又數次衝入敵陣,殺死敵軍數百人,打退金兵進攻。可是王權援軍不至,副統制戴皋見戰勝無望,竟拋棄姚興先逃跑了!這給姚興部的信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正當姚興絕望之際,突然見到王權大軍的旗幟正在靠近,大喜過望。於是下令士兵向旗幟移動。

姚興一軍剛接近旗幟,卻發現不對,這些人是金兵!金兵瞬間發難,將姚興團團圍住。原來之前在宋金邊界做貿易的商人,名叫李二。他曾對王權有恩,於是王權允許其出入軍中。可沒想到他竟然是漢奸,竟偷偷地將王權的旗幟賣給金人。這才有了此次的陷阱。

深陷重圍的姚興,迸發出驚人的戰鬥力,猶手殺金兵數十人。可惜戰鬥了一天,渾身是傷,這一次再也站不起來了。最後,姚興與其子及拱衛大夫忠州防禦使鄭通等五十人全部死於包圍之中,其他參戰的士兵脫逃出來的不過十之一二。這時王權派出的親兵二百人才姍姍來遲。金人見狀沒有繼續深入。

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金兵壓境

04

一個人可以有多無恥?看看王權的作為吧。王權接到姚興的死訊後,不僅不難過,反而為了避罪,聯合戴皋向朝廷上報虛假戰功。這份戰報把姚興之死提前了幾天,其失敗是因為和王權聯絡不上,於是寡不敵眾。而戴皋則在今天抵擋金兵,最後在王權派出的援軍下擊退金人。反正姚興也死了,金兵也沒有繼續深入,那和事實有什麼區別,不是嗎?

相反,金人卻對姚興的英勇奮戰印象深刻。互相說道:“如果南宋還有十幾個像姚興這樣的人,我們哪裡還敢南下進攻?”稍後到達的金國皇帝完顏亮也聽聞了姚興的事蹟,大發感慨,作詩哀之:

獨領將軍將姓姚

一心忠孝為南朝

元戎若解徵兵援

未必將軍死尉橋

王權的自欺欺人擋不住金軍的繼續前進,不敢抵擋的王權又從和州撤退到採石,又逃往建康。宋朝廷上下頓時一片譁然,派人立查真相。終於知道事情真相的趙構,下詔書贈姚興容州觀察使,又特官其後三人,並在其平時駐紮的地方立廟。

南宋姚興堪稱岳飛第二,被金國皇帝稱讚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尉子橋

姚興贈官告詞,敕:執干戈而衛社,方資敵愾之忠;援枹鼓以忘身,宜厚恤忠之典。右武大夫武功郡開國伯食邑九百戶姚興,材全果毅,資賦勁嚴,憤蛇豕之陸梁,鼓貔貅而搏戰,所提不滿於一旅,奮勇何啻於萬兵。卒拒其鋒,遂殞於陣。升兼車而加襚,屬孤子以推恩,莫歸先蔑之元,宜立睢陽之廟。舉為異寵,用寄予哀,尚克有知,歆此休命,可特贈容州觀察使。

宋朝收復淮西后,又在其戰死之地立廟,賜額旌忠,諡以忠毅。自此之後,大批愛國人士時在重九這天姚興生日的時候過去祭拜,並留下詩篇,其中四首詩如此寫道:

其一雲: 赤心許國自平時,見敵捐軀更不疑。權忌皋庸皆遁走,同時死難只青獅。

其二雲: 農父犁田出寶刀,銅花浸血冷侵毛。神鋒凜凜衝星斗,未許豐城劍氣高。

其三雲: 歲歲蒸嘗九月期,西風笳鼓萬人悲。山邊走馬神旗閉,遙望君侯復不來。

其四雲: 兩日經行舊戰場,卻來祠下謁堂堂。偷生諸將今何在?萬古英靈獨耿光。

英雄是不朽的,而王權、趙構則永遠要釘在恥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