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

三国英雄曹操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战争故事当然是其中闪亮的明珠。如果说按照双方都是名将,双方又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这个条件来筛选,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和司马懿的对决是最精彩的一页。

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就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是主持政权建设工作,成为蜀汉政权的文臣之首。在他的治理下,蜀汉足兵足食,使刘备免除后顾之忧。

在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以光复汉室为己任。他团结群臣,编练新军,南下平叛,北上伐魏。终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在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他是曹魏家的三世老臣,两度托孤。他深得皇帝的信任,这时的曹魏皇帝曹睿全力支持司马懿,对他言听计从。

司马懿用兵也是计谋百出。他能够按照实际的情况机断行事,一般都能够取得胜利。在讨伐上庸的孟达时,他抓住孟达的误判,以为自己得知孟达造反的消息后要上奏皇帝,往复需要一个月时间。于是不向曹睿报告就马上出兵,在孟达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包围上庸。又因为自己兵多粮少,日夜围攻,十几天就平定了上庸,斩了孟达。

在讨伐辽东公孙渊的时候,他根据自己兵少粮多的情况,和公孙渊相持,待到公孙渊粮尽之时,一鼓作气消灭了公孙渊。

诸葛亮和司马懿正是一对旗鼓相当的对手,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两人的碰撞激起了明亮的火花。

二、诸葛亮兵出斜谷。

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身体多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因此,为了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做了最大的努力,倾尽了最后的心血。

首先,他和东吴联络,约定和东吴一起出兵伐魏。东吴同意诸葛亮的请求,出动十万大军,兵指合肥。

其次,这一次诸葛亮动员了最大的兵力。蜀汉本来有十二万左右的兵力,每一次诸葛亮北伐都只带三分之二的兵力,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轮替。这一次,诸葛亮带领了十万人马北伐,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诸葛亮对于往次北伐屡屡因为粮食问题而撤军的情况,制造了木牛流马,利用斜谷的水路运输,保证了后勤供给。

而司马懿这一方面,在上一次诸葛亮北伐撤退后,司马懿判断诸葛亮再次北伐要在三年之后了。于是司马懿在关中大开屯田,积聚了大批粮草,解决了后勤问题。

在这次诸葛亮出兵时,司马懿已经有所准备。而曹睿也给司马懿下达指示,说:

“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

这样,司马懿就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企图和诸葛亮相持,以达到不战而使诸葛亮退兵的目的。

三、渭水交锋。

诸葛亮兵出斜谷后,曹魏军中对诸葛亮的用兵方向有所争议。诸葛亮先屯兵于渭水南原,曹军将领想屯兵渭北和诸葛亮相持。司马懿认为渭南富庶,不能让诸葛亮占据。因此背水屯兵渭南。

接着,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下一步的行动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后来诸葛亮果然上了五丈原。

这里,司马懿判断诸葛亮无勇是故意说的大话,用以安定军心的。诸葛亮的军队骑兵缺乏,战斗力不强。他所倚靠的主要是优越的山地步兵。这使得他不愿意突入平原地带,和司马懿的优势骑兵作战,而是在山地丘陵一带引诱司马懿决战。

司马懿看出这一点,当然也不会轻易把兵力投入山地丘陵地带,去上诸葛亮的当。因此才说这种话来稳定军心。

接下来,诸葛亮企图偷渡渭水,袭占北原。此举又被司马懿手下的郭淮识破。他劝司马懿说: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司马懿接受了郭淮的建议,派郭淮屯扎北原,击退了诸葛亮的军队。

过了几天,诸葛亮又派大批兵力向西进发。但是,他的声东击西的计谋又被司马懿识破。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企图袭击阳遂,便派兵防守阳遂,打退了诸葛亮的进攻。

经过几番较量,双方都没有能寻找到打破对方的机会,战局遂进入了相持状态。

四、相持五丈原。

诸葛亮想尽办法企图诱骗司马懿出兵应战,可是司马懿总是不上当。于是诸葛亮又使出了激将法。他派使者,将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帼首饰送给司马懿,当众对他侮辱,以图刺激他和他的部下出战。

司马懿先是接待蜀军的使者,他并不问其他的事情,只是闲聊一些琐事。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由此,司马懿更坚定了持久不战的信念。但是,他手下的将领忍受不了这种侮辱,都要求应战。如果他强行压制,会动摇军心。于是,司马懿上表曹睿要求出战。曹睿见表后,派“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来诸葛亮再次挑战时,司马懿装模作样的发怒要应战,被辛毗持节立于营门而制止。

诸葛亮见无法让司马懿出战,便针对曹魏方略里面判断蜀军“粮尽必走”的观点,在关中开展屯田。他企图用屯田的方法来解决蜀军的粮食供应问题,同时打破曹魏的方略,逼迫司马懿出战。

但是,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身体不好,不能久持,根本就不与诸葛亮交锋,不给诸葛亮一点机会。最终星落五丈原,诸葛亮病死军中。

五、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葛亮病死前,对蜀军的撤退做了部署。当蜀军烧营而退的时候,百姓向司马懿做了报告。于是按照曹魏预定的“走而追之”的方案,司马懿对蜀军进行了追击。

但是,就在司马懿追上蜀军的时候,蜀军的杨仪命令蜀军列阵,摆出好像是要进攻司马懿的样子。司马懿以为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诱兵之计,马上退兵了。

就这样,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蜀军在杨仪的指挥下,结好阵势,撤回了蜀国,没有遭受一点损失。司马懿在巡视诸葛亮的营地后,判断诸葛亮肯定死亡,再追也已经来不及了。后来老百姓传说“死诸葛走生仲达”。而因为蜀军撤退而如释重负的司马懿也不以为忤,笑着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结语: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当时的著名将领,他们的谋略都不相上下。在他们的多次交锋中,几乎都是处于一种相持的状态。

但是,这种相持状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双方相持的波澜不惊的局面下,暗流涌动,双方都在寻找着给对方一剑封喉的机会。正是因为如此,双方斗智斗勇,给我们演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人间活剧。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西晋名将羊祜在镇守荆州时,遇到了东吴最有谋略的大将陆抗。羊祜一开始不知道陆抗的实力,在和陆抗进行试探性交手之后,羊祜觉得自己无法战胜陆抗,于是他给晋武帝上书,称东吴有陆抗这样的名将,整个西晋都没有人可以挑战他。只有陆抗还活着,就请西晋暂时不要伐吴了,晋武帝同意了羊祜的请求。

其实当时双方的实力,应该是势均力敌,羊祜无法战胜陆抗,陆抗也无法击溃羊祜。羊祜和陆抗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双方没有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在谋略上互相过招。

羊祜约束自己的部将,不要越过边境去袭击东吴部队,也不要骚扰东吴的边境居民。如果有东吴的人迷失方向,误入羊祜的辖区,羊祜也会安全得把对方送回吴国。

某次陆抗生病,羊祜得知消息后,派人送药过去。陆抗拿到药以后,部将怀疑是毒药,要陆抗都扔掉,陆抗说“羊叔子是不会害人的。”就把药给吃了。

陆抗病好以后,派人送了一坛美酒给羊祜致谢。羊祜陆抗拿到酒以后,部将怀疑酒里有毒,劝羊祜别喝,羊祜说“陆抗怎么可能害我。”然后一饮而尽。

虽然羊祜和陆抗分属敌对阵营,但还是惺惺相惜。两个人在荆州对峙时,一直很安静祥和,几乎没发生过什么战争。

陆抗死后,羊祜上书晋武帝,可以开展伐吴行动了。不过当时羊祜病入膏肓,无法以总指挥的身份领导西晋灭吴行动,于是羊祜向晋武帝推荐杜预接替自己,并把自己的灭吴战略计划交给杜预,晋武帝同意了。

杜预接替羊祜以后,按照羊祜制定的灭吴战略,大获成功。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西晋灭吴以后,晋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袁卫宇


我们都知道蒋介石有一个十分重视的将领叫陈诚,在蒋介石眼里看来陈诚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名将。

尤其是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更把陈诚当作是全国“剿匪”总司令。

今天我们就说一下陈诚和粟裕将军的之间的较量吧。

尽管说陈诚大权在握,头上顶着各种很牛的头衔。但是,他和粟裕将军之间较量起来,跟粟裕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因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真的是打了太多的胜仗了,陈诚对粟裕不得小心应对。

本来一开始陈诚是想要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来消灭共产党的。

但是,事实上华东地区上,仅仅粟裕的一个华野军,就让国民党损失惨重。来自于华野军的打击,让陈诚明白了一个道理。

也可以说他是被华野军给彻底的打醒了,想要消灭共产党,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三到六月了。

就是三到六年的时间,都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那时候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打了苏中七场战役,而且全部取得了胜利,这个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苏中七战七捷。

粟裕的胜利,对于陈诚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一开始粟裕胜利,陈诚失败蒋介石还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当粟裕占领了临沂之后,蒋介石就彻底的容忍不了了。

毕竟临沂是军事要塞,是进入华东地区的门户。

当粟裕的华野军占领临沂之后,蒋介石给陈诚下了命令,让他无论如何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临沂给夺下来。

这时候的陈诚,已经不能不小心应对了。为了能够拿下临沂来,陈诚派了四路大军,直扑临沂而来。

看到如此气势汹汹的陈诚,粟裕想到的是,不和陈诚硬拼。毕竟我们只有留住人,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城市是死的,暂时给到他们,大不了我们在重新夺回来就可以了。

在得到党中央的允许之下,粟裕打算给陈诚一份大礼,表面上粟裕是把临沂让给了陈诚。

但是,事实上粟裕带着全部华野军,已经到了鲁东北地区。

在这里粟裕打了几场胜仗,消灭了几十万国民党的大军,最终还取得了莱芜战役的伟大胜利。

本来陈诚占领了临沂,他是很高兴的,但是,当鲁东北尤其是莱芜战役失败之后,这时候的他真的是五味杂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蒋介石更是对陈诚恨铁不成钢。

可是,此刻的他在想派人去鲁东北支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时候鲁东北的广大地区,都已经掌握在了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的手手里。

你看这就是名将陈诚和粟裕将军之间的较量,几乎每一次粟裕都能够走到陈诚的前面,大概这就是粟裕将军能够战胜陈诚的原因。当然了他们之间的较量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史学达人


孟良崮战役就是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斗智斗勇的战役。而且双方的将领,也都是当时的名将,一个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另一个就是华野军的粟裕将军。

大家都知道孟良崮战役本来是张灵甫发动的,他发动这一次战役,就想要让自己带来的七十四师作为诱饵,然后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引诱到孟良崮来。

当粟裕的华野军真的到来之后,蒋介石就会派其他的国民党军队,从最外层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包围。

这样张灵甫就可以从里往外打,然后其它国民党的军队从外往里打。很大程度上,这个战役一旦打响, 好像粟裕的华野军想要取得胜利真的是太难了。

毕竟这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站看的战役。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计划而已,往往计划和真正的战斗是不一样的。真正的战斗,是有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的。

当时张灵度带领的七十四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他们的武器装备,士兵素质都堪称的上精锐之师。

这也是张灵甫敢带领着七十四师孤军深入孟良崮的原因。

可是,令张灵甫想不到的是,这个计划里真的是漏洞百出,在他明白这些漏洞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他只想到了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引诱到孟良崮,但是,他没有想过若是国民党的援军还没有赶来之前,自己就被粟裕的华野军给歼灭了。那自己不就是属于主动作死了吗?

当粟裕知道张灵甫带领着七十四师来到孟良崮的时候,他知道这个是一个圈套,甚至他敢打赌,在张灵甫看来,粟裕就不敢给自己来孟良崮一战。

毕竟张灵甫看来,华野军的势力和自己相比还是差很远的。

但是,粟裕偏偏就选择了去孟良崮,不但要去而且要把所有的华野军都带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歼灭,然后从容的撤离。

当然了若是想要把这一次战役打赢的话,也是充满着各种风险的,很大可能上也有失败的可能。毕竟要对阵的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

当粟裕的华野军来到孟良崮之后,双方开始交战,这时候张灵甫才知道自己轻视了华野军,原来华野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的强悍,他们仅仅用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歼灭了。

还有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国民党的援军,也没有按照原计划到达。正是他们没有到达,所以,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抵不过粟裕的华野军,然后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据说这个孟良崮之战,刚刚结束也就是四个小时,国民党的援军也就到来了,可是,这个时候粟裕的华野军早已撤走了。

你说这个战役打的是不是势均力敌,是不是计谋频出,是不是经典万分。


汉史趣闻


答:有!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双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架起云梯,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掷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就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想直接攀登城墙;郝昭又在城内修筑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地道,想从地道进入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诸葛亮又用冲车,但被打折。昼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点火的箭的记录,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也成了汉语“火箭”一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

势均力敌谈不上,郝昭郝伯道,智勇退诸葛,双方堪称妙计连珠……


中行偃1


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打的热火朝天,双方主将也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将领,而且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作用,这场战役,就是“长平之战”。




此次战役,涉及到的参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也是当时战国七雄当中的国家,地点是在当时赵国的长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方一带。

两国之战,也是两个强国之战,涉及到的双方将领,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如白起,如廉颇,而在这场战役中,背地里的计谋也是用的淋漓尽致。

不说其他,就说后世流传中流传度比较广的“纸上谈兵”,涉及到的是赵国将领赵括,而赵括也是长平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长平之战初期,赵国将领是廉颇,后秦国利用反间计,让赵王后期换将领,换廉颇为赵括,而秦国背地里换将领换为白起,而后来因为这种换将,导致两国之战,出现了历史性的结果。

长平之战,后期秦国将领白起针对赵国将领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等计策,实行分割攻击、之后歼灭的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最后战争结果也导致秦国最后坑杀赵军约45万。




而长平之战,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秦国的获胜,使得赵国国力衰减,也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只天下起到了推动作用,而长平之战也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大型歼灭战。


說与山鬼聽


南北朝时期,东魏与叛将侯景的涡阳之战就属于这种对决。这场战役中,慕容绍宗、侯景、斛律光、段韶

等新老名将斗智斗勇,精彩迭出。

慕容绍宗-高欢留下的侯景克星

南北朝时期,宇文泰、高欢两位枭雄一西一东,各自裹挟皇室元氏,均自称大魏正统,史书将他们称为西魏与东魏。双方常年鏖战,高欢虽实力占优,但短期内也拿宇文泰毫无办法。

公元546年,年老的高欢卧病在床,替高氏经略黄河以南地区十四年的悍将侯景放出狠话:“高王在上,我自然不敢有二心;要是高王没了,我可没办法跟那个鲜卑小子共事!”

他说的“鲜卑小儿”,就是高欢的长子高澄。(高氏其实是汉人,但由于常年在边镇,已经明显的鲜卑化。)

弱肉强食的南北朝时期,悍将造反如同家常便饭,高氏父子对侯景自然早有戒心。同年底,高欢在病榻之上,向忧心忡忡的儿子高澄面授机宜:“侯景掌握河南大军十四年,平日里就飞扬跋扈,脱离了我的掌控后,一定会图谋不轨。以他的能力,当今少有敌手。但除了一个人:慕容绍宗。这些年,我刻意压制慕容绍宗,就是为了把他留给你,好好栽培成你自己的亲信。”

慕容绍宗,前燕名将慕容恪之后,是否真的能压制侯景?事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以少胜多,侯景击败慕容绍宗

公元547年春,高欢刚死,侯景就迫不及待的外结南梁,起兵反叛。高澄遵循父亲遗命,任命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率军南征。

起初,得知高澄可能派韩轨、高岳等将领来对付自己时,侯景嗤之以鼻;但最终获悉是慕容绍宗领军时,他不禁大惊失色:“是谁教鲜卑小儿派绍宗来的?难道高王还没死吗!”

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南下,首先轻松击败了前来接应侯景的南梁数万兵马,并俘获了其统帅萧渊明等众多将领。

其后,东魏大军直奔侯景而去,后者率领全部家当--数千车辎重、数千战马、将士四万,退保涡阳,依托涡水对抗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到达涡阳,迅速抢占上风位布下军阵;侯景见状则坚守不出,一直等到风停后才迎战。

两军拉开阵势,将要正面硬刚之际,慕容绍宗吩咐将士:“侯景一向很多阴谋诡计,尤其擅长抄敌军后路,我们要做好应对。”如他所料,侯景果然暗中派出了包抄部队,不过未能得逞。

双方正式开打。侯景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面对两军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以及东魏军骑兵较多的优势,他命令士兵穿着短甲(活动方便)、手执短刀,冲进敌阵后低头猛砍对方的人腿马腿。东魏军猝不及防,全线败退,慕容绍宗狼狈逃到谯城。

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信邪的斛律光被上了一课

在谯城,面对偏将斛律光、张恃显的鄙视,慕容绍宗略显尴尬:“我打的仗多了去了,但从未见过侯景这样难啃的硬骨头。你们要是不服气,可以自己出去试试。”

斛律光后来成了东魏/北齐军队的顶梁柱,不过此时还是个小角色。他很不服气,披挂上阵带着兵马前去挑战侯景。临行前,慕容绍宗再三交待他们不要渡过涡水。

和张恃显一起带军来到涡水北岸后,斛律光隔着河射侯景,遭到了后者的嘴炮攻击:“好你个愣头青,我可是你父亲的老友,哪有这样对长辈无礼的?看你这不敢渡河的怂样,一定是慕容绍宗教你的吧?”斛律光被识破,一时尴尬的哑口无言。

然而侯景可不客气,他让自己的神射手田迁隔河回射斛律光,正中其坐骑的胸口;斛律光换了一匹马躲在树后面,结果还是被射中,只好灰溜溜的跑回了军阵,再也不敢出风头。张恃显更惨,直接被侯景手下生擒,好在过了一阵就被放了回来。

最终,这二位也步了斛律光的后尘,识趣的跑回谯城。

此时,东魏的另一位统帅段韶想了个阴招,他暗中派人在上游顺风放火,意图烧掉侯景军营。不过这一招也没起到作用:侯景率领骑兵冲进河里晃了一圈上岸撤退,沿岸草地全湿,大火压根无法蔓延。

军事能力强悍的侯景,最终败于后勤和人心

就这样,两军相持数月,侯景虽在对阵时未落下风,但由于粮草难以为继,再加上本身是背叛东魏,道义上不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不利。

年底,后经手下大将司马世云向慕容绍宗投降。公元548年初,双方再次交战之际,为了鼓舞士气,侯景忽悠手下将士,说他们的家属已经全被高澄所杀;慕容绍宗则对天发誓,声称不仅叛军的家人安然无恙,即使他们自己如果弃暗投明,也会官复原职,既往不咎。

侯景的手下本来就不愿投靠南梁,听到慕容绍宗的保证后,大量将士临阵投降,余下的兵马人心涣散,一时崩溃。仅带着800人南逃的侯景,则被慕容绍宗放了一马(事实证明,慕容绍宗这是故意纵虎祸害南梁)。

至此,涡阳之战以东魏获胜结束,原本想趁火打劫的南梁政权,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还引了侯景这只恶虎入室。

各位名将的迥异结局

此后,侯景、慕容绍宗、斛律光、段韶这四位在涡阳之战中登场的将领,步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涡阳之战,侯景体现出的军事才能令人服气,不过他的人品可就不怎么地。臭名昭著的侯景之乱,令曾经富庶的南梁江南地区化为人间地狱;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在陈霸先、王僧辩的打击下,侯景最终被手下所杀,甚至尸骨无存。

立下大功、被封为燕郡公的慕容绍宗,却在第二年就死在了战场上。公元549年,东魏围攻西魏颍川,引来洧水灌城。慕容绍宗在视察战场时遇到大风,藏进战船躲避;戏剧的是,风势过大,吹断了系船绳,慕容绍宗的船飘向颖川城;不甘被城头的西魏军乱箭射死,一代名将慕容绍宗投水而亡。

在涡阳之战中还是配角的段韶、斛律光,则成了东魏(北齐)的主心骨,他俩连同兰陵王高长恭,数次遏制了西魏(北周)的攻势。然而,在段韶病死后,斛律光、高长恭先后被自毁长城的齐主杀害,曾经实力强大的北齐逐渐衰落,最终被北周吞并。

南北朝时期,连年的无休止征战,虽然呈现了令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却包含着底层百姓的无尽血泪与辛酸。侯景这类残暴军阀的存在,更是所处时代的悲哀。

正史漫谈,以史为鉴。


正史漫谈


这个问题让我我想到了日本战国时代的两位名将,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他们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一代霸主,一个甲斐之虎,一个是越后之龙,他们的指挥作战能力都要强于织田信长。两个人打了很多年,然后就先后都死了,便宜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他们两个失去了统一日本的机会。


扬杨刘


你好,其实这个问题出的是真的好,真的好难,因为古代的战争都是瞬息万变的大部分的著名战役都是一招如淝水之战、马陵之战、官渡之战等。要说古代历史上双方都是名将打的也是势均力敌的我觉得当是赤壁之战莫属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走起。

1魏武挥鞭,剑指荆州!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南征北战曹老板终于统一北方,我估计他那时的心情就像冯小刚那句经典台词“还有谁”哈哈,但是我们说曹老板虽然统一北方但是南方却是还有刘备刘表孙权等势力盘踞,他的重要谋士郭嘉也在这一年病逝,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曹老板的步伐,他可能是三国这段历史里最渴望统一的了,我们从他的《蒿里行》里就可以看出一二其中有这么几句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见三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于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南征。

2荆襄沦陷,刘备遁逃

我们说曹操南征一开始出奇的顺利,先是刘表病死(你看这老先生曹老板不来总是对其他人说我觉得我还有救不要放弃我啊曹老板一来你打我荆州是吧你撤不撤兵撤不撤不撤我就死给你看结果喔豁真死了),大儿子刘琦避祸江夏,小儿子更加厉害我干脆直接降了得了,结果就是曹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荆州,这时候有个人坐不住了,谁啊?刘备啊,你吖投降你也不给我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啊,怎么办?跑呗,我们说刘备啊这个人啊是“跑男”嫡祖,那跑的贼快,跑啊跑啊跑到最后诸葛亮说不能再跑了我们要做抉择了,要不打一场,要不入蜀入吴,不过你入蜀入吴也不保险,人家待不待见其次,重要的是你不能保证曹老板会不会打过来啊,毕竟曹老板也是人送外号“说曹操曹操到”的种子选手,那怎么办?打吧,诸葛亮又说了咋不能一个人拼得找帮手谁啊孙权啊于是诸葛亮去游说孙权

3诸葛游说东吴孙刘联盟形成

关于这一段啊三国演义里面可以说是浓墨重彩,什么舌战群儒啊、三气周瑜啊我自己觉得是不太可信的,因为周瑜是个英雄,你们想想周瑜当时几岁什么职务呢?34岁、东吴大都督相当于现在的全军总司令,你说一个的全军总司令会和一个刚刚出山的毛头小子置气吗不太可能,但是诸葛亮的联盟也并不顺利,因为当时东吴分成了以张昭为首的主和派和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一时间是吵成一团,就在这时候一个人为孙权指明了道路,谁呢?鲁肃他对孙权说我们谁都可以投降唯独主公不能投降,孙权问其原因鲁肃说“江东任何人降曹,必有高官厚禄,但将军降曹,还能安坐江东么?刘琮降魏就是前车之鉴”孙权恍然大悟答应了与刘备同盟并立即召回周瑜自此赤壁之战开启

3妙计连出曹老板赤壁败北

我们说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战争,这不曹老板这一上来就被小周同志阴了一把,怎么回事呢?原来啊曹老板带来的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不习水战,怎么办呢?有人就给他他出注意了,您不是刚刚拿下荆州吗这样,这荆州人会水战啊,于是他就挑出两个原来刘表的部下一个蔡瑁一个张允帮着他训练水军,这事就传到江对面了,周瑜一看这不行啊我们的优势就是水军啊,得儿你垮垮的在那边练回头再把我们给宰咯,要不说人家年纪轻就是大都督聪明着呢,他亲自给蔡瑁张允写了一封信,我估计大致可能就是什么你们的信我已经收到了只要你们能杀了曹操一切好说什么的,然后再故意让曹操看到,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熟悉对咯赤壁之战后曹老板活学活用在打马超的时候又用了这招这都是后话了当时曹老板可气坏了两话不说就把这两个倒霉蛋给杀了等反应过来为时已为这把曹老板给气的但是气归气也没办法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给他提了一个注意主公你要怕船晃的话你可以把船连在一起啊这样不就像陆地一样了吗曹老板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是我们说他对周瑜阴他一直耿耿于怀心想你不是会写信反间我吗我也会啊!于是曹老板又悲剧了,反间不成又中了一个周瑜黄盖的苦肉计而且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实还中了一计聪明的你应该也知道了对连环计而给他出这个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庞统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曹操大败那这场战结束了吗?没有,因为后面周瑜炸死赚南郡曹仁、诸葛亮趁火打劫夺荆南四郡、养虎防狼放曹操、周瑜假途灭虢等等等等

好了希望能帮到你,如果喜欢可以关注一下谢谢。等粉丝数量再多一点会不定期的为大家送出一些小小的红包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




西厢奇谈


汉末汉中争夺战。

交战双方:曹操,刘备。

统帅及参战人员:

曹军:前线统帅曹操。战役前期,前线总指挥夏侯渊;参战将领:张郃,徐晃,曹洪等(曹军主要军事将领中,除留守后方的夏侯惇,镇守荆州的曹仁以及驻守江淮的张辽,乐进,李典外几乎全部登场。)前后投入兵力,超过十万。

刘军:前线统帅刘备。参战将领:张飞,黄忠,赵云,马超等(刘军主要军事将领中,除镇守荆州的关羽在,悉数登场。)前后投入兵力,七万人左右。

战役历时约两年,战役结果。刘备杀死了曹军重要将领夏侯渊,对曹军精锐部队给予沉重打击,并最终占领汉中。曹操战败,但在刘备占据汉中前抢先一步将汉中人口多数迁移,令刘备的战果大打折扣,导致其未能实现全部的战役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