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军:疫情不除不回家——洪江市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向军的战“疫”故事


向军:疫情不除不回家——洪江市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向军的战“疫”故事


“爸爸,您还要多久回来啊?”“快了,等疫情结束就回来。”“爸爸,我在网上已经学会做十多道菜了,就等你和妈妈回家做给您们吃。”“衡衡,你长大了,做的菜一定好吃!”这是3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战士,洪江市人民检察院驻沅河镇沅城村扶贫第一书记向军与他13岁女儿的视频对话。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干部,向军已经有两年多没有陪女儿和妻子去旅游了。他本来计划春节期间带家人去西双版纳旅游的,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再次食言。

疫情不除不回家。从大年初二到现在,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向军没有回过一次家,一直在抗疫路上奔波。为护佑一方百姓健康安全,他从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秒变疫情阻击战的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护航员……

摸排设卡,当好“战斗员”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向军是战斗员,身先士卒、严守阵地、持续作战,严格落实疫情监控、排查等各项措施,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防护线。

一到村里,向军就迅速召开抗击疫情工作会,落实“四支队伍集村部”制度,全面深入开展网格式排查,登记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掌握他们返乡动态、确切时间等,并安排干部“一对一”跟踪管理。入户排查、宣传劝导、设卡防控等,他带领村干部进入“连轴转”状态,全部进入警备状态,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正月二十一晚上9点半,一台广东牌照的车开到了村口,正在排查巡逻的向军立即拦住了。

“我叫林仕发,是从广东平远过来看朋友的,请放我进去吧!”林仕发一下车就递上身份证。随后,他又打电话把住在沅城村的朋友叫过来向向军求情:“这么晚了,我朋友一个外地人去哪里住啊,就让他到我家住一晚明天保证让他走!”

向军一边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劝返林仕发,一边劝他返回在黔城住的酒店。最终在深夜12点,林仕发返回黔城酒店,第二天一早回广东了。

24小时的全天巡逻执勤制度,及时劝回走亲访友、拜年等活动16起,详细记录本村外出人员出入时间、滞留场所、实时体温等信息,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关联情况,能够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向军与村干部们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讲解指导,当好“宣传员”

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面,向军是宣传员,上门入户、教育引导,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手段,坚决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安排。

疫情防控期间,向军通过广播、微信群、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渠道,将疫情防控信息传给广大村民,劝说村民自觉带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村民杨世吉年前在怀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远在湖北的大女儿和近在芷江的小女儿特意赶到怀化照顾老人,顺便回老家陪父亲过年。父女三人一到沅城村,向军立即上门进行防控宣传,对他们进行了隔离。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又不能跟亲戚朋友见面,闷在家里哪里都去不了,开始当然不愿意,但仔细想想向书记讲的话确实对,健康第一!”杨世吉大女儿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年初九,村民杨建东的88岁高龄的母亲突然过世,按照民间习俗,大力操办才能体现子女孝心。向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时间跑到杨建东家中进行劝解:“不设酒席,就家里人自己吃吃饭,大家会理解的;如果设酒席,来的人太多,万一引发疫情传播,那就是害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杨建东认同了向军的意见,决定控制丧仪规模,一切从简。在杨建东的影响下,该村随后的两起丧事也自觉进行了简办,所有喜宴延期办理。

 排忧解难,当好“服务员”

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向军是服务员,搜集信息、回应关切,把群众的生活帮扶当作自己的事,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不出村子、不去超市,村民的日用品缺了怎么办?在入户排查过程中,向军除了登记各家各户的出入情况外,还将群众所需物品一一记下,通过微信了解隔离户每天动态、体温及必需的生活物品,然后到镇上超市为群众购买新鲜蔬菜、鸡蛋等物品。

“身体状况如何?家里吃的够么?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及时和我说,隔离期很快就到了,坚持就是胜利!”每次去给隔离户测体温和送生活物资,向军都会这样给他们加油鼓劲。

疫情防控期间,最缺的当然是口罩。向军想方设法从上级争取口罩,发放给卡点值班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同时,发动朋友圈募捐,共募捐了200多个口罩,无偿发放给复工人员和看病就医的群众。

50多岁的杨长斌患重感冒想去医院看病,向军知道后,立即赶到他家里送上口罩,并安排船送他到镇医院。“多亏了向书记去得及时,我只住了5天院就好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长斌很是感激。

定时为群众采购生活用品和生产需求;慰问无人照料的散养五保户;上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出谋划策……向军用自己的贴心服务为村民们排忧解难,从根本上杜绝了群众外出的走动与串访,将疫情传播扼杀在源头。

复工生产,当好“护航员”

沅城村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外出务工。在复工生产之际,向军是护航员,将疫情防控工作与复工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为方便复工群众沿途健康检测,向军按照上级要求推广湖南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只要群众扫描二维码,按操作指示就能获得电子健康卡,快速过检。

正月十八,贫困户杨志斌接到了广西湛江老板要他回厂返岗的电话。缺口罩,不知道办健康证的程序,他拨通了向军的电话。第一时间,向军就送来了口罩和村里证明,并带他到医院检查办好健康证。第二天,他顺利登上了去湛江的火车。

针对因疫情而误了返岗时间的务工村民,向军主动当起了群众的“职业介绍人”,上门收集返乡群众的基本信息、技能特长、家庭状况和就业创业需要,积极推广洪江市人社局举办的线上就业春风招聘行动,联系企业10余家,推荐就业岗位200个,解决了村民务工难的问题。

为抓好春耕生产,向军与农技部门联系,请农技人员指导村民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收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村民生产发展和贫困户返贫的影响。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冲锋在抗击疫情和抓好春耕生产工作一线,帮助村民将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送到家门口,减少村民流动,防止疫情蔓延。

一个多月不停歇地工作,让向军略显疲惫。在村部住所,桌上放了一大堆方便面。他笑着说:“太忙了,根本没空做饭。以前忙的时候还可以和村民搭伙,现在特殊时期,就吃点面应付下。”他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尽力多做点事,早日战胜疫情,就能安心抽时间回家陪陪孩子了。(李林 王树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