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安全問題,家長學生一定要知道


留學安全問題,家長學生一定要知道


隨著每年的“工作潮”一波高過一波,報紙年年報道“今年將是工作最難找的一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們為了給子女規劃一個好前程,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出國留學。相較於國內的教育,國外教育確實有一些優勢:

一、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

國外學校特別強調的,不是遵從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意願讓學生學習的,而是讓學生跟隨自己的興趣和心願,學校更多的責任是提供學習條件,給予發展的機會。

二、不侷限於課堂教育。

國外教育的重點不僅是課堂教育的看書,而是需要經常和老師、同學以及其他人進行交流,更多的是課外的教育,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灌輸學習的內容。

三、在某些專業領域,國外能夠獲取的教育資源更為充足。

例如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能夠給孩子更長足的發展空間。

留學不僅能開闊孩子的眼界,接觸到行色各異的人群,更能在專業領域獲得更廣闊的社交資源,所以稍有條件的家庭都會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

不遠萬里的求學之路本就充滿未知,怎樣選擇學校成為難點,安全考慮更成為了留學的首要問題。

那麼,出國留學究竟需要考慮哪些安全因素呢?本文將從安全角度,為大家剖析留學準備中,您不得不知的一些事情。

1、擇校

地理位置

對於地理位置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學校的各個方面。選擇大城市或者周邊的學校有利於畢業後的工作,在這些學校就讀能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若就讀稍小的城市應注意其交通、信息通訊的便利性。

歷史沉澱

儘量選擇有悠久歷史的學校,文化沉澱對學校的校風有著最直接的影響;人以群分,良好的學校風氣能夠直接地反映在對學校的教師、學生選擇上。

教育實力

是否具備優良的教學設施,包括師資力量、歷屆教學成就等。

安全管理

是否具備齊備的安全設施,學校犯罪率是一個比較好的指標來評估校園的安全程度,可考察學校實際配置,還可以將學校是否有過大型的事故記錄作為參考。通常來講,學校裡面還是很安全的,不過,不同學校對於安全的管理和重視程度略有差異,應儘量選擇能夠更好的保障學生安全的學校就讀。

2、住宿

地理位置

學校就近為最佳,近市中心的,近交通主幹道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縮短上學放學的路途時間。

區域治安

應選擇當道的位置租房,如果附近有警察叔叔的治安辦公點就更好了。外來人口多的地方治安會存在隱患,全是學生住的地區經常容易被盜和入室搶劫,如果是白領和當地人生活區的治安會好一些。租房前可以選擇白天和晚上分別去看看,體驗過才能確定是否安全。(未滿18歲的學生邁拓中學是不允許自己出去租房住的)

通訊便利

房屋周邊應有較為便利的交通工具,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逃離現場。

Tips:

通過正規途徑租房,能夠很好的保障安全。找房子的途徑很多,一般來說有:

(1)學校的accommodation office會有房東張貼廣告,這些房子一般信譽比較好,房子的安全設施有保障,但是這些房子通常本身條件不是很好。

(2)師兄學姐們的房子,有一個合租人不租了空一個房間出來,這樣子的房子條件一般不錯。

(3)上街尋找房東直租,有的房子會掛有出租的牌子,價格、傢俱什麼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4)委託中介幫忙找房子,這些房子一般比較貴,但是信譽有中介保障。

3、城市

社會文化

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美國的“小費”文化,日本的“鞠躬”文化等。留學生就應儘可能地做到入鄉隨俗,儘快融入到這種文化中。

風俗習慣

一些國家可能會有需要注意的生活禁忌,例如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家裡的傢俱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忌諱有紋的領帶、忌諱砍價。同樣,同樣的手勢在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含義,例如,中國人伸出大拇指表示稱讚,有“頂呱呱”的意思,而對日本人來說,則表示罵他“你這個老爺子”,毫無讚賞之意。

宗教文化

若是到宗教文化氛圍很濃的地方,應儘量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人群,做到尊重不打擾,在彼此面前儘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觸犯到宗教禁忌。

Tips:

因不同的地域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風俗,留學生在出國前應儘量多查閱資料瞭解,在實際生活中多問自己熟悉的朋友,儘快融入當地生活。

4、兼職

上班地點

大多留學生在國外,為了體驗生活,都會做一些勤工儉學,做一些兼職,應選擇人多、正規的店面,最好能找到直接負責人,能有同伴一起再好不過。

工作時間

儘量不要在晚上,若有特殊情況需要加班,儘量早點回家,乘坐正規的交通工具,不要理會陌生人的搭訕。

Tips:

選擇正規店面、正規行業,不要相信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

5、出行

交通工具

出行應乘坐正規的交通工具、公交車地鐵、出租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打車要坐在司機後面的位置,不要坐副駕駛。外出散步宜在亮處行走,勿帶太多現金出門,最好不要將現金、護照等重要證件集中放在手提袋,在上下交通工具時應提高警覺。

出行時間

儘量選擇在白天,不宜過晚,儘量結伴同行,不隨意在外過夜。儘量避免到人少幽暗的地方。深夜行走必須注意前後行人的動向,若發覺有來意不善者,應儘量加快腳步或繞道人多之處行走。出外旅遊除了行前詳盡的規劃,最好結伴而行並告知其餘本國同學與國內家人,切記莫忘交代行程、目的地等相關聯絡信息。

天氣因素

出行前關注天氣變化,緊急求援電話等保險措施也應在出行錢多加留意。例如,英國莫測多變的氣候最叫出遊者傷透腦筋,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