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21个镇的名字由来!你知道吗?


饶平县

饶平置县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是潮州府继揭阳、潮阳、海阳三县之后所设置的第四个县(当时所辖地域包括今饶平、大捕两县和今潮安、澄海的部分乡镇)。

有关“饶平”这个美称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三饶太平”说,据明万历十年(1582年)潮州知府郭子章的《郡县释名》载:“饶平县成化间置,县在三饶也。三饶:即上饶、中饶、下饶。今县治在下饶,曰‘三饶太平’,此饶平命名之故。”这是“饶平”得名最早的文字记载。

《潮州府志》38卷之《潮汕大事纪》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12月,三饶人饶陆海聚众起义,自称“万户候”。这一年,饶陆海与程乡(梅县)县史陈伏相约,以陈伏为内应,饶陆海带起义群众攻入程乡县。赵庸(南雄候)率潮州卫官兵征讨,杀了饶陆海等150人,其余民众受招安。明成化年间置县,因在平定三饶农民起义之后,取“三饶太平”之意,定名“饶平”。

二、“惟饶故平”说。据清康熙年间饶平知县刘汴(康熙22年至26年在饶任职)修纂的《饶平县志》载:“饶潮湖属邑也,又分自海阳,其建邑以饶平名,乱后思治,固有取尔也,然惟饶故平,衣食足而礼义兴,饥寒迫则奸邪作矣。官思土者,顾名思义;欲使饶永不瘠,平永不乱,政在养民而已。”

三、“梅溪石碑”说,源于王十朋所语“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旱,此处半收。”据清康熙年间饶平知县刘汴所撰的《饶平县志·古迹》中的“梅溪石碑”条目载:“宋王十朋,尝经是地,逆旅中,夜半闻角声,起视莫知其处,周览山川曰:‘异日必有县其地者,立石记之’。相传云:‘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乱,此处半收’。明初,其石犹倒覆在泥中……今片石尚横郊野。”清《饶平县志》亦载:“明崇祯十年(1637年)饶平知县邱金声的《王梅溪碑记》云:宋时王梅溪先生曾经此地,逆旅中,夜半闻角声,起视莫知其处,乃周览山川,知异日必有城其地,遂立石记之,入明犹存..….”而清道光年间郑昌时所撰的《韩江闻见录》一书则略有小异:“宋时王十朋过其地,夜宿双溪口,闻更鼓声,曰:‘他日必有筑城于此者’,因题石云:‘天下大早,此处半收,天下大乱,此处无忧’。以后饶平县名,正符于此,是为双溪石。”

黄冈镇

饶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部、黄冈河下游,其北面东侧,乃是凤岭余脉岗陵,故名凤岗。明初,朝廷决定在这里设巡检司以镇平祸乱,当时饶平尚属潮州府的海阳县,海阳县令便派刘宗仁来主办这事。刘是湖广人,操荆楚音,不懂潮语,上司叫他来凤岗,他误听作“黄冈”,呈文也写“黄冈”,文到上司,也就照批,据《饶平县志》记载:“明初凤岗改名黄冈埠。”“洪武三年设黄冈巡检司”,民间又将“黄冈”称瓮城。据清《饶平县志》载:明嘉靖年间,因倭寇蹂躏居民,余延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潮州知府郭春震至黄冈,着手规划建城。东门在今猪仔场街与中山路交汇处,向北至菜石狮巷北,折西至蟹洞,再向西至小金山西侧。南面直至溪畔街头,折西至太平门,稍偏西北沿今丁末路南边向西进,至城隍庙西侧会合。这座兵家防御之城,又酷似一个向东平放的大瓮,城开四门,东门特别阔大,且外门拱成圆形,颇似瓮嘴,从此,远近都称黄冈为瓮城。1959年6月从凤江公社析出,设黄冈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黄冈镇建制。

三饶镇

在饶平县境北部,驻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为饶平县治下饶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三饶楼。三饶原是县内上饶、中饶、下饶的统称。1958年9月设三饶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三饶区,1986年11月建镇,镇政府设于中华路原县府内。2018年韩江林场并入三饶镇。

新丰镇

在饶平县境北部。镇以驻地名,原南北各有一居民点。南叫庆丰楼,北名荣丰楼。后中间形成集市。取两村之“丰”字,命名新丰圩。1962年6月设新丰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建区,1986年11月建镇。2004年1月,九村镇并入新丰镇。

钱东镇

在饶平县境南部。镇以驻地“钱东村”命名,原“钱东村”改为“小东村”。“钱”涵意富责,“东”学属木,寓根深叶茂,意在“家居荣贵腾达”。1958年9月设钱东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钱东区,1986年11月建镇。2004年3月万山红农场并入钱东镇。

上饶镇

在饶平县境北部,东与福建诏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驻茂芝圩。因原属海阳县元歌都上饶堡,故名。1958年9月设上饶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上饶区,1986年11月建镇,2004年1月,上善镇并入上饶镇。

饶洋镇

在饶平县境北部,东与福建诏安县交界。镇以驻地饶洋圩名。因饶洋圩地处洋较埔,原属上饶镇,故名。1973年设饶洋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饶洋区,1986年11月建镇。蓝屋村是饶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畲族村。该村畲民有农历正月初一食“菜生”,正月二十日于祖祠龕台挂“狗头祖像”供族人瞻仰拜习俗。

新塘镇

在饶平县境北部西侧,邻接潮州市。镇人民政府驻新塘圩。明末圩集置新塘洋地,故名新塘圩。1975年3月设新塘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新塘区,1986年11月撤区建乡,1993年10月建镇。

建饶镇

在饶平县境东北部,东邻福建省诏安县。镇政府设于麻察村。1958年属上饶公社。1962年成立建饶公社,取上饶之“饶”及新建之意而得名。1983年11月设建饶区,1986年11月撤区设建饶乡,1989年11月建镇。

汤溪镇

在饶平县境中部,镇政府设于汤溪水库副坝西侧。此地昔日溪中温泉溢喷,水温高达80摄度,故名烫溪,后易名汤溪。1960年10月设汤溪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汤溪区,1986年11月建镇。

浮山镇

在饶平县境中部。镇政府驻浮山圩。这里是由黄冈河和大、小榕溪三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一块绿洲,洲之边沿逐渐凸起上浮,故名。洲中有一小丘,黄色滑石遍布,山花芬芳,嗡嗡之声不绝于耳,宛若黄蜂戏窝,故此地有“黄蜂采花”之美称。1958年9月设浮山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浮山区,1986年11月建镇。

浮滨镇

在饶平县境中部、黄冈河中游西侧.原名浮墩,20世纪30年代称浮滨。1961年4月设浮滨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浮滨区,1986年11月设浮滨乡,1993年10月建镇,镇政府驻桥头村。2002年11月,坪溪镇并入浮滨镇。2004年3月,新安林场并入浮滨镇。

东山镇

在饶平县境东部,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驻东山圩。1949年建圩于东山村,以村得名。1973年初设东山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东山区,1986年11月撒区设东山乡,1993年10月建镇。

新圩镇

在饶平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原名义安圩(即在长彬村西侧的寨山),建于民国5年(1916年)。后因圩址与原东门圩相邻,为别新旧,称新圩。1961年6月设新圩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新圩区,1986年11月建镇。2002年11月渔村镇并入新圩镇。

樟溪镇

在饶平县境西部。该镇有一条20多公里的溪流,发源于青岚山,汇入黄冈河,两岸生长着高大茂盛的樟树,樟香飘逸,溪水清澈,故名。1961年4月设樟溪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樟溪区,1986年11月建镇,镇政府驻樟溪圩(该圩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

联饶镇

在饶平县境东部、黄冈河北侧。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镇政府驻深涂村。1961年4月析凤江公社联山、下饶两乡成立联饶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联饶区,1986年11月撤区设联饶乡,1988年8月建镇。2004年3月光明农场并入联饶镇。

高堂镇

在饶平县境南部。镇政府驻高堂村。明洪式年间(1368-1398年)梅州人来此山沟池塘边置居,名沟塘。清代建大庙,雅称“高堂”。1977年3月设高堂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高堂区,1986年11月撤区设高堂乡,1992年8月建镇。

汫洲镇

在饶平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汫南后山。这里古称瀛州。因海汉纵横境内,形似“井”字,后改“瀛”为“汫”,故名。1959年4月设汫洲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建镇。

海山镇

在饶平县境南部。这里古称蓬莱,由南北两岛及诸多小屿组成,因主岛有烟楼山,海拔146.5米,故名。1958年9月设海山人民公社,1983年设海山区,1986年11月建镇,镇治黄隆。据传,黄隆原名“黄茫”。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有姓黄人家到此安居,村前是茫茫大海,故称为“黄茫”。后来,该村发生暴乱,官兵前来清剿,误将近邻县的黄茫村剿了。海山岛的黄茫村民闻知,为避免日后再生祸端,便取用隆福寺的“隆”字来代替“茫”字,将村名改为“黄隆”。

所城镇

在饶平县境东南部。明洪式二十七年(1394年)在瞭望山下筑城,设守御千户所,称大城所,简称所城。1958年9月设东界公社,1983年11月设东界区,1986年11月建镇,称所城镇。镇政府驻所城。

大埕镇

在饶平县境东南部、粤闽交界处。从大幕山往下鸟瞰,该镇地域像一只腾飞的金凤凰,故古称鸿程。明代曾以乡贤志士之多而显赫一时。后因这里有大片盐埕,故易名。1986年11月从所城镇析出上东、东埋、程南、上黄、田美、溪美、红花7个村和大埕居委会建大埕镇。镇政府驻大埕圩。

柘林镇

在饶平县境东南部。相传昔时这里柘树成林,故名。1965年设柘林人民公社,1983年11月建镇。

资料来自《饶平胜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