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17節 ▏矛盾:“子夜”過去是黎明

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17節 ▏矛盾:“子夜”過去是黎明


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17節 ▏矛盾:“子夜”過去是黎明

沈雁冰

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17節 ▏矛盾:“子夜”過去是黎明

茅盾(原名沈德鴻,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春蠶》《夜讀偶記》等。

早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1949年後歷任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人民文學》、《譯文》雜誌主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副主席。


1

沈雁冰的青少年時代

十二歲時茅盾在會考作文中就寫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己任”。在父母親的鼓勵下,十三歲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車,開始了中學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業是自命題寫作,很多學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卻借鑑莊子《逍遙遊》中的寓意,寫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鴻鵠》。文中寫了一隻大鳥展翅高飛,在空中翱翔,嘲笑下邊仰著臉看卻無可奈何的獵人。茅盾借對大鳥形象的描寫,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壯志。而且,文章的題目又與茅盾的名字德鴻相合,形象生動,故藉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賞識,誇讚他“將來能為文者”。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學畢業,報考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他自己覺得考得不錯,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發榜時竟沒有沈德鴻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卻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學寄來的入學通知,通知書上寫的是沈德鳴三個字。茅盾趕忙跑到報名處去查報名單,發現自己在填報名單時,書寫潦草,把“鴻”字寫得像個“鳴”字了。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從此,他寫字一筆一劃,端端正正,從不草率,直至80多歲高齡寫回憶錄,還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


2

《小說月報》的年輕主編

《小說月報》,是近現代文學期刊,1910年8月29日於上海創刊。從1921年起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機關刊物,1931年12月停刊,共出22卷。初《小說月報》由惲鐵樵、王蓴農主編。1921年1月,該刊從第12卷第1期起由沈雁冰主編,成為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也成為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陣地。刊物革新後,闢有論評、研究、譯叢、創作、特載、雜載等欄目。


1920年1月第11捲開始進行部分改革,吸收沈雁冰主持新增設的“小說新潮”欄的編輯工作,開始登載新詩、譯文和論文,刊物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同年11月,由沈雁冰接編。沈雁冰即對刊物進行徹底改革。此時文學研究會正在醞釀成立,沈雁冰為發起人之一與北京的鄭振鐸等人聯繫,邀請文學研究會同人供稿。

中國文史常識課第117節 ▏矛盾:“子夜”過去是黎明


1921年 1月10日由沈雁冰主編、經過全面革新的第12卷第1號以嶄新面貌出版,成為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陣地。兩年後,沈雁冰辭去主編職務,由鄭振鐸接任主編。他繼承沈雁冰的改革精神,使刊物沿著前兩卷的方針前進。


3

也曾“矛盾”,擺脫“幻滅”

在關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茅盾開拓了都市題材作品的創作,他的《幻滅》、《動搖》和《追求》的故事發生在兩個都市之中,這些小說深深紮根于都市的大環境中,並以此為背景展開故事的脈絡向前推進。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運筆自如,展示了對都市題材優秀的駕馭能力。而在都市題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魯迅開創的鄉村題材創作。

這三部曲寫的是幾位知識青年在“大革命”中的經歷和感受。革命大潮勇氣又退去,在許多年輕人心中留下失望與惶惑,作者當時心中同樣充斥著這些情感。


4

《子夜》:民族資本興衰史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鬥爭。


5

作品鑑賞

《子夜》所概括的社會生活紛繁萬狀,事件如波,此起彼伏;場面如鏈,交叉出現;人物如星,忽閃忽逝,但整個人物事態的展開又條貫井然,紛而不亂。比如,書中講到吳蓀甫的生活,但是接著筆鋒一轉又講到了雙拋橋。

《子夜》蛛網式的密集結構,表現社會變遷的複雜內容,這種龐大結構所展示的組織人物與事件的辦法之多,敘事角度的變化之繁,足以證明茅盾豐富的創作經驗與對素材的駕馭能力。


風景獨好,禮讚白楊

《白楊禮讚》是現代作家茅盾於1941年所寫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中國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瀕於分裂的局面,中國共產黨肩負著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親身體察瞭解放區軍民的鬥爭生活,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熱愛和讚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


片段欣賞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

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