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今天去鼓樓區政府辦點事情,閒時途徑“安泰河”。這裡榕樹濃蔭、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木質建築、粗獷質樸的古舊條石板路,深深的吸引了我駐足。“安泰河”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中心,是市區東西走向的一條主要內河。它的前身是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所建羅城的護城河。水從瓊東河入古仙橋下,經武安橋(秀冶巷口)、津門橋(古羅城兼濟橋)、福枝橋、新橋(兩橋均在朱紫坊)至安泰橋(古羅城利涉門橋),復經澳門橋(古羅城清遠門橋)、虹橋(在光祿坊南,俗名吉佛亭橋)、倉橋、金斗橋(古羅城金斗門橋)至觀音橋與西水關之水交匯,再由觀音橋流至太平橋與白馬河相通。全長2.52公里。安泰河在歷史上曾是城區運河交通的總樞紐。自宋朝以後,秀冶裡,朱紫坊、桂枝裡一帶,沿河種植了許多榕樹,須長葉茂,綠蔭如蓋,河上船來舶往,古人有“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句,描述沿河風光和運輸盛況。

如下是:“安泰河”示意圖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州古河“安泰河”示意圖

在白馬北路邊上,省話劇院公交站往北走40-50米左右,赫然屹立著一座帶花紋雕刻的石制大門,這就是西水關公園大門。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西水關公園大門

公園大門邊上立了一個石砌牌坊:西水關水閘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西水關水閘

帶花窗的仿古圍牆,採用菠蘿面青石路面設計,讓人們體會到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凸顯了福州街巷文化和歷史底蘊。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西水關公園

河道兩邊,大榕樹枝繁葉茂,彷彿撐開一把把巨大的綠色大傘,搭成了一個連綿不斷的遮陽棚,夏天的時候,使行人走在林蔭小道上,舒適涼爽。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西水關公園

安泰河經過截汙、鋪砌河道、沿河景觀改造、以及建立補水泵站加強水流動等綜合治理後,安泰河水蕩去汙濁,實現水清岸綠。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西水關公園

從西水關公園往東沿河道一直走去,大概走500米左右,就到了“古金斗橋”。金斗橋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文儒坊西口,是聯接倉門街、通湖路的通道。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金斗門

據考證:金斗橋原為羅城金斗門橋。連接倉門街、通湖路通道,橫跨羅城大濠,今文儒坊西口。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修,1986年重修。石平梁橋,東西走向,長10.2米,寬3.7米,跨度為4.7。橋東端有臺階7級,西端有臺階8級。有望柱6根,欄板4塊。橋面由4條長5.4米,寬0.75米、厚0.2米石板條鋪成。(此資料來源:福州老建築百科)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古金斗橋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古金斗橋

繼續往東走,來到一條幽長的走廊,木頭柱子與地面相接處用了石頭墩子,顯得是那麼的自然而又和諧。不僅豐富坊巷的輪廓線和層次感,而又讓人感覺到別具特色的古巷風情。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走廊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山潭澗

沿河繼續往前走,越過通湖路,就到了“光祿坊公園”。光祿坊公園保留了光祿坊33號和79號兩座歷史建築。兩座古建築以及老佛殿前的南北向通道,將整個公園分為3個地塊,形成公園的三大主題區。靠南后街這頭,是名人風采展示區。從老佛殿前的通道往西,是民俗風情展示區。老佛殿前的通道往東,是建築藝術展示區。沿安泰河,還設置兩處親水平臺。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光祿坊公園

河道兩邊柳樹,隨風飄動,與碧清的河水、古樸而又滄桑的“澳門橋”構成了美麗的畫面。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安泰河(靠近澳門橋)

澳門橋:原為唐羅城清遠門橋,俗名鴨門橋。可能因諧音改此名。是羅城西南清遠門外大濠橋,連接澳門路與南后街之間,南北走向,單孔石拱橋,跨長10米(三丈三尺),寬6米,1978年重修。橋原構仍保存在新擴建橋下,拱券、橋石俱完好。(此資料來源:福州老建築百科)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澳門橋

繼續往東走,就到了“安泰橋”:安泰橋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八一七北路上。唐天覆元年(901年),王審知築羅城,南門擴至今安泰橋,稱利涉門,在門外護城濠上建利涉門橋,長11米,寬10米,後改名安泰橋。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重建。橋下是古城運河交通樞紐,人們從這裡下河登舟,東可達閩江,西可遊西湖。每年端陽佳節,鼓樂喧天,龍舟競渡從橋下穿梭而過。城區進出口貨物多在這裡集散。隨著城市道路的發展,安泰橋又成為城區中軸線上的主要橋樑。(此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安泰橋

越過安泰橋,就到了“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朱紫坊位於福州市津泰路南側的安泰河沿,舊名三橋,為唐羅城護城河之一。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版,朱紫盈門,故名。坊內有名士鄭堂住宅,清北洋水師“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廈門大學校長薩本棟、中山艦艦長薩師俊的故居。民國海軍宿將薩鎮冰晚年也曾居此。沿河古榕垂髯,明、清民居鱗次櫛比。(此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方伯謙故居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朱紫坊這一帶園林建築獨具特色,代表作就是芙蓉園,清代楊慶琛《朱紫坊》詩云:

畫欄容易夕陽斜,燕子難尋王謝家。

朱紫坊前留古巷,芙蓉園裡訪秋花。

相公功業歸青史,詩客聲名重碧紗。

幾度津門樓上望,西風暮色噪寒鴉。

芙蓉園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法海路花園弄,園後瀕臨朱紫坊河沿,始建於宋代。原為宋代參政陳革華芙蓉別館,後為明葉向高別墅,清為藩司龔易圖所有,重加修建,闢“芙蓉別島”,整個園林佈局優美,極富有福州民居、園林特色。在芙蓉別島廳,集杜甫詩句為聯:“旁人錯比楊雄宅,日暮聊為梁父吟”。解放後曾作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委員會的會址,文革中遭破壞。(此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閒遊福州古河之“安泰河”,見證了福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朱紫坊街區

千百年來, “安泰河”的河水一直靜靜的流淌著,兩邊的古榕樹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就開始站立和守衛在河的兩邊,它彷彿在窺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讓我們肅然起敬。也只有它見證了古福州曾經的繁華、以及無數的曲折與坎坷。每一個遊覽“安泰河”的遊人,都能體會到老福州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更加自覺的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珍惜和保護好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