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以上糖友合併心臟病,當心率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該注意了

劉奶奶是一位有著十年糖齡的糖友,家住五樓。過去每次爬到三樓,劉奶奶就會感到心跳加速、喘不上氣。但最近她爬上五樓,雖然仍然有氣喘不過來的感覺,體力也不如以前了,但是自己的心跳卻沒有太大改變。在複診時,醫生讓她做了心電圖,並告訴她,這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性心臟病的表現,需立即接受治療,否則可能危及生命。


兩成以上糖友合併心臟病,當心率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該注意了


糖心病隱匿 勿與冠心病混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指出,糖尿病性心臟病(以下簡稱“糖心病”)是比較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發病率可達20%左右,且隨著糖齡的增長,發病率會逐年增高。但由於糖心病症狀不典型,病情隱匿,往往易被忽視或漏診。

很多人會將糖心病當作冠心病治療,糖友患冠心病的確實幾率較大,但是糖心病與冠心病卻是兩種病,其發病機制以及治療都有差異。冠心病是由於心臟大中動脈硬化閉塞,從而導致心臟缺血、缺氧,甚至心肌梗死。

而糖心病卻是由微小血管病變加之神經損傷所致,雖然患者也會出現心臟的缺血、缺氧,但由於是小血管的問題,造影檢查很可能無法發現,且因為有神經損傷,所以糖心病患者往往不會有心絞痛症狀。

陳小燕指出,心絞痛是身體給患者的保護性警報,提醒患者立即停止活動,尋求救治,沒有了心絞痛的症狀,糖心病患者也就失去了最後尋求救治的機會,因此這類糖友發生突發性死亡及心衰的風險很大。但是,如能做到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則可防範於未然。


兩成以上糖友合併心臟病,當心率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該注意了

固定心率 查下心電圖

既然糖心病如此隱匿,患者如何做到早期發現呢?陳小燕表示,糖友在被確診後,應立即做心電圖等檢查,看有沒有異常,隨後應每年體檢,篩查糖心病。在臨床上,很多糖友是因心率的異常從而被發現糖心病的。

陳小燕表示,當糖友心臟的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時,就會表現出心率的異常,如固定心率。正常狀態下,心率會隨著人體的活動而改變,如安靜狀態下心率會減慢,運動狀態下心率會加快。而固定心率則提示不論糖友處於什麼狀態,心率都不會有明顯變化,甚至沒有變化。

當糖友發現自己心率不會隨運動改變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通常在門診,做些簡單的診查,如觀察站起、坐下以及深呼吸時的心率變化,用聽診器聽心音的音調變化,有經驗的醫生即可判斷有無糖心病的可能。此外,患者還可通過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及特殊檢查確診。

陳小燕提醒,糖心病患者往往還會伴隨其他部位的自主神經功能損傷,如胃腸神經、植物神經、外周神經等,所以當出現其他部位的神經功能損傷時,最好篩查一下糖心病。


兩成以上糖友合併心臟病,當心率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該注意了

營養神經 改善微循環

糖心病與冠心病的治療不同。根據致病原因的不同,糖心病治療需兼顧以下事項:

控制血糖平穩:糖心病治療的首要任務是控制血糖,使其平穩,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達標,以及全天血糖波動不要過大等。

神經營養藥物:由於糖心病包括心臟神經受損,所以患者應使用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依帕司他、神經生長因子、維生素D等,幫助恢復神經功能。

改善微循環:糖心病是由於微小血管的問題所致,所以在使用改善循環的藥物時,一定要兼顧改善小血管的血流狀況。同時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血液黏稠度過大。

改善血脂:血脂與心臟病有著密切關聯,有許多研究發現,控制甘油三酯能改善糖友的微血管病變嚴重程度,對糖心病的控制也有很好的幫助。所以糖友在清淡飲食之餘,應監測甘油三酯的水平。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陳小燕

通訊員/韓文青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