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每年成千上万低龄留学生留学西方国家有什么看法?

乔丹335


让子女接受西方教育无口厚非,如果因此而怀疑、摈弃、批评中国教育,那就是民族之敌,中国教育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改革前行,中国教育具有自身特点,不仅不能放弃,更要还要光大发展。


曾蕾1709


这些低龄中国留学生家庭非富即贵,又崇洋媚外,虚荣。大多是在国内成绩并不好,就弄到贵族私立学校。这些私立学校老师怂恿这些孩子家长说,不如送出国,外国怎么怎么好了。还开设了低龄学生留学预科班,和国外目的学校和寄宿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是一条龙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阳洋21055120


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大多因为父母虚荣,其实没有什么必要。近些年,留学回来连工作都找不到。简单说,留学的黄金时间,早已过去!小小年纪,既没有了解中国,又不懂的国外,最后中不中、西不西,啥都不懂!结果呢?弄得父母穷于奔命!真正从容花得起钱供子女留学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周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生命的追问


情况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书香门第,望子成龙,觉得西方的学习环境好,从小就把孩子送到西方接受教育,成材者有。

二,富豪子弟,家财万贯,为了炫富,把孩子送出国,在亲属邻里,朋友圈,都有牛逼可吹。每年花销上百万,孩子在国外每天花天酒地,无所事事,最后一无所获,一地鸡毛。

三,装逼,得瑟的大有人在。本来家境不怎么好,孩子也无意出国学习,但攀比心理,看到谁谁谁家的孩子都出去了,为了面子,瘦驴子拉硬屎,借钱负债也把孩子送出去。能不能完成学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孩子出国了。

虚荣心,攀比心理要不得,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WMH走在路上


从中国第一批外派留学生谈起:

上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留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了各领域的佼佼者,比如我们熟知的周培源、茅以升、梁思成、竺可桢等都位列其中,应该说这是清王朝为数不多的几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件!


促成这批学生留学的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而李鸿章之所以有这样的觉悟,其实最早还是来自于魏源的《海国图志》,编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我们熟悉的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这句话也被识时务的李鸿章作为了洋务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这才促成了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的行动!


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留学目的性相当明确,“师夷长技以制夷”直指我们自身的软肋,我们的科技、军事等方面在那个时候跟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是一丁半点,所以唯有通过学习,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反过来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振兴国家,抵御外来侵略!不得不说,这样的思想在当时是相当有必要的!因此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的留学制度长盛不衰,从官方公派留学延伸到现在的官派与自费并举,并且在年龄上也从早期的大学生为主,发展到现在朝低龄化发展!

二、中小学生留学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教育上的两极分化以及家长对孩子未来焦虑情绪的蔓延!


单独拿中小学生也就是低龄化留学现象拿出来分析一下,我觉得目前低龄化留学现象背后,反映的一定是两极分化与家长焦虑情绪两个问题:


1、低龄化留学现象反映的是教育资源争夺的两级分化严重的事实:

根据澳大利亚移民与边境保卫部官方信息,学生或监护人一年的生活费为19830澳元(约10万元人民币),有专家预计公立小学费用约为5~6万元,私立小学学费稍高。假如一个学生赴澳读小学,一名家长陪读,那么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大概需要25万元人民币。新西兰的小学一共6年(1-6年级),根据年龄5岁开始上学,一年有四个学期,每学期都可以入学。据了解,新西兰公立小学国际学生每年学费一般在11000新西兰元(约5万元人民币)左右,一年生活费约15000新西兰元(约7万人民币)左右,费用相对低廉。

根据上面信息我们看到中小学出国留学一年的费用,新西兰是12万,而澳大利亚则需要25万,当然不同国家费用都不尽相同,但是只要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估计选择的话都会选择更好一点的,因为如果去往还不如我们的国家,那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能把孩子送往国外读书的家庭,至少也要中产(不含)以上才可以,这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得了的!


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往国外呢?其实所谓的开阔视野,学习先进文化都还只是表面,真正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深造,毕竟能赶上我们竞争激烈的国家并不是太多,在国外考个好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要远远小于国内,这也是父母把孩子送往国外的主要原因!

2、低龄化留学背后反映的是家长不断蔓延的焦虑情绪:

孩子上学家长愁,从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竞争,部分城市幼升小的考试搞的如火如荼,其实反映出来的就是人多好学校少的事实,能挤得进去,就有了未来升入好的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希望,挤不进去未来的升学只能听天由命,毕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仅是在全国都这样,在每个城市来说资源一样存在不均衡,就比如高中,依然会存在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一旦挤不进第一梯队,家长只能开始给孩子找别的出路,于是留学就成为了其中的可选项!


3、低龄化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低龄化留学到底是不是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呢?说实话,也完全是一个未知数!其实不管哪个国家,最终人才的选拔必定还是要落脚到能力上,选择出国留学只能说是在环境上给孩子多了一种宽松的选择,让孩子能够有相对多一些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会不会最终实现,还是要看你自身是否具备这种能力!


我初中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以后被父母送到某国读的大学,但是据说也只是一个杂牌大学,四年时间,甚至连英语都还停留在出国前的水平,那你说他的这种出国能有多大价值呢?

低龄化留学有它存在的意义,是客观的无奈逼迫家长做出的主观的选择,但是我想说最终这种选择是否会朝着我们的初衷发展,最终还是要反过来看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低龄化留学的价值或许并没有很多家长看起来的那么充满诱惑力!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我觉得,我国不应该让低龄学生留学,首先生存能力差,辫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人生观价值观沒有形成,让西方的一些不好的东西过早地进入他们的思想,而且在成人之前没有机会很好地认识中国的社会,容易造成被洗脑后崇洋媚外,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忘的一干二净,至于有些为把子女送出国父母在国内无人孝敬的地步。


龙是我的开心果


这些孩子做父母首先心理扭曲,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做父母的确对外国实际一点不了解,有的道听途说,其次没有爱国之心,父母在国内赚钱让孩子在外国享受,定居,决得孩子有出息娶了外国媳妇嫁了个外国小伙好象高一等,所以说这些做父母的心里扭曲不爱国都具备了才这样培养子女的!


乐乐259036911


不是什么好事,少年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不可能有爱我国的教育,反而会形成一批利己主义者,等这些少年成年后,就会像今天要喝矿泉水的公主样的小姐那种忘恩负义的叛徒,对祖国没有半点留恋,我们给别国贡献了我们的孩子,对我们的祖国是不可想象的伤害


尊师爱教


无论什么事情,可以从几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我们从邓小平同志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看,每年有很多低龄学生外出留学,这说明国家富强很多人有能力让子女教育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无论到了哪里,黄皮肤打下的烙印应该使他们忘不了生他养他的地方。我们应该多些自信,給别人多些自由,他们在外成功了,除了为国争光,有利国际交流还为国家增加了人力储备。应该给予理解。


用户秋末


这个问题表面简单,是应时的功利,其实内里很复杂。

我的朋友中,孩子很小就把他们,表面上看,肯定有不少人变得学历耀眼,见识眼界不凡,甚至有不少成就,但人生必须明晰,优秀的毕竟是少数,峰顶很拥挤。更多的人只是陪衬,只是点缀,虽不可否认,他们也一定获得了不同的教育和成长。

更深也更重要的却是,他们从小就缺少了“根”的人性成长和成才的教育!这才是人性塑造、成才和为什么而奋斗的根本!

先看看那些在发达国家被生、被长的华裔的二代、三代,他们中确实有成功的,有在外国成功的人,但大多数也不过平凡,只不过是在那些不是祖国的发达国家。而年少之子就被送上功利战车的父母,也可以被理解,他们没有办法啊!然而父母付出的心血的抉择,不可谓不痛苦和纠结,他们可以说是被爱而爱,才做出了这样的抉择。因为未来他们也无法想象孩子学成又不愿回来,自己又该如何作想和生活得有意义?

中国社会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宽容。我们确实该让那些父母好好想想,你们和你们心心念念的孩子这样最该得到人性教育和成长的少年甚至儿童时代,你们又给了他们什么?他们真的过的、发展的,就一定好吗?他们如果回来看望你们,你们还会认为这儿女是你们想要的吗?

至于大学生出国求知求学,大多数的学子业已成人,待进步、深造后回到中国发展的热土上并不奇怪。因为他们青少童年已长成,三观自我已树下,相信他们在自己的根和中国的根的统一上,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生活中,作为大学老师的我的眼前,年少和年青出外留学的学子无数。甚至就在前不久的火车座位旁还遇到去美国名校读博的年轻人,通过交流,我读懂了他的纠结和向往,中国才是你乃至他的根,才是热血沸腾的妈妈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