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你可能还不知道陈薇是谁,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当前正发生的新冠疫情。

没错,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与这次疫情有关,她正是有她所带领的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且当前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如果你还是不太了解陈薇是谁,接下来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位牛人像神一般的简历:

陈薇院士今年54岁,在我们国家从年龄上看,这已经是院士当中非常年轻的。


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陈薇1966年2月生于浙江兰溪;


18岁,考入浙江大学;


22岁,被免试推荐到清华读硕士学位;


25岁,被特招入伍,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32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选入军事医学A类人才库;


37岁,成为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46岁,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49岁,晋升少将军衔53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54岁,2020年1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

单从个人成长履历上看,就已经让许多人望尘莫及了,如果要说到陈院士的工作经历,你一定会忍不住为这位硬核院士疯狂点赞

她曾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军队列入战略储备的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


汶川地震时,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


2003年SARS期间,陈薇团队首先证实“重组人干扰素ω”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复制,对防范一线医护人员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年,带领团研制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产品。

直到今天她再次带领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且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成就一番事业的种子早已埋下,

剩下的只是成长与时间问题。


刚开始,陈薇并没想做科学家。

她长发飘飘,前卫而时尚,网友看到她年轻时的照片大呼是“初恋脸”。


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生性活泼的陈薇,虽是理科生,但是喜欢文学和舞蹈,常常光顾周末学生食堂舞会。还是大学咖啡厅的第一批女服务员。

由此可见英雄并非都是天才,大部分的英雄也有着于普通人相似的成长经历,而后来ta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这背后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千万次的努力与付出。

陈薇之所以后来选择从事医学病毒研究,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需要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取抗体,在军事科学院,她被这里尖端课题和科研设备所吸引,产生了一种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求知欲有多强,ta未来的成就就可能会有多大,而青年时的陈薇正好处于对人生未来充满了求知和探索的阶段。

于是在1991年,硕士毕业的陈薇作出了一个选择:参军,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

很多人并不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签约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她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家人朋友都觉得清华毕业的硕士到部队就等于埋没了自己,甚至认为“入伍就是落伍”。


当初的决定似乎也注定了陈薇今天能够取得傲人战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人的一生可追求的有很多,凡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在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上大都极少会被外部的因素所影响,一个人是否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核心就看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定力,而这种定力就是恰恰就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说到“定力”有些朋友肯定会存在疑问?究竟何为“定力”,通俗点讲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足够坚定,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又是否能够摒弃外部的杂乱之声,从而凝心聚力专心致志的成就自我。

用佛家的话叫做:禅定

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下,凡是成就一番丰功伟业的人,大都不会被金钱和物质所左右,而陈薇恰好就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一点贡献的人。


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不顾安危,零距离与病毒接触,

是使命责任,更是平凡女人的无私与奉献


2003年全球爆发“非典”危机,37岁的陈薇,临危受命研制预防“非典”病毒的疫苗,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天天泡在实验室。她带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与“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进行非典病毒的体外细胞试验,构建新的动物实验模型。

虽然团队拥有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但相对应的防护服根本不够用,陈薇团队坚持依靠现有的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根据常规,人在负压实验室一次最多工作5个小时就必须出去透透气。但是为了和疫情抢时间,她和同事们不顾实验室里负压缺氧的环境带来的剧烈头痛,进去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为了多待一会儿,进实验室前,还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湿,以减少出来的次数。甚至在试验的关键时期,陈薇与团队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

在实验最关键的时候,陈薇和组员们在实验室48小时没有合眼,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由于干扰素的保护,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爆发并出现讯速向外蔓延的态势。一时之间,引发全球恐慌。

为了将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陈薇不顾艰险,率队赴非,2014年,世界首个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研制成功。不久后,陈薇团队拿到了境外临床试验的准入证,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的“零”突破。


她是天使,是英雄,是病毒的终结者,

但她也是女人,更是一位母亲


当时在与非典病毒做斗争期间,在长达100多天的时间里,她的丈夫和4岁半的儿子没办法见到陈薇。一天,有人告诉她的丈夫麻一铭,今天的《东方时空》可能会有陈薇的镜头,他就和儿子在家里盯着电视机等,妈妈一出来,儿子就主动扑上去亲吻电视,这一幕被细心的丈夫麻一铭拍了下来。

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但是身担重任的陈薇,在完成任务与照顾家庭上她依然选择了牺牲家庭,然后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时间与病毒赛跑,争取最大限度挽救更多人的健康生命。

陈薇说:“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如果我研制的疫苗没有应用,我觉得很庆幸,至少全世界人民都是安全的。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很常态,我的前辈、老一辈的科学家,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一辈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国家或者军队需要我们拿出力量、展示我们的力量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军队的力量在,从SARS、汶川、奥运安保到埃博拉。”

近30年的军旅岁月,在陈薇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始终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做为一个女人她在与病毒作斗争的道路上,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数不胜数,作为一个母亲她为儿子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

她是《战狼2》里女主原型,曾被誉为病毒终结者,她就是陈薇

在陈薇看来,作为军人,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打仗,一个是准备打仗,我们目前在疫区,就是要打仗的,而准备打仗就是此前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积累。这,是陈薇的态度。

从陈薇院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更看到了无数医学科研人员在践行责任与担当背后所做出的牺牲与风险。

苏轼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陈薇院士正是在用近半生的经历在告诉着我们,“想要有所成,必要有所舍”,一个人如果要的太多,相反能够得到的反而会很少。

在当下如果说,要追星,像陈薇这样的人,才是我们14亿人最应该追的星!

在此向陈薇院士点赞致敬,向一线与病毒做斗争的医护人员点赞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