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 互聯互動——福利路街道黨建引領打造社會治理新模式

去年來,福利路街道黨工委緊緊圍繞區委“黨建引領、融合共治”主題,豐富“福利溫度”黨建品牌內涵,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通過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引領帶動各項工作齊發展。

一、打響黨建引領“先鋒戰”,紮實推進街區治理

街道黨工委緊緊抓住“民生”這把鑰匙,將城市基層黨建的溫度與幸福指數、民生熱度緊密相連,深化拓展“福利溫度”黨建品牌內涵,努力讓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

一是回應群眾所需有態度強化基層堡壘硬實力。有序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四級聯動機制,打造四級網格平臺,將駐街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納入網格平臺,在樓棟設置“三欄一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編織一張網格兜起街道社區大小事。目前,初步將轄區劃分為1個一級網格、11個二級網格、86個三級網格、148個四級網格。推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三個一”便民措施,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注重創新方法手段,堅持把標準化建設作為提高黨建質量的重要途徑,規範實施聯點包抓、工作月報、例會分析、督導問責、考核考評等5項工作機制,壓實支部主體責任、支部書記第一責任、支部副書記或組織委員的主抓責任、其他委員的分工責任、全體黨員的參與責任等“五項責任”,確保形成合力,強勢推進。

二是黨建資源整合有力度提升組織生活凝聚力。從細推進全域化黨建,集結整合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構建區域黨建共同體,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5個,設立天鵝湖社區“工地臨時黨支部”、長業大廈區域化黨建服務站、絲路電商園B區“福利驛站”,力爭實現黨的組織工作全覆蓋無遺漏,形成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互聯互動、融合發展一體化格局。吸納12家轄區黨組織組建“大工委”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與30家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認領服務項目32個,累計開展活動39次,解決問題與需求5個。聯合虹盛影院播放紅色電影12場次,累計觀影黨員1440人次。

三是居民協同參與有熱度增強黨建文化吸引力。以街道大工委為引領,講好轄區故事,挖掘紅色元素,已整理挖掘出6名先進老黨員資料。開闢有聲有色陣地,講好福利家園故事,聯合區委黨校開設紅色大講堂,與虹盛電影院聯合舉辦“紅色電影月展播”活動,開展紅色文化圖片巡展,邀請老黨員、居民群眾講述轄區故事。舉辦“唱響紅色旋律增溫福利家園”文藝匯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我與祖國共成長”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參與黨員1500餘人次。

二、打好民生改善“攻堅戰”,全力以赴服務群眾

一是用心服務群眾解決難題。持續深化“進千家門、訪千家情、解千家憂”主題活動,做到“三必訪”、“五到家”,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共走訪18927戶,徵求到意見需求1240條,解決訴求686條。為莊浪西路社區家屬院、紅星社區回收內外樓、工交院等5個小區解決了一批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是持續轉化成果落實民生工程。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推動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著力打造“兩巷兩園兩角一中心”這一民生工程,即在清真寺小巷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一條街,在頂好巷打造“一線三點”垃圾分類示範區域;在水廠家屬院、蘭鋁二區打造“花園式社區”;在紅星社區、蘭化26社區東北角,計劃打造集休息、健身、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拐角花園;在蘭化22街區社區打造“區兩代表一委員及工會活動中心。

三、打贏城市管理“精細戰”,建設靚麗福利街區

為建設“街巷可以散步,建築可以閱讀,城市要有溫度”的現代化城市,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實行地企聯動、部門聯動,用心用力打造宜居宜業街區。

一是搭建“一網一圖兩平臺”。實施網格化管理,將支部建在網格上,根據黨員數量、分佈情況,合理細化黨員樓棟支部任務,建立網格黨支部86個,確保黨組織和網格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和網格長同步配備、黨建工作與網格治理同步推進,做到“一個網格一個黨組織、一個書記一面旗幟、同一個黨員一根標杆”,實現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三同步”;繪製一張社會治理圖,建立“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將建國前老黨員、道德模範、蘭州好人、特殊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納入“正面清單”管理,將有前科的、邪教、吸毒人員等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充分發揮“兩個清單”的激勵促進作用,融入到履職盡責工作中、深入到為民服務中、滲透到幹部的一言一行中,定目標、定任務、定責任、定壓力;搭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兩平臺,積極整合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構建區域黨建共同體,形成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互聯互動、融合發展一體化格局。

二是大督查機制助推解決難題。把城市管理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項全街性的重要工作,做到思想統一、認識一致,每週例會研究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熱難點問題,並針對突出問題採用明察暗訪、突擊檢查等方式加以解決,不走過場,務求實效。對於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發現的問題,形成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落實的工作機制。

三是抓街貌整治實施精細化管理。街道屬主城區,住宅林立,店鋪眾多,小區、店鋪門前形象、秩序的好壞關乎城市的臉面和管理水平。以社區志願者為主體力量,帶動社區內長期服務的物業、保潔等有生力量,聚焦背街小巷、小區環境,集中開展環境大掃除、秩序大整治行動。在莊浪西路、金利花園巷、大壩市場沿街設置垃圾分類、創建文明城市等綠色公益宣傳廣告,對山丹街、莊浪西路沿街30個花箱見縫插綠,加固美化,並清潔沿街樹坑260餘個,清洗公園路、莊浪西路沿街路面1500米。

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克時艱齊促發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街道通過採取“五個一”措施,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戰場一線飄揚,讓黨徽在防疫一線閃耀。

一是支部建在一線指揮,築牢戰鬥堡壘。充分發揮黨建四級聯動機制,依託街道社區87個黨支部、非公企業黨支部,在79個居民小區和各勸返點建立72個臨時黨支部插黨旗靠前指揮調度,組建由市區部門、街道社區黨員幹部組成的戰“役”先鋒隊72支,積極參與對外來人員進行勸返、體溫測量登記、疫情防治、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當起了各個小區和勸返點的“守門人”,與社區黨員幹部、居民志願者一道,用行動築牢了小區防疫的安全屏障。及時宣傳街道社區防疫工作先進典型事蹟,在街道公眾號開設防疫側記專欄,製作疫情防控漫畫、宣傳片,主動徵集防疫作品,用不同形式致敬“疫”線人員,發佈各類典型宣傳信息62篇,其中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1篇、省市級媒體刊發18篇。

二是黨員頂格一線防控,前沿阻擊疫情。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網格化管理模式,以每個網格為作戰單元,設置黨員先鋒崗72個,吸納380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加入並簽訂《黨員承諾書》,廣泛動員43名轄區居民黨員加入社區疫情防控隊伍,深入網格參加疫情防控。針對社區“三不管”樓院值守任務重的困難,設置街道幹部“帶班點”17處,機關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利用“小班制”“輪班制”,全天24小時值班值守,擔當起了防疫工作的中流砥柱,築起防疫“長城”。黨員幹部、志願者參與防疫防控工作以來,共走訪排查群眾32385人次,張貼發放宣傳彩頁61000餘份,開展疫情防控宣傳2300餘次,幫助群眾答疑解惑784條,幫助群眾代購生產、生活資料690餘件(次)。

三是組織沉到一線督戰,強化履職盡責。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成立由街道紀工委、人大工委、應急管理辦公室組成的聯合督查組,突出對重點人員排查、各類物資發放、幹部職工履職盡責等重點內容監督檢查,緊盯復工復產集中期關鍵節點的防控監督工作,做到監督檢查每日不間斷、問題蒐集每日不間斷、督促落實每日不間斷。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目前共開展監督檢查33輪次,發出疫情期間履職要求和工作提醒27條,提出工作意見建議8條,約談幹部5人次。

下一步,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緊圍繞區委“141”總體發展要求,以“精緻蘭州、西固行動”三年計劃為統領,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譜寫西固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彙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