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俗話說“父愛如山”,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嚴父”的教導。因此,兒女是否成才,就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說法。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無論是父愛還是母愛,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得、最無私的關愛。任何一種的缺失,都是不完美的人生。

在古代,幼年失母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然而,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嚴父的教導更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可是,大部分人在年輕時,總是對父親有這樣那樣的誤解,相對來說,更向往慈母的懷抱。只有待到自己也為人父母后,才能真正理解,父親當年“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嚴厲,其實才是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回憶。

自古以來,父子之情,乃是人世間最珍貴的情懷,沒有之一。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在《紅樓夢》裡,同樣也有父子之情的存在。即使有時候,那份父子之情會被旁人所誤解。然而放之於當時的此情此景,或許,那些我們眼裡所看到的“子不教”,也並非“父之過”。

賈珍與賈蓉的父子情:

在《紅樓夢》裡,賈珍與賈蓉這對父子,應該是最受人不齒的父子。很多人以為,賈珍自己的放蕩下流,導致了賈蓉這個兒子的不學無術。更因為賈珍和兒媳秦可卿之間的不論之情,直接導致了賈蓉有屈難伸的、報復性的反彈。

然而,換一個人站在賈珍的立場上,如何教導自己的兒子才算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呢?

作為公卿世襲的寧國府當家人,賈珍的父親賈敬早年就出家修道不問世事。雖然賈珍的幼年遭遇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賈珍成年後,娶妻生子、承受祖宗蔭庇的角度上,賈敬是沒有虧待到賈珍的。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而受自身條件與資質的限制,賈珍並沒有勉強地走仕途功名之路。既然自己沒有那份天賦,又何苦去自討苦吃?所以,賈珍選擇了安分守己地呆在寧國府、管理寧國府。在待人處事的方面,賈珍是做得很不錯的。

《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情練達無非就是待人處世。賈珍的人情練達做得如何?

秦可卿死後,賈珍知道寧國府自己身邊沒有合適的管理人,立即全權相托於王熙鳳、而且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這份決斷與豁達,也足可證明賈珍在為人上還是有可稱道之處的。

最受人詬病的,或許就是賈珍與賈蓉父子調戲尤二姐尤三姐姐妹的情節。認為這是賈珍為老不尊,父子聚麀之誚。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然而,尤二姐尤三姐是什麼人?賈珍續絃的尤氏夫人的繼母的拖油瓶。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層關係,甚至連一口氣讀完都有點費力。

站在賈珍的角度,只不過是賈珍名義上的小姨妹,根本沒有任何的血緣之情。只要賈珍和尤氏之間有些許夫妻之情,尤氏夫人對尤二姐尤三姐的態度,必然就是賈珍的立場。

而尤氏夫人與尤二姐尤三姐之間的關係,天生就是敵對的關係。這是一個自古以來無法調和的矛盾。所以,尤二姐尤三姐在賈珍父子眼裡,不過就是一對可供褻玩的花瓶。

別以為賈珍何賈蓉一起跟尤氏姐妹拉拉扯扯就是父不父、子不子。在封建社會里,越是有錢人,越是權貴人家,父子相攜出入風月場所,幾乎是名正言順的。我們並不能用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評價。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因此,賈珍之於賈蓉,其實是一種比較過分的溺愛。只不過,賈珍所表現出來的“嚴父”之情,並不是正統的道貌岸然,而是他自己所認為的“無可無不可”的縱容而已。

實際上,在整個《紅樓夢》裡,假如也從未有過對父親不滿的隻言片語。

可見,在賈蓉心裡,即使對父親不是特別敬重,至少也沒有多少怨恨之情。至於賈珍與秦可卿之間的關係,倒是不值一提了,根本就是空穴來風之事。

賈赦與賈璉的父子情:

相對來說,在《紅樓夢》裡,賈赦是一個被邊緣化的人物。作為榮國府的長房嫡子,手裡沒有半點話語權。整個榮國府全部被賈政這個弟弟把持。甚至連居所也被遷到了榮國府的角落。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雖然,在《紅樓夢》裡並沒有明說賈赦為何落得如此下場,但從那個中秋之夜的家宴上,賈赦說出“天下父母本就偏心”的故事來看,賈母對賈赦的處置,應該還是有點過分之處。

事實上,對賈赦的怨言,賈母並沒有明顯的反駁。或許,母子連心,就賈母內心而言,也覺得對這個大兒子有所虧欠之處?

只是,從賈赦一貫的表現來看,賈赦遭到這個待遇也確實有點重了。賈赦有哪些缺點?最受人詬病之處,就在好色貪財兩點上。年過半百之人,卻覬覦正值妙齡的鴛鴦,想納她為妾。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在那個時代裡,以賈赦世襲三等將軍的爵位。納幾房小妾可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娶妻選德,納妾從貌,即使賈赦再年老,只要納妾也必然選擇年輕貌美的女子。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更何況,我們或許也可以認為,榮國府這麼多丫環,賈赦偏要選擇鴛鴦,是不是有其它所圖?

大家都知道,賈母有個小金庫,這個小金庫就是由鴛鴦掌管。可以說只要掌握好了鴛鴦,也就掌握了賈母、乃至整個榮國府的財政大權——明面上,榮國府已經入不敷出沒有多少餘糧了。賈母的小金庫,或許就是榮國府裡最後的一桶金。

如果賈赦順利納鴛鴦為妾,掌握了財政大權的賈赦,會不會鹹魚翻身拿回自己應有的管理權?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對旁人來說,誰管理榮國府都沒有問題,甚至對賈母來說,讓二兒子賈政當家,貌似更有利於家族的發展。然而對賈赦而言呢?

如果賈赦真的那麼一文不值,為何世襲的爵位卻沒有剝奪?當然,想要將爵位轉到賈政頭上,是需要皇帝批准的。或許賈赦也還沒有到那個地步。既然沒有到那個讓皇帝都看不上的程度,誰能說賈赦就絕對不能管好榮國府?這還是一個兩說的問題。

賈赦自己做兒子受盡了委屈。那麼,他對自己的兒子如何?

賈璉這個兒子,分明就和父親不是同一條心。長期跟著叔叔嬸嬸轉,甚至連住處也離叔叔更近。換了任何一個父親,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方式教訓自己的兒子。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即使賈赦再沒有話語權,管理、教訓一下賈璉,在整個賈府也是無人敢擋的。但是,賈赦有做過嗎?

除了那次安排賈璉搶石呆子的扇子,被兒子反駁了幾句,賈璉便捱了一頓揍之外。似乎很少有賈赦對賈璉說三道四的記錄。難道賈赦真的不知道兒子和自己不是同一條心嗎?

只不過,或許是賈赦也認清了現實,既然兒子和叔叔一起混能獲得更好的前途,拿到更大的實惠,“親願親好、鄰願鄰安”,何況自己的兒子?

所以,賈赦也就默認了賈璉的選擇,很少干涉兒子的實際行動。這一點,難道不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大的支持嗎?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相對於賈珍對賈蓉的縱容,賈赦對賈璉則更多是冷眼旁觀。

一方面,不想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讓兒子和叔叔之間產生隔閡。只要賈璉能有半點成就,即使是在賈政的扶持下獲得,但誰能說賈璉就不是賈赦的兒子?因此,賈赦對賈璉的父子情,或許也的確可以算得上“父愛如山”。

賈政與賈寶玉的父子情:

在整部《紅樓夢》裡,賈政與賈寶玉這對父子,是交流最多、但矛盾也最為激烈的一對。

我們都知道,賈政已經是榮國府實際的掌門人。儘管對外而言,世襲的爵位還在哥哥賈赦的頭上,但即使是在林如海這個妹夫心裡,賈政的份量也要遠遠超過賈赦。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更何況,賈政是整個賈府一族唯一出任實職的官員。儘管官銜並不顯赫,然而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開始,到後來的外放為一省學政,也算是勉強撐起了榮國府的門楣。

按照原著的描述,賈政年輕時倒也詩酒放誕,風流倜儻。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就成了迂腐不堪之人——尤其在賈寶玉的眼裡,賈政這個父親,就是一個凶神惡煞的代名詞。

然而,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賈寶玉對父親的看法,是不是和我們自己少年時代對父親的那份“恐懼”相同?

尤其是十歲前的男孩子,越是調皮搗蛋的男孩子,被父親責罵、敲打的幾率就越高。而賈寶玉的行徑,不喜仕途經濟,也就是我們現代的不喜歡讀書學技術,賈政恨煞了賈寶玉這種不學無術的性格。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對望子成龍的賈政來說,這何異於自甘墮落、自毀前程?試問,天下哪個父親能坦然接受自己兒子不成器的行為?

可憐天下父母心,賈政雖然迂腐,但並不是不知上進,可以說他是整個賈府裡壓力最大的人。自然想自己最能寄予重望的兒子迷途知返。

所以,當賈環誣告賈寶玉調戲金釧兒,導致金釧兒投井身亡後,賈政終於按捺不住滿腔的怒火而動手揍人。

但是,我們要知道,賈政揍賈寶玉有多兇,其實就是對兒子的不成才有多失望。每揍一下,打在賈寶玉的屁股上,那可是疼在賈政自己的心裡啊。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 可憐,賈母和王夫人還在哭天喊地,要為賈寶玉爭個說法。殊不知賈政自己的心裡本來就在滴血!賈母、王夫人和賈政,兩撥人對賈寶玉的態度,也就充分說明了父愛與母愛的區別。

一般來說,母愛都是柔軟的,更是細膩的,容不得自己的孩子有半點委屈和傷害。只要自己的孩子遭遇任何的傷害可能,她們柔軟的翅膀也會豎立起刀箭般的鋒芒。這一切都只需要一個條件: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受到傷害。無論傷害他的人是別人還是他的父親。

而父愛則更多是沉默的,相對也是嚴厲的。父親的愛,總是那麼醇厚,更有點讓人望而生畏的深邃。相信每個男孩年幼之時,對父親的眼神總是那麼渴望、同時又是那麼的害怕。這就是賈政對賈寶玉的父子之情。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很多人以為,賈寶玉對賈政的父愛並不特別感冒。然而,在《紅樓夢》第78回裡,賈寶玉寫下姽嫿將軍詩,賈政為其親手執筆的行為來看,父子兩其實還是很有默契的。或許,隨著年齡逐漸增大,不愛武妝愛紅裝的賈寶玉,也開始略微懂得父親的對自己的一片苦心了。

所以,那一回的場面,是賈政難得一見的溫馨與記憶。更是賈寶玉一生最難忘懷的一次臨場發揮。

我們能想象得到,如果賈寶玉真的能按部就班地活到終老。那麼,許多年之後,即使賈政已經不在了,在賈寶玉的心裡,那個自己吟詩、父親執筆的場景,難道不是最令人回味的父子情深嗎?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所以,從《紅樓夢》裡賈珍和賈蓉、賈赦與賈璉、賈政與賈寶玉三對父子情來看。父愛如山這句話,並沒有因為哪個父親性格卑劣、哪個兒子不爭氣而變質。儘管在外人眼裡,或許他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然而只說父子之情、父愛之重,其實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因為千百代一來,作為我們民族最優秀的傳承之一的父慈子孝,必然是他們從來不曾想過要放棄的。

從《紅樓夢》裡的三對父子情說起,談談父愛如山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所謂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當我們年幼之時,或許會對父親“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嚴苛有這樣那樣的反叛。當我們自己也為人父母后,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父愛如山,古人誠不欺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