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墓成盜墓界“禁忌”?21口棺材一起葬,千餘年來盜墓賊沒找到

提起北宋名臣包拯,那是無數百姓心中被奉若神明的存在,同時也是諸多貪官汙吏、紈絝權貴子弟的剋星。而與此同時,他還是曾經在千餘年的時間裡令盜墓賊頭疼,成為盜墓界一“禁忌”的存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因為包拯為人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敢於替百姓申不平,一直以來他被世人奉為神明。

包拯墓成盜墓界“禁忌”?21口棺材一起葬,千餘年來盜墓賊沒找到

但要說討厭包拯的人那也不在少數,朝中斂財的勳貴大臣、放縱玩樂的權貴子弟等,因為在包拯面前沒有了所謂的特權,只好一邊敬畏他一邊暗恨他。顯著的政績使得包拯前途無憂,但其職場上的關係就一言難盡了,因而據相關文獻資料記載和民間流傳的說法顯示,曾經包拯在臨終之前為防有人盜掘自己的陵墓,也是為了避免有仇人掘墓洩憤。

包拯墓成盜墓界“禁忌”?21口棺材一起葬,千餘年來盜墓賊沒找到

於是安排了在出殯時同時使用21口棺材出城下葬,目的就是在於不讓人知道自己真正的下葬之處在哪裡。而包拯此舉不僅把蠢蠢欲動的仇人們整蒙了,同時還把心生好奇的盜墓賊整懵了,儘管包拯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明、兩袖清風,陪葬想也知道不會奢華,但盜墓賊本就不是講究禮法的人,於是還是有不少人都想看看,這位舉世聞名的清官墓葬中究竟會有些什麼陪葬品。但包拯的這一“操作”讓盜墓賊的計劃被打亂,當時有盜墓掘墓想法的人最終誰也未能得手。

包拯墓成盜墓界“禁忌”?21口棺材一起葬,千餘年來盜墓賊沒找到

後來宋朝滅亡,隨著時間流逝,久而久之大家就開始認為包拯墓中肯定沒什麼,而一直以來在千餘年間盜掘未曾得手的部分盜墓賊因為怕丟臉,就開始宣稱包拯墓是盜墓界的一大“禁忌”,因為盜墓賊們敬仰包拯的為人,所以不願盜掘他的墓葬。但顯然世人並不接受這一說法,因為在我國曆史上出了名的名臣偉人多了去了,可唯利是圖的盜墓賊也並沒有放過尊重過其他名人的墓葬。所以大家更願意相信盜墓賊們是知道包拯墓中一定如他本人行事作風一般並不奢侈之物,這才歇了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