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

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呢?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 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 大致不出四条, 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 下迄东汉未改。 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 或全举四科, 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 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 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 (通常指经学) 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这些都是功名, 有了功名, 便可实授官职。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 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 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 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 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说白了这种选举模式缺乏公平性,容易被人操纵。

细数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

征辟制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 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 或备顾问, 或委任政事。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 试用之后, 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 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 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 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 由州郡佐吏, 因资历、功劳, 或试用之后, 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 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细数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 乡里组织遭到破坏, "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 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 郡的 "中正官", 负责察访本地士人, 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 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 按品级授官。起初, 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 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 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 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 著姓士族"所垄断, 他们在评定品级时, 偏袒士族人物, 九品的划分, 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 出现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细数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 于开皇七年 (587年) 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因为是分科取士, 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 从而量才录用, 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但到了明清时期, 专重 "四书""五经", 以八股文取士, 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作者。

哪个选拔制度更好? (单选)
0人
0%
察举制
0人
0%
征辟制
0人
0%
九品中正制
0人
0%
科举制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