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配送中心的員工們根據每個下單顧客的地址給商品分類、打包、裝箱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清晨,配送中心的員工忙著切割豬肉分塊包裝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配送員接到訂單後,前往生鮮區幫顧客挑選肉類食品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特殊情況下,配送員會穿上防護服工作, 確保食品安全、衛生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為了減少交叉汙染,超市把散著賣的商品 儘可能地“包”起來再打上價格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打包員負責整理挑選好的商品,放入箱內等待出貨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送貨員再次檢查商品有無遺漏,最後裝車出發

他們,爭分奪秒“接力配送”

1小時內就可以將商品送到顧客手中,既安全又便捷

  疫情防控期間,你用超市的下單軟件“雲買菜”了嗎?一袋袋生鮮產品和日化用品,又是怎麼從超市到達顧客的手中?近日,記者走進大潤發石獅店,探訪配送全過程。

  早上7點半,這場“配送接力賽”就已準備就緒——不僅完成了貨架佈置和補充、場所檢查和消殺等工作,還將市民通過線上平臺預訂的各色蔬菜水果、豬肉、麵包等需要包裝的食品打包好,並一一貼好標籤放在線上售賣區,方便店員揀貨。這邊“接力棒”準備好了,另一邊,“運動員”們也準備上場——負責線上訂單的揀貨人員及配送人員一一穿上防護服、工作服,經過一道道體溫檢測和個人消毒後,在“跑道”上準備就緒,只待“鳴槍開跑”。

  “叮!叮!叮!”一陣陣急促的提示音從各區域揀貨員手中的派單設備響起。原來,每當顧客通過多種平臺下單後,超市的後臺會統一分單到每個揀貨員的接單系統中。這時候,賣場內各區域的揀貨員便“開跑”了——到指定位置掃碼領取保鮮配貨袋,再根據設備上顧客的需求找到每個貨品,掃碼錄入放進袋中。區域內幾樣貨品全部取完後,又一路小跑送到“道口”(打包間)貨架上掛著。僅用了短短的一分多鐘,顧客的訂單就從貨架上送入打包間。

  這時候,“接力棒”就交到打包員手中。打包員要將商品放進空的保溫箱,並細心地將易碎品、生鮮、日用品隔斷開來,然後把訂單打印出來,放在箱蓋上,與其他保溫箱一起送去配送間。而當滿載保溫箱的推拉車來到配送間時,十餘名騎手在反覆核實訂單信息後,有秩序地取走各自接單的商品。

  與揀貨員、打包員一樣的是,這些騎手從接到訂單的那一刻起,整個人就像按下加速鍵,將保溫箱穩妥地系在後座後,便絕塵而去。不到十分鐘,便完成一單金匯花園的配送服務。一名騎手錶示,在早前疫情防控較嚴時一直採取的是“無接觸式配送”,但由於目前已調低應急響應級別,為方便顧客,有條件的話會將物品送到門口。而騎手們送完後,又回到“起點”等待下一個“接力棒”的到來。

  你安心在家,我配送到家——超市內每一場這樣的“接力賽”,背後都有無數人的努力。比如為了解決30名騎手在疫情期間的吃飯問題,大潤發每天向他們免費提供牛奶雞蛋和工作餐;再如為了實現“無接觸式配送”,悶熱的一次性手套和防護服,揀貨員們一穿就是大半天,騎手們為了多送幾單,中午也顧不得休息……在全民參與聯防聯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他們用速度、用溫度,讓廣大市民體驗到足不出戶就能採買生活物資帶來的便利。

  (記者 莊玲娥 李榮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