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古史--商本纪(下),武丁中兴到纣王覆商

盘庚迁都后,商朝便稳定了下来,至帝乙迁都朝歌前没有再经历过任何一次迁都。

武丁是商代后期功业最盛的君主,号称高宗,武丁少年时期,长于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在其父小乙死后,武丁继位,由于深知人民不易,武丁拜甘盘为相,勤于政事,注意节俭,很好的治理了国家。

而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武丁利用发展起来的军事力量,开始对周边进行统一。


白话古史--商本纪(下),武丁中兴到纣王覆商

武丁重点针对的是西北的舌方,土方,鬼方,动用六千兵力,经过连年征战,终于平定三方。

后武丁进攻晋南羌方,用了一万三的兵力,终是将其打败。

武丁还南下扩展商土,但是南边并没有可以阻挡武丁的势力,武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征服南方的大部分区域。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商朝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被后世称为“武丁中兴”。

武丁去世后,王位由祖庚继承,但此时祖庚年时已高,没几年便过世了,祖庚死后,由祖甲继位,祖甲幼时为避免王室纠纷,也同武丁一样,过了许久普通人的生活,他也看到武丁连年征战,虽然拓宽了无尽疆土,但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祖甲认为,商王朝要想兴盛,没有人民是不行的,所以祖甲在位时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并且没有进行大的征伐。


白话古史--商本纪(下),武丁中兴到纣王覆商


同时,为了报效祖先的功劳,祖甲创造了周祭的方法来报效祖先,以往先王,死后给予一个庙号,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顺序,甲日祭甲,乙日祭乙,丙日祭丙,以此类推。

但是在祖甲暮年,为了限制奴隶主对于人民的剥削,祖甲命人修订《汤刑》,但是却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他身边的亲贵开始对他故意刁难,当朝不朝,商王的统治又开始被削弱。

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死去,随后他的儿子廪辛继位,但是祖甲以后的几位,都不知人民的劳苦,是贪图享乐之辈,因而自那以后,都是短命的国王,直到武乙。

武乙名翟,是直系先王,在位三十多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征战,为巩固其统治,他命武将对于西方叛国进行持续性的进攻,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旨方,由沚氏率领数千军队经过数次战役才征服,至此之后,商王朝的统治再次稳定下来。


白话古史--商本纪(下),武丁中兴到纣王覆商

连年征战,让武乙相信只有武力才可以解决问题,武乙继续通过征战扩大领土的优势,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去游猎,正走到一个山顶上,突然大雨倾盆,雷电交加,武乙的衣服都湿透了,武乙还没来得及避雨,一道雷电便劈在了武乙身上,一代君王就此一命呜呼。

武乙死后,太丁继位,此时周开始繁荣发展以来,一发不可阻挡,开始向商朝发动进攻,虽然不是大规模的,但是也打下了不少原商朝的江山。

太丁死后,帝乙继位,此时商朝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帝乙在位最后一年,将帝都迁到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白话古史--商本纪(下),武丁中兴到纣王覆商

一年后,纣王继位。

纣长得高大威猛,而且聪颖多才,能赤手与猛兽搏斗,因为,他也持才傲物,不听大臣们的劝谏,纣继位以后,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常常彻夜把酒言欢,并设计出酒池肉林,在池里填满酒酿,在树上挂满熟肉,一群光着身子的男女在里面作乐寻欢。

除此之外,纣王也从不听信良言,对于提出劝谏的功臣,也要一律施以重刑,东夷部落不愿忍受这种暴行,纷纷起来反抗,纣王又采取威逼的政策,从百姓中掠夺粮食牲畜。

纣王战胜东夷后,并未弥补由于征战的经济开销,反而与妲己整天饮酒作乐,还发明了炮烙,菜盆等刑法,并将人执法后做成肉酱分与诸侯们食用,最后终是导致王国的覆灭,自己也自焚而死。

至此,统治了中国六百四十三年的王朝落下了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