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國際財報超預期,股價逆市大漲,徐少春: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大於競爭

金蝶國際財報超預期,股價逆市大漲,徐少春: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大於競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道

3月19日上午,金蝶國際(00268.HK)一改往年在中國香港舉行業績發佈會的傳統,以電話會議形式向投資者、機構和媒體發佈2019年業績數據。主要財務數據向好帶動股價。當天公司股價高開,迅速拉昇後有所回落並趨穩,收於9.12港元/股,較前日上漲8.06%。而當天香港恆生指數下跌2.61%。

發佈會披露,公司2019年全年總收入超過33億元,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迅猛,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進一步增長。由於公司逐步退出傳統業務,重點轉向雲業務並加大研發投入,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9.6%至3.73億元,但仍然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約3.16億元。

發佈會引用IDC研究報告稱,金蝶國際連續三年蟬聯SaaS ERM(雲端企業管理軟件,即雲ERP)市場佔比第一。

近年來阿里騰訊等紛紛佈局企業市場,外界關心巨頭和資本的介入會不會衝擊金蝶國際的市場地位。金蝶國際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在回答《華夏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雲計算市場分成三層,互聯網巨頭如BAT目前在企業級市場的佈局主要是在底層即基礎設施層。在這一層面上金蝶和互聯網頭部公司主要是合作關係。互聯網頭部企業在應用層面暫時沒有產品佈局,更多是和金蝶國際這樣的廠商結成生態合作伙伴,讓更多SaaS部署在自己的雲上。金蝶國際和互聯網頭部企業未來更多的還是合作,合作大於競爭。

針對近日市場密切關注的新基建話題,徐少春認為其本質是用數字化手段重構基礎設施,比如數據中心、5G、工業互聯網等等。新基建為雲產業和金蝶國際帶來了很大發展空間,“所有這些新基建必須建立在雲端基礎之上。”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管理層表示,因為公司客戶分佈於各行業,疫情衝擊服務業對公司的影響相對較小。目前除武漢公司外,公司員工已經正常上班了。“在疫情期間我們收入增長可能沒有那麼高,但云服務收入還是在增長。”公司首席財務官林波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稱,因為傳統上1、2月份有春節假期,這兩個月的營收歷來佔比較小,最多僅佔公司全年營收的5%,因此目前疫情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還需謹慎關注疫情後期發展。“現在公司現金儲備有32.7億,我們向雲轉型方面不會受到疫情影響。”

公司認為,2020年新冠疫情推動了中國雲服務的發展步伐,醫療服務、製藥、醫藥零售、教育、養殖、現代製造等行業的上雲進程將會明顯加速,企業全面雲化的時代正在來臨。而早在6年前,金蝶就已經開始全面雲轉型。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金蝶國際營業額同比增長18.4%。其中雲服務業務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3.14億元,同比增長54.7%,佔總收入近四成;管理軟件業務表現穩健,實現收入約人民幣20.12億元,同比增長2.7%。公司毛利約人民幣26.74億元,毛利率超80%。

2019年公司加速金蝶雲•蒼穹平臺發展,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4.8%,經營利潤同比下降6.5%至人民幣4.24億元。

據天眼查,金蝶國際總部位於深圳,2001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提供企業資源計劃(ERP)服務和雲服務,幫助企業進行在線管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擔任金蝶國際非執行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