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本组照片由台湾著名摄影家邓南光先生拍摄。1924年他赴日留学,后在读书期间,爱上了摄影,并自费购买了当时高档的LEICA-A型相机,在1929年至1935年期间,他走遍了日本城乡,拍摄了一大批反映当时风土人情的图片。这些图片后来被编辑成册出版。如今,在台湾新竹县北埔乡的邓南光影像纪念馆,依然保留着邓南光用过的相机和当年拍摄的照片。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摄影者的目光还是很关注年轻女性的,特别是她们的着装。日本和服起源于唐朝,每个女人的衣橱中,最心爱的总是和服,在重要的场合,甚至是与好友逛街的时候,和服是第一选择。和服的种类很多,有男女之分,便服和礼服之分,还有已婚未婚之分。关于和服最初的设计理念,说是为了生育,其实并不正确。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对于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的1000多年里,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与世隔绝,当时制度规定,人们不能随意外出,不能随意经商,不能随意与陌生人交往。但是,发展到30年代,日本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六,特别是在时装领域,一枝独秀。一直到今天,很多日本人仍在津津乐道,并专门开发了一款装扮小游戏《30年代的日本时装》,在怀旧情结中风靡一时。从当时街头女孩子的穿衣打扮来看,当时日本人的思想很开放,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在服装界有个说法,没有哪一款设计能赶上比基尼对人们视觉的冲击力。比基尼诞生的时间不长,上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节约布匹,发明了这种款式的服装,到50年代才逐渐被大家接受的。但是,从这张图片中我们看到,30年代的日本,已经有了类似于比基尼的泳装。而到了如今,日本更是把每年的7月5日设为比基尼日,这一天,你会看到各种时尚比基尼服装。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和如今一样,1930年的日本街头,你看不到女人在街头破口大骂的,更看不到吵架动手的。日本女人相夫教子是出了名的,彼此之间也很有礼貌,特别是在上层社会中,日本女人似乎很有修养,喜怒哀乐不行于色,有无以伦比的忍性,这是长期严酷修炼的结果。曾经有一部日本电影《人证》,道貌岸然的母亲平静的杀死了自己的私生子,让国人感觉恐怖。

30年代,台湾人镜头中的日本女子

1930年的日本,处在快速发展期,特别是九一八前夕,他们占领的土地面积比如今还要大。其中就有通过甲午战争获得的台湾岛、朝鲜半岛、通过日俄战争占领的的库页岛南部地区等。这时候的日本女性,家庭收入高,经济条件好,享受着最后的快乐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